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6章 收復山南郡
行軍途中,楊毅一直都是小心翼翼,不斷派出斥候打探前方消息,密切關注著各方的動向。
與此同時,他根據斥候的情報,耗費大量心血與精力,對軍隊的行軍路線以及駐扎營地,展開了細致入微且精心巧妙的規劃布局,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存在風險的細節之處,只為確保這支龐大軍隊的絕對安全無虞。
每當抵達一處供眾人休憩調整的地方時,那些訓練有素的士兵們便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行動起來,有條不紊地開始安營扎寨工作。
他們齊心協力地搭建起一頂頂堅固耐用的營帳,又不辭辛勞地挖掘出一道道用于防御外敵入侵的堅固工事。
整個場面忙而不亂,所有事務皆被處理得井井有條,展現出極高的軍事素養與團隊協作能力。
然而,身為一軍統帥的楊毅卻並未因旅途勞頓而稍有懈怠。
盡管身心俱疲,但他依然堅持親力親為,親自對整個營地進行嚴密巡查。
他經常面帶微笑地坐到士兵們中間,親切地與他們交談著,關心詢問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如何,生活中有哪些困難需要解決等等。
這種平易近人的態度讓士兵們倍感溫暖與鼓舞,也使得整支軍隊上下一心,凝聚力空前強大。
“弟兄們,山南郡的百姓正遭受吐蕃殘軍的折磨,我們肩負著拯救他們的使命。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將這些侵略者趕出我們的土地!”
楊毅的話語如同洪鐘般響亮,傳入每一位士兵的耳中,讓他們的心中充滿了使命感和斗志。
大軍繼續前行,三日後離山南郡越來越近。
楊毅知道,一場激烈的戰斗即將來臨,他和他的將士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誓要消滅吐蕃殘軍,還百姓一個安寧的家園,𥕜衛國家尊嚴。
到達渝州府城外時,楊毅深知吐蕃殘軍雖已是強弩之末,但困獸猶斗,不可小覷。于是,他決定采用步步蠶食之法,穩扎穩打地推進清剿行動。
在進軍過程中,楊毅始終秉持集中優勢兵力的策略。
每攻打一處州府,他都會事先派遣大量斥候,深入探查吐蕃殘軍的兵力部署、防御工事以及周邊地形。
根據所獲情報,精心制定作戰計劃,確保在每一場戰斗中都能以絕對優勢兵力迅速突破敵軍防線。
攻打渝州時,楊毅發現吐蕃殘軍在城外設置了重重障礙,城內兵力分布也較為集中。
他當機立斷,命令一萬步兵分成多個方陣,從正面佯攻,吸引敵軍主力。
同時,親率一萬騎兵,繞至敵軍後方。當正面戰場喊殺聲震天,吐蕃殘軍全力抵御步兵進攻時,楊毅率領騎兵如神兵天降,從後方發起突襲。
前後夾擊之下,吐蕃殘軍頓時陣腳大亂,渝州很快便被收復。
攻下渝州後,楊毅沒有絲毫懈怠,休息半天後,又馬不停蹄地揮師巴州。
此次,他改變戰術,利用巴州周邊復雜的山地地形,派出小股部隊佯裝敗退,引誘吐蕃三千守軍追擊。
待敵軍進入預先設下的包圍圈後,一萬大軍迅速合圍。一時間,箭如雨下,喊殺聲四起,吐蕃兩千余守軍插翅難逃,很快便被殲滅,巴州也順利回到朝廷手中。
就這樣,楊毅率領大軍按照既定策略,一個州府接著一個州府地攻打。每解放一處,他都會安撫當地百姓,招募一些青壯加入軍隊,進一步擴充實力。
歷經一個月的艱苦奮戰,楊毅的忠義軍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相繼消滅了被吐蕃佔領的渝、巴、播、合等十六個州府,徹底拿下山南郡。
曾經飽受戰亂之苦的山南郡,如今重新恢復了安寧。百姓們夾道歡迎楊毅的忠義軍,對他們感恩戴德。
楊毅站在山南郡的洋州府的城樓上,望著歡呼雀躍的百姓,心中感慨萬千。
這一個月的征戰,將士們歷經無數艱辛,付出了許多犧牲,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然而,他也明白,此次清剿行動雖取得了階段性的重大勝利,但吐蕃殘軍還有數萬殘余勢力,不可掉以輕心。
接下來,最重要的是鞏固現在的戰果,加強防御,以免朝廷過來摘桃子。
在成功佔領並收復山南郡全境後,楊毅深知,要想讓這片飽受戰火蹂躪的土地真正恢復生機與繁榮,僅僅剿滅吐蕃殘軍是遠遠不夠的,還需實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楊毅首先將目光投向了官員的選拔任用。他打破了以往論資排輩和門第出身的舊規,大力選拔任用年輕且富有朝氣的人才,尤其注重從寒門子弟中挖掘潛力股。
在他看來,這些寒門子弟出身貧寒,更能體會民間疾苦,對改變現狀有著強烈的渴望和決心。
楊毅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選拔考試,面向山南郡所有有志之士。
考試內容不僅涵蓋了傳統的經史子集,還涉及到對地方治理、民生改善等實際問題的見解。
消息一經傳出,整個山南郡為之轟動,無數寒門學子和年輕才俊紛紛報名參加。
在眾多的應試者中,有一位名叫林羽的年輕人脫穎而出。
林羽出身貧寒,自幼勤奮好學,但因家境原因,一直無緣仕途。
在這次考試中,他憑借對地方治理的獨特見解和心系百姓的赤誠之心,得到了楊毅的賞識。
楊毅毫不猶豫地任命林羽為湖縣代理縣令,希望他能在基層崗位上大展拳腳,為百姓謀福祉。
除了選拔年輕人才,楊毅還重用讀書人。他深知,讀書人飽讀詩書,有著豐富的學識和敏銳的洞察力,能夠為地方治理提供寶貴的思路和建議。
他在山南郡設立了專門的學館,邀請各地有名的學者前來講學,同時也鼓勵當地的讀書人積極參與地方事務的討論和決策。
在楊毅的倡導下,一批讀書人參與到了地方政策的制定和實施當中。
他們深入民間,了解百姓的需求,為改善民生提出了許多切實可行的方案。
比如,有讀書人建議興修水利,以解決農田灌溉問題;還有人提出創辦義學,讓更多的孩子能夠接受教育。
喜歡回到古代從一無所有開始請大家收藏︰()回到古代從一無所有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