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攻從野人山開始!

第33章 發展2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醬油狂徒 本章︰第33章 發展2

    在森林的最深處,一場規模宏大的建設正在悄然進行著。

    然而,這個秘密卻無法再繼續隱瞞下去,因為日本人的眼楮已經盯上了這里。

    小鬼子的戰斗機如同幽靈一般,時常在建設場地上空盤旋,似乎在窺探著這片神秘的土地。

    而幾乎每一天,這里都會爆發激烈的空戰和地面防空作戰。

    這個地方距離日軍大兵駐守的孟關大約有一百多公里,雖然距離並不算太遠,但對于日軍來說,要想派遣大規模的士兵深入叢林前去剿滅這些建設者,卻並非易事。

    如果時光倒流,回到開戰之前,那時的日軍十一軍擁有高達6個師團以及 3 個獨立混成旅團,總兵力差不多有十六七萬之眾。

    在那樣的情況下,他們或許還能夠咬緊牙關,派出一個師團深入叢林,去消滅這些遠征軍。

    然而,經過半年多的激烈戰斗,十一軍已經損失了將近四萬多名帝國戰士。

    盡管大本營後來為他們補充了兵力,但那些僅僅經過幾個月新兵訓練的士兵,又怎能與那些在數年支那戰場上摸爬滾打、歷經百戰的老兵相提並論呢?

    再加上這兩個月連續抽調走了兩個師團,這無疑是給緬甸方面的十一軍雪上加霜。

    原本就兵力不足的他們,如今更是捉襟見肘。

    現在的十一軍,只剩下四個師團和兩個旅團,其中還有兩個師團是乙等師團,戰斗力相對較弱。

    這樣算下來,整個十一軍的兵力竟然不到十萬人!

    雖然還有大批的緬甸救國軍,但這些人大多是烏合之眾,維持治安或許還能派上用場,真要讓他們上戰場打仗,那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更糟糕的是,在北部與支那的邊境線上,就已經消耗掉了兩個師團的兵力。

    而在印緬邊境,又有兩個師團被消耗掉,如此一來,真正能夠抽調的部隊就只剩下竹內寬的那個不滿編的旅團了。

    然而,這個旅團剛剛結束了一場掃蕩,卻根本沒有取得任何有效的進展,這對于十一軍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現在只能通過寄希望64航空隊可以有效的壓制支那人在森林的發展!

    經過一周的連續高強度的施工與安裝調試,兩座雷達站終于可以投入使用。

    它們分別建設在位于東西兩側相距離70公里的兩座山中,這樣的兩座雷達站就可以有效監控周圍一百多公里的空域,為防空作戰提供預警時間!

    機場的建設還在加緊趕工!幾乎是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停的施工!

    宋天與戴安瀾等高級指揮官,幾乎每天都會親自參與修建機場的工作!

    搜索隊已經停止了搜索,他們在森林里面發現的遠征軍將士的尸體全部就地火化後用竹筒將一些骨灰裝起來,帶回了營地!

    這段時間又陸陸續續的找到了4000多失散的將士,只不過這一批人的身體狀態非常糟糕,沒有幾個月的休養根本恢復不了。

    雖然森林里面的生活非常單調,可是大家都在十分賣力的工作,哪怕是那些非常懶散的印度人與“高貴”大英帝國紳士都干的非常賣力!

    因為這些英國人與印度人知道一旦機場建好,他們就可以離開這個該死的地方。

    這里只適合華國這個善于開荒種地的民族生活,確是遠征軍士兵將老祖宗留下的天賦點發揮到淋灕盡致!

    原始森林里面的土地非常肥沃,雨水又非常充沛,是天然的種植寶地。

    雖然可耕種的面積不大,糧食作物不可能大面積種植,可是一些水果蔬菜,他們可是種植了不少!

    運輸機送來的各種蔬菜、水果等植物種子,在遠征軍士兵手中,短短兩個多月,第一茬蔬菜已經開始可以食用!

    這也大大的改善了基本以罐頭食品為主的餐桌!華夏人天生就是會種地、會做飯的民族。

    利用有限的條件,做出來的美食讓那些英國佬與阿三也不得不佩服。

    只不過英國人是真心佩服,而三哥則嘴上喊著還是沒有他們的印度美食美味,可手上的動作一點不慢!

    唯一提出抗議都就是,遠征軍的食物都是趁熱才還吃,他們三哥家人可是全部用手抓的,特別是火鍋一類的食物,他們根本無法正常食用。

    不過對于他們的抗議,根本就沒有人理會,這些家伙就是來搞笑的,干啥啥不行,干飯第一名!

    趕工了一個月後,這條長達一點八公里的森林機場終于建設完成,當然這只是一期工程。

    後續周邊的基礎設施還需要繼續建設,當第一架戰斗機在跑道中間停下來的時候,整個機場跑道周圍爆發出震天的呼喚聲。

    二期擴建工程立刻擺上日程,只不過對于宋天等人來說,離別的時刻到來了!

    戴安瀾與200師的四百多人選擇了離開,他們先乘坐運輸機到達印度,然後再經過駝峰航線回到國內。

    其實宋家人也催促宋天早些回去,可是宋天這個冒牌貨怎麼可能願意回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為了那個雞飛蛋打的任務懲罰,他也不敢回去,加上還有不少遠征軍將士覺得沒有面目去見家鄉父老。

    他們全部選擇了留下來,他們想從這里開始反攻,要靠自己的力量打通回家的路趕走那些小鬼子!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已經來到42年的7月末,這幾個月的不斷堅持與修整。

    在胡康河谷這片原始叢林里面,遠征軍開闢出來三處主要的基地,另外一支兩千多人組成的北進小分隊,已經越過叢林來到恩梅開江。

    只要渡過恩梅開江,他們就可以進入高黎貢山,一直向北那就是祖國的地方,那里就是怒江!

    這支小分隊是原二團的部隊,戴安瀾與200師的大部分中高層軍事將領已經在一個月前乘坐飛機離開。

    現在榮譽一師的師長就是宋天,原來二團長的位置也空了下來,龔峰這個原來宋天的老上司,于是便接任二團團長。

    就是他領著兩千多人向著北方挺進,為將來打通中緬通道做準備。

    有人離開,自然也有人加入,一些跟隨遠征軍退入印度的勞工與緬甸華僑,還有少量的工程兵,則乘坐運輸機來到這里。

    此刻的胡康河谷這一片區域遠征軍與當地百姓華僑加起來才過了三萬多人。

    其中遠征軍士兵超過了兩萬,而且隨著地盤的擴大,一些緬甸北方叢林里面的當地村鎮也被納入遠征軍控制的區域!

    要知道緬北,特別是靠近中緬邊境地區,幾乎一大半以上的人全是華裔!

    他們很多都是明朝以後漢人大規模遷徙來到雲南一帶的,特別是明末清初,隨同南明的朝廷有幾十上百萬漢人流落此處!

    也有不少人越過了邊境來到了緬甸境內,對于這些同根同源、生活在異國他鄉的血親,遠征軍將士們就像對待自己國家的親人一般。

    反正宋天在後世看過一篇報道,二戰時期華人佔了緬甸總人口的百分之一點五到二左右,也就是二十幾萬三十萬人的樣子。

    而這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生活在緬北一帶,其中這一片區域起碼生活著十余萬的華人!

    喜歡反攻從野人山開始!請大家收藏︰()反攻從野人山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反攻從野人山開始!》,方便以後閱讀反攻從野人山開始!第33章 發展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反攻從野人山開始!第33章 發展2並對反攻從野人山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