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艘作為艦隊核心的輕型航母——“大鷹號”和“雲鷹號”,急促的汽笛如同垂死的哀鳴。
它們本就是商船改造的應急產物,防空能力薄弱得可憐,每艘僅配備了可憐的12座各種口徑的高炮。
此刻,所有炮位都在聲嘶力竭地咆哮。無數火線刺破天空,編織成混亂而密集的彈幕。
爆炸的黑煙瞬間在艦隊上空層層疊疊地彌漫開來,灼熱的彈片如雨點般砸向海面。
曳光彈劃出的猩紅、橘黃軌跡縱橫交錯,在灰暗的天空背景上勾勒出一幅末日圖景。
通訊頻道日軍)︰“各炮位!全速射擊!自由開火!敵魚雷機低空,方位245,距離8000!”
與此同時,在更高空盤旋的“雷電”機群中,中國飛行員杜海濤剛完成了一次教科書般的掠襲。
他的座駕“雷電”咬著一架俯沖逃竄的“零戰21型”。日機駕駛員使出了渾身解數,翻滾、急轉,試圖利用零式的小半徑優勢擺脫。
但杜海濤仿佛能預判對手的每一個動作,他將那小小的零戰穩穩地套進瞄準準心的中心。
在日機做出最後一個絕望的轉向企圖時,杜海濤的拇指重重按下射擊按鈕。
“噠噠噠噠噠——!”
機翼下的六挺12.7毫米勃朗寧機槍齊聲怒吼,噴吐出近半米長的橘紅色火舌。
長長的曳光彈鏈如同死神的畫筆,精準地貫穿了那架零戰的尾翼和左側發動機艙。
木質與蒙皮瞬間碎裂紛飛,引擎冒出濃烈的黑煙,失去控制的零戰猶如一只斷了線的紙鳶,旋轉著直墜向下方洶涌的海面,只留下一條不散的煙痕。
杜海濤猛地一拉操縱桿,龐大的“雷電”輕巧地劃過一個弧線,引擎發出沉悶的轟鳴。
他銳利的目光再次掃過戰場,尋找下一個目標——保護低空突擊的“復仇者”,是他此刻最重要的使命。
通訊頻道華聯軍魚雷攻擊中隊)︰“這里是‘箭魚’,高度50米,速度220節,航向穩定!全體注意,準備進入投雷航線!壓制高度!壓住!保持隊形!”
而在接近海面的位置,風暴中心已然形成。24架沉重的“復仇者”開始分散隊形,如同展開的扇形,從左右兩側凶猛地向日艦群切割而來。
<k13航空魚雷閃爍著冰冷的金屬光澤。領航長機的命令混雜在背景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和無數高炮射擊的“咚咚咚、噠噠噠”聲中,在嘈雜的通訊頻道里回蕩。
“穩住!”
“高度!我的高度太低了!”
“該死!左側火力太猛了!幫我吸引一下!”
“箭魚5號報告!我被擊中了!右引擎起火!右引擎起火了!!” 絕望的喊聲撕裂通訊。
“棄機!5號立即棄機!救援艇注意坐標!”
“箭魚11號!放棄原定路線!從右側第三扇區切入,對大鷹實施雷擊!快!”
“收到!11號轉向!掩護我!”
除了少數參加過先前北部灣海戰的老鳥,這次出擊的“復仇者”飛行員多數是初次參加實戰的新手。
面對如此猛烈的彈雨和猙獰撲來的零式戰斗機,巨大的心理壓力讓通訊頻道里的聲音充滿了緊張甚至些許慌亂。
原本就處于劣勢的日軍零式戰斗機飛行員,眼見已經有數架“復仇者”突破了中高空攔截線,俯沖接近艦艇投雷高度,瞬間急紅了眼。
幾架被“雷電”追得焦頭爛額的零戰,在絕望和不甘的驅使下,竟然完全無視了身後緊咬不放的“雷電”,冒著被擊落的風險強行轉向,如同瘋狂的鬣狗般直撲下方最薄弱的魚雷轟炸機。
通訊頻道日軍戰斗機)︰“山田小隊!目標!低空魚雷機!板載!”
“咚咚咚!轟!”
一架試圖從左舷接近“大鷹號”的“復仇者”,被側面“霧島號”戰列艦射來的一片40毫米博福斯高炮彈幕直接命中機腹。火光四濺,機體結構瞬間被撕裂,飛行員甚至來不及跳傘便與飛機一同化為一團燃燒著栽入海中。
另一架則被一艘驅逐艦密集的25毫米炮火削掉了大半個機翼,拖著濃煙盤旋著失控墜海。
一架成功躲過防空炮火、正在調整航向準備投雷的“復仇者”,突然被一架自殺式俯沖下來的零戰死死咬住尾部。
7.7毫米機槍的子彈“ 啪”地打在機身蒙皮上,最後幾發致命的20毫米炮彈擊穿了後機身。
火焰從破裂的油箱處噴涌而出,通訊器里只留下飛行員急促的“我中彈了!”和隨後被迫跳傘時的口令雜音。
通訊頻道華聯軍救援單位)︰“禿鷲2號收到!跳傘坐標確認!一架‘復仇者’飛行員落水,區域d7!立即前往救援!重復,d7區域!”
部署在戰場邊緣、涂裝醒目紅黃條紋的pby“卡塔琳娜”水上救援飛機迅速改變航向,發動機加大油門,朝著飛行員迫降的海域疾馳而去。
這正是宋天為提升飛行員生還率而推行的先進政策,此刻成為了絕望中最後的希望曙光。
“左滿舵!最大轉速!”旗艦“大鷹號”艦橋上,艦長渡邊大佐額頭青筋暴起,眼珠子死死盯著從海面上疾馳而來的一條白色航跡。
通過魚雷入水角度和速度,他準確預判了軌跡。“規避魚雷!”
龐大的航母艦體猛地向左傾斜,螺旋槳激起巨大的白色浪花,艦艏劃出一個急切的轉彎。
那枚致命的魚雷險之又險地擦著右舷艦艉後方幾米處沖過,只留下一道消散的尾跡。
24架“復仇者”,歷經千難萬險,終于在損失和干擾下投下了19條魚雷兩架被防空炮擊落、一架被零戰擊落、兩架未能完成投彈)。
宋天嚴禁飛行員過度接近投雷的命令雖然確保了更高生存率,卻也犧牲了部分命中精度。
然而,數量彌補了準頭。19條“魚叉”刺入水中,拖曳著致命的航跡扎向目標。
雖然過半魚雷或因偏差過大、或因日艦機動規避擦肩而過沉入海底,但仍有六條準確的朝著艦隊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