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會門口的小廣場上,密密麻麻都是人頭,幾乎所有村民都來了,扶老攜幼的。
有的人手里拎著酒、有的人手里捧著花生瓜子,還有紅薯干啥的。
他們看見崔牛過來,都大聲歡呼著。
“村長,看電視!村長,看電視!!”
村長說︰“臥槽!讓條路,讓我過去開門啊。”
大伙兒趕緊讓出一條道。
崔牛走過去,把小禮堂的門打開了。
接著,門板一推。
瞬間,他背後的村民就像一股洪流沖進去。
這卷得崔牛都東倒西歪,差點撲倒在地了。
他喊了起來︰“別急,慢慢來!慢慢來!我去,別把我撞倒了,誰踩了我的腳?哎喲,腳趾頭都被你們踩壞了!”
沒一會兒,所有村民就把里面的長板凳坐滿了。
但還不夠坐呢。
幸好有些村民有自知之明,搬來了自家小板凳,就靠著牆角坐。
這實在沒位置的,往地板上一坐。
再沒位置的,牆壁上一靠。
頓時,整個小禮堂密密麻麻都是人。
崔牛齜牙咧嘴,一瘸一拐走到了前面,把電視開了。
“大伙兒听好,這電視一共五個節目,咱不可能五個節目同時看,只能看一個。”
“所以,我立下個規矩!”
“我按一個節目,誰想看的就舉手,不想看的,就別把手舉起來。”
“每個節目舉一遍,哪個節目舉手最多的,就看哪個節目,少數服從多數,沒問題吧?”
所有村民大聲喊︰“沒問題!!”
震得天花板嗡嗡作響!
崔牛都禁不住抬起雙手,捂住耳朵。
“行了行了,小聲點,哎喲我去,剛才腳被你們踩了,現在耳朵又要被震聾了。”
接著,他調了第一個節目。
這是個唱歌的,都是那些很老土的歌。
但對現在的人來說,也像是發現新大陸了。
崔牛說︰“誰要看這個節目的,舉手。”
所有村民都舉起了手,沒一個落下的。
崔牛一愣︰“喲,唱歌還挺受歡迎,行,第二個節目。”
他又調了第二個節目。
這是個唱戲曲的,舞台上一幫涂脂抹粉,穿著戲服的人在那打打殺殺,晃來晃去。
崔牛說︰“這個節目誰要看?”
嘩啦啦一片,小禮堂又矗立起一大片小樹林。
崔牛一看,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你們這是咋回事,咋又全部把手舉起來了,別這樣啊,這到底該看哪個好,記住,自己喜歡看的節目才舉手,不喜歡看就別舉。”
他又調了第三個節目,問誰想要看。
所有村民還是全部舉手。
第四個節目一樣。
第五個節目也一樣。
崔牛都被氣笑了。
“行行行,五個節目你們都輪流看一遍了,自己心里也有數了,我重來一遍,記住,挑最喜歡的看,不那麼喜歡的,就別舉手了。”
“明白沒有?”
所有村民︰“明白了!!”
崔牛不得不再次抬起雙手,捂住耳朵。
真是團結力量大呀,發出的聲音怕是能把鬼嚇沒一大片。
接著,又換了第一個節目,唱歌的。
舉手的村民明顯少了很多,只剩七分之一左右。
第二個戲曲的,這回舉手的人稍微多了點。
最受歡迎的節目,還是電視劇,舉手的人超出了一半。
于是,崔牛一錘定音。
“好,今晚就看這電視劇,少數服從多數,不接受反駁。”
所有村民張開大嘴,剛要喊好,崔牛這回有先見之明了,馬上把手一揮。
“閉嘴,安靜看電視。”
村民們一陣大笑,紛紛把嘴巴閉了回去。
崔牛帶著姐弟仨在旁邊坐下來,跟著大伙兒一起看電視劇。
1980年,雖然電視機還沒怎麼普及,但已經有不少電視節目了。
比如《何日彩雲歸》,講了灣灣同胞想念故鄉,渴望回歸的故事。
《嶗山道士》這部電視劇也相當不錯,是根據蒲松齡同名小說改編。
《喬廠長上任記》是改開題材劇,講了改開前夕,有魄力的人咋樣闖出一片天地。
……
不管啥電視劇,只要有人在那晃來晃去,村民們就看得津津有味,眼楮都不舍得眨一下。
小禮堂里,只有電視機發出的聲音,要不就是村民們偶爾發出的咳嗽聲,或者嗑瓜子剝花生的聲音,非常安靜。
小山村里,絕大部分村民都是第一次看電視,不知道有多認真。
看著這一幕,崔牛也挺開心。
接下來的兩三天,崔牛又帶著一幫村民進山里,采了不少山珍,還有中草藥啥的,都帶到食品廠里,進行加工。
這也是細致活,雖然買了不少機器,但也要村民們動手。
所以,還真解決了不少村民的活計問題。
而且,賺到的錢,可比在其它地方干活要多了不少。
甦春柔也有得忙乎的。
搞笑的盧開華,叫了三個人扮演黑熊,收拾崔牛,結果被崔牛搞到三張接近完美的熊皮,這比他以前自個兒打的任何一張,都要靚麗呢。
所以甦春柔就更忙了,忙著打電話到處問誰要熊皮做的各種皮具啥的,賣力推銷三張完美熊皮。
現在她也認識不少有錢人家了,很快就推銷出去了。
熊皮大衣整一件!
熊皮帽子來兩頂!
熊皮腰帶也不錯啊!
來個熊皮坐墊唄,老人家濕寒腿坐著好!
……
除此之外,姐弟仨也開始準備回娘家的東西。
在市里買了許多吃的用的,甚至玩的,打算帶回娘家,送點給親戚。
雖然在娘家,姐弟仨差點被賣掉,但畢竟是親戚,回去多少得送點禮物。
這不是討好,是要讓他們看看——
咱姐弟仨現在過得非常舒服,簡直要啥有啥。
而且,村里的人也有不少對姐弟仨好的。
這更得送禮物給他們,表示幾分情義。
一切準備好了,就打算坐船順著寒江往下游走。
到了支流松江,再拐進去,開個兩百多公里就到了。
甦春柔的娘家碼頭,是一個千年古鎮,叫做松口鎮。
今天早上吃早飯的時候,甦春柔問崔牛。
“牛啊,我們把東西都備好了,啥時候回娘家?”
崔牛說︰“明天出發吧,今天食品廠還有些活兒,我要帶著大家忙完。”
甦春柔點點頭︰“也不急,你先把事情全部干好,該交代的交代好了,再跟我回娘家。”
甦丫丫說︰“是啊,這一回去,沒準包括來回,得十天半月呢,姐夫必須把這邊的事處理好。”
甦小虎想了想,也要發表一番自己的想法,突然大勇就帶著兩個人跑了進來。
一看他們臉色,崔牛就知道有事。
“啥情況?”
大勇嚴肅地說︰“村長,我剛才帶兄弟跟民兵在周圍巡邏時,突然發現有十幾個很可疑的人,進入了森林里。”
“看他們的裝扮都是獵人,而且應該是外地的獵人。”
“這一個個殺氣騰騰的,怕不是要干啥好事,我也沒攔著他們,就叫人先跟著,然後趕緊回來向你匯報。”
“對了,他們手上還拿著一種奇怪的槍,我從沒見過。”
接著,大勇就把槍的模樣大致形容了一下。
崔牛一听就明白了。
“這應該是麻醉槍,帶著麻醉槍進山打獵啊,但按理來說,帶步槍就足夠了,帶麻醉槍的原因,大致有兩個。
“第一,他們要帶活的獵物回去。”
“第二,盡量不傷著皮毛。”
說完,他就站了起來。
“走,我們跟上去看看,看這幫家伙到底要搞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