命令下達後,會議室里的將領們陸續起身離開,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疲憊與迷茫。
松井石根走在最後,路過石原莞爾時,兩人目光相遇,沒有言語,只有一聲沉重的嘆息。
曾經他們都是推動帝國擴張的“功臣”,如今卻成了收拾殘局的“罪人”,這種身份的轉變,比任何指責都更讓人心酸。
走出參謀本部大樓時,寒風裹挾著雪花打在臉上,松井石根忍不住抬頭望向天空。
九州的上空灰蒙蒙的,看不到一絲陽光,他想起1937年離開陸軍部時,也是這樣一個寒冷的冬天,只是那時的他還堅信帝國的“輝煌”就在前方。
可如今,只剩下南洋落日的余暉和即將到來的風暴。
棉蘭機場的指揮室內,百武晴吉收到了本土的回電,當他看到“堅守三個月”“無兵可調”的字樣時,手中的電報緩緩飄落。
窗外,華聯的偵察機正從雲層中掠過,機翼上的標志清晰可見,他知道,甦門達臘島的戰斗很快就要開始了,而他手中的這點兵力,不過是帝國落日余暉中最後的一點星火,注定要被即將到來的狂風徹底熄滅。
九州的會議還在繼續,可他們討論的每一個方案,都像是在沙灘上築巢——華夏聯盟的兵鋒已經越過馬六甲海峽,歷史的車輪正朝著既定的方向滾滾前行,任何掙扎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
昭和十七年的冬天,對于日本帝國而言,注定是一個漫長而絕望的季節。
當太平洋彼岸的日本正為資源枯竭與戰局膠著陷入“痛苦的抉擇”,中南半島的陽光下,華聯的土地上正涌動著沸騰的歡慶浪潮。
街頭巷尾懸掛的紅色橫幅與民眾臉上的笑意交相輝映,市集里此起彼伏的吆喝聲、工廠區傳來的機器轟鳴、軍營中整齊的口號聲,共同編織成一曲屬于新生政權的奮進樂章。
這份喜悅並非源于戰爭的終結——硝煙仍在邊境線上彌漫,與殖民殘余勢力的對峙從未停歇——而是來自一份足以改寫區域命運的成績單。
一份由華聯最高行政機構掌舵人、政府一號人物宋子廉,在全國政府報告會議上鄭重交出的時代答卷。
“戰爭是對政權的終極考驗,而建設是支撐勝利的根本基石。”
宋子廉站在鋪著深綠色桌布的報告台前,目光掃過台下濟濟一堂的官員與代表,聲音透過擴音設備傳遍會場每個角落。
“即便炮火未熄,我們的後方建設從未有片刻停歇,1943年,華聯用實打實的增長證明了新生政權的生命力!”
話音落下,身後的投影幕布上浮現出一組震撼人心的數字1943年華聯全年gdp達479億美元,較1942年激增14倍。
這個數字一經公布,會場即刻響起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
要知道,就在一年多前,華聯剛剛接手這片被英法殖民者長期榨取的土地時,經濟基礎幾乎一片荒蕪,那些殖民者將這里視作“取之不盡的原料倉庫”。
數十年間只專注于掠奪橡膠、錫礦、稻米等初級產品,從未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體系——最大的工廠不過是殖民者開辦的原料加工廠,設備陳舊,工人不足百人。
至于重工業,更是一片空白,連鐵釘、鐵絲都要依賴從歐洲運來的洋貨。
“479億美元,或許與美國近兩千億的體量仍有差距,但請諸位牢記,我們起步于廢墟之上。”
宋子廉的手指重重敲在桌面,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短短一年多,全國新增工廠多家,其中雇佣員工超101novel.com0人的規模化企業達3500家。”
“這些工廠不是簡單的重復建設,而是覆蓋了輕重工業、民生保障、軍工制造等幾乎所有關鍵領域,甚至包括航空發動機、精密儀器、無線電通信等尖端產業。”
“我們的鋼鐵產量截止到年底正式達到年產量500萬噸,在今年爭取再翻一翻!原油產量超過1000萬噸以上。”
“煉化產量達到370萬噸!煤炭產量2700萬噸!與鋼鐵產量一樣,在煤炭、原油、煉化產能等爭取再翻一倍!”
听到這里整個會堂里面爆發出一陣陣激烈的掌聲,而且是經久不息的那種。
“我就在上個月去了在北部的工業新城考察,昔日的荒灘已變成煙囪林立的廠區。”
“一家家剛投產的機床廠內,嶄新的立式車床正高速運轉,飛濺的鐵屑映照著工人們專注的臉龐。”
“里面的廠長李振華是從國內南遷的老技工,在與我交談時他想起半年前工廠奠基時的場景仍感慨萬千!”
“剛來時這里連條像樣的公路都沒有,建材要靠牛車拉,設備要靠人力卸,現在我們能造出精度達001毫米的機床,不比歐洲的差!”
接著宋子廉停頓了一下,然後接著說道。
“這樣的場景在華聯各地隨處可見,紡織廠的紡紗機晝夜不停,生產的棉布不僅滿足國內需求,還能支援前線。”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農業方面,新建設的化肥廠的投產讓農田畝產提升三成,徹底扭轉了殖民者時期糧食依賴進口的困局。”
“至于兵工廠里,工人三班倒趕制武器,剛下線的步槍、機槍隨即被送往軍營,成為戰士們手中的利刃。”
“工業騰飛的同時,農業發展同樣交出了亮眼的答卷,1943年華聯新開墾土地達15億畝,相當于原有耕地面積的三成,這背後,是百萬華夏移民的汗水與智慧。”
“戰爭爆發後,為躲避戰火與尋求新生,大批華夏民眾跨越山河來到中南半島。”
“他們帶來了先進的耕作技術——深耕細作的傳統農法、水稻育秧移栽的技巧、水車灌溉的經驗,讓這片肥沃卻被粗放耕種的土地煥發新生。”
“我在在湄公河沿岸的新墾區,遇到了一名正帶著家人給稻田除草內地移民。”
“他和我說剛來的時候這全是荒草,當地人只會撒種不管收,畝產連兩百斤都不到。”
“現在我們修了水渠,用上了化肥,畝產最少五百斤!”
“曾經地廣人稀的中南半島,在華夏移民的改造下漸漸褪去荒蕪沼澤被疏干改造成良田,丘陵被開闢成梯田,村落旁建起了學校、診所與集市。”
“當地土人看著豐收的糧食與便捷的生活,紛紛主動學習華夏農耕技術,原本隔閡的族群在共同勞作中漸漸融合。”
“正如我在報告中所說華夏民族的勤勞不是口號,是一鍬一鏟的耕耘,是一分一厘的積累,是用一年多時間完成了當地人上千年未能實現的壯舉。”
“相較于經濟建設的突飛猛進,軍隊的輝煌成果更讓民眾倍感安心。”
“報告數據顯示,截至1943年底,我們擁有現役軍人150萬、武裝警察與保安武裝100萬,這支總數達250萬的武裝力量,如同鋼鐵長城般守護著疆域安全。”
“更值得稱道的是,我們還建立了完善的預備役體系,100萬預備役兵員每年接受兩個月以上的軍事訓練,射擊、戰術、體能等科目樣樣過硬,平日里他們是工廠工人、田間農夫,一旦戰事需要,可即刻拿起武器奔赴前線。”
喜歡反攻從野人山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反攻從野人山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