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場中,所有宗門弟子都抽簽決定了各自去處。
院使龍澤要眾人回到自己的住所,一會兒便會有駐地雜役將巡察使所需之物送去。
白安年剛回到十八號上房沒多久,就有雜役將一個實的布袋子送來,交到了他的手中。
布袋子里盛放的東西被他一一拿了出來,擺在了桌子上。
一共五件物品。
一份文書,一面牌子,一枚玉盤,一本冊子,還有一套制服!
文書,是他上任巡察使的任命書,需要在抵達古渡縣後,交給那里的負責之人。
“這個玉盤……”
白安年感覺有點眼熟,拿起來一看,竟然是和從南宮軒那里借來的有些相似,是慶州地理圖!
等他貼在額前看了幾眼後,發現這個玉盤中繪制的地理圖比南宮軒的那一個還要詳細一些,就連距離黃岩莊二里地外一片不算寬闊的水窪都標記出來了!
是了。
巡察使平日里追查邪道妖人,也有游走四方獵殺夜詭,的確是需要詳實的地理圖。
那本冊子上寫的是身為巡察使的一些職責,還有需要知曉的各種事項。
他簡單翻看了一眼。
“巡察使竟然分為十級……”
最低一級名為木符巡察使,也稱之為預備巡察使,還算不上真正的巡察使。
其上有,鐵符、銅符、銀符。
黃金符、紫金符、赤金符。
還有白玉符、血玉符和最高的皇玉符!
“原來如此……”
他回想到在小河莊見到的那兩個巡察使。
清楚的記得那個叫裴翰林的男子,自稱木符巡察使,而另一人景和則是白玉符巡察使。
上面寫著,一個人想要成為巡察使,需要先佩戴木符巡察使,成為預備人員。
通過考察後,就會晉升正式巡察使。
如果是和道境界,就是鐵符巡察使,司南之人起步就是黃金符,大道門人則佩戴白玉符!
因為此地的宗門弟子都經過了二十日的考核,不需要再從木符巡察使做起,直接就是正式的巡察使了!
他,天人第一步的和道。
不出意外,那身份令牌是黑鐵鑄造的!
一面是“大康”二字,另一面則是“巡察使”三字!
從此刻起,他即是三仙山弟子,也是大康朝廷巡察院下的巡察使了!
那腰牌是黑鐵鑄造,不過三斤沉,但拿在白安年手中卻有千斤重!
霍然之間。
白紙命魂中,漆黑眼珠道胎有了一絲異動。
一條路的路口顯現了出來!
正是漆黑眼珠道胎的大道之路!
他曾希望以獵殺夜詭為方向,開拓大道之路,再進一步,成就第二步的司南!
可是,在三仙山時,最後關頭卻失敗了,沒能成功破開。
只因為一時做了一個相悖的決定,使得自己走進了一個死胡同中,沒了路!
好在,他及時的想清楚了,當即選擇了出山,來到了此地!
此刻,這枚巡察使的身份腰牌就像是一把鑰匙,在死路上開出了一扇門!
他靜靜地立在那里,不知不覺的就微閉上了雙眼。
腦袋里不自覺地飛快出現他與夜詭的種種“緣分”
從被夜詭黑衣無面女撲殺在城門之外。
到渡魂船、孽鳩、無頭甲兵……
再到進入詭域,一次次斬殺上百頭夜詭,吞食其力,壯大道胎……
直至,輪回妙境中驚天之變,道胎大圓滿!
這就是漆黑眼珠道胎的大道方向。
殺!殺!殺!——
冥冥之中,似乎有一股力量,助他因夜詭而凝聚這枚道胎,目的就是掃清世間夜詭,護寰宇安寧!
這是一條極難的路,幾乎看不到盡頭的荊棘路。
但又有何妨?!
現在,他就要開拓這條從未有人走過的大道之途!
有著雙瞳的漆黑眼珠在劇烈震顫,還在一鼓一鼓的。
它其內的道蘊也愈加的凝實厚重,積蓄的力量也越來越強橫。
甚至感覺像是要承受不住,炸開一樣。
這讓他心神都變得恍惚,出現了一些奇怪的幻覺。
仿佛看到了一個無比巨大的圓形虛影,似乎比天上的太陽還要大,佔據了他所有的視線,眼里就只有它。
起初很模糊,完全看不清一絲一毫。
但隨著漆黑眼珠道胎中凝聚的力量越來越強盛,也變得清晰了一點點。
那似乎是……一顆眼珠?!
只是匆匆一瞥,他震驚的發現,那眼珠的表面竟然有著數之不盡的瞳孔!成百上千個!
就在他努力想要看清時,那眼珠似乎察覺到了什麼,那些數不清的瞳孔突然全都動了起來,不住的朝著四面八方轉動,像是在搜尋著一樣。
突然,其中一個瞳孔“抓住”了他,鎖定了他
嗡!
與此同時,白紙命魂中。
漆黑眼珠道胎上的兩個瞳孔突然一陣扭動,又有一個新的瞳孔 的一下,從中擠了出來!
赫然成了一顆三瞳之眼!
他也在這時驟然清醒,睜開了雙眼。
一霎那,他的雙目也都變成了詭異之極的三瞳之眼!
他仿佛感覺到了什麼,抬起頭來,雙眼的視線離奇的穿透了屋脊,望向無盡的高空,一直向上,再向上,穿透了層層白雲……
但當他忍不住眨了一下眼楮,一切又都消失不見了,只看見了屋頂。
他的雙眼也再次變回了正常的一個瞳孔。
仿佛剛剛看到的都是想象出來的。
不變的只有漆黑眼珠道胎。
依舊是三瞳之眼!
三個瞳孔像是每一個都有自己的意志,在眼珠上來回游弋轉動,好奇的朝著不同的方向看來看去。
“這種感覺……”
感受著漆黑眼珠內的大道力量,比過去強大了太多太多。
他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渾身都在顫栗,眼中迸射出灼灼光彩。
小姑姑用了十七年,甦真真用了三年半。
從漆黑眼珠道胎凝結之日算起,到今日,合計一年零五十一日!
“我終于成天人第二步的司南了……”白安年發出了一聲悠長的嘆息。
這一日是,大康定平一百七十二年六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