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農戶女

第6章 服徭役夾人蟲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雯風而動 本章︰第6章 服徭役夾人蟲

    別看郡城和幽州城都有施粥,可各村人家手里並沒有多少糧食了。

    一路晝夜兼程趕路,那點的糧食早就吃個精光。

    一路上各村人都是挖著野菜充饑的,到了幽州雖然有粥不過就是一頓。

    不少年老體弱的老人,忍饑挨餓還要晝夜趕路根本堅持不住。

    沒幾天隊伍里,就有人家哭聲震天,哭那些挺不過去的老人。

    著急趕路哪有時間停個幾天,匆匆在路邊林子里挖坑埋了,磕上幾個頭就算祭奠了。

    張老漢得臉色也不太好,張大順哥倆怕老頭有事,就也一路背著走。

    苦了這哥倆付出的體力比她們多,所以王婆子給他們多吃一點,她們也沒有怨言。

    還有二十幾天才能到榆關,如今張家的糧食吃光了,野菜充饑根本不頂餓。

    別說張老漢,就是李桂香眼瞅著都有氣無力臉色蠟黃的厲害。

    從幽州出發,官道一側偶爾可見小河。

    她等著大部隊休息時,拽著張大順一起去河邊,她想弄兩條魚出來。

    當然不只是她有這樣的想法,那些餓瘋了的村民都有想法。

    一條河上游下游圍著不少人,至于為什麼不叫李桂香?原因無他,最近隊伍里總有女人哭著喊著找孩子的聲音。

    是的,最近隊伍里總有丟孩子的……

    她不敢惡意揣測,她怕真如她所想……可她還是不敢相信,畢竟人吃人……只在書中看過。

    她沒辦法相信現實中真的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可接二連三丟孩子的事,已經人心惶惶了。

    可奇怪的是,丟了孩子的人家只有女人在哭,而且又不找官兵做主。

    這事就很詭異……

    各村里長時不時囑咐各家看好孩子,官兵只管隊伍按規定時間到達榆關,至于是不是死了……或是被人吃了,他們並不在意。

    雖然上頭有旨意不得缺少人口,可這逃難趕路的過程死了人,又不是他們殺的,年紀大的挺不過來,小的……誰知道是不是丟 ,上頭想怪罪也怪罪不了。

    張大順帶著她去河邊打水,她挽起褲腳下了水,張大順知道閨女這是想摸魚。

    換作以前在村里,他肯定要說閨女兩句,如今他低頭看著自己干癟的肚子,眼里流露出期盼。

    餓!他真的餓,想吃肉,想吃飯……

    “阿翁……阿翁快來!”

    張蘭花小聲急切的呼喊打斷了張大順饑餓的渴望。他應聲看過去,竟然看見閨女懷里捧著一條活蹦亂跳的大鯉魚!

    張大順噌的一下站起身,卻因為饑餓暈的厲害,勉強下了河踉蹌好幾下,差點坐進河水里。

    她深一腳淺一腳的朝著張大順跑過去,一條活蹦亂跳的大鯉魚進了張大順懷里。

    張大順看著懷里的魚,恨不得上去撕咬一口,可他忍住了捧著魚“回……”他已經沒力氣多說話了,只想帶著閨女趕緊回去。

    懷抱著活蹦亂跳的大魚,很難不引起注意。

    起碼上河村不少人看見了,即便她不去看周圍人的表情,那一道道追隨炙熱的目光也讓她如芒在背。

    緊接著更多的人往河邊跑,他們餓……

    張大順雖是莊稼人可也不傻,另一只大手拽著閨女的手快步回到張家駐扎的地方。

    當張大順抱著鯉魚回來的時候,張家人驚喜萬分。

    餓的已經沒什麼力氣的張家人,紛紛圍著魚一起動手準備把魚弄了。

    王婆子惦記自己閨女,偷偷拽了下張大順,混濁的眼帶著祈求“老大,你妹也餓著肚子 ,給她和狗蛋分點成不?”

    張大順此刻哪有心情關心其他事,他眼里只有那條正在被清理內髒的魚,胡亂的應了一聲。

    張大安將魚穿在樹枝架在火上烤,就在這時張小妹帶著兒子狗蛋過來了。

    張小妹和兒子眼楮直勾勾盯著火上烤著的魚,下意識吞咽口水。

    王婆子見閨女來了高興的招手“閨女來阿母這 。”

    王婆子這一聲拽回了盯著魚的張小妹,張家人也看見了她和孩子。

    張小妹舔舔嘴唇,臉頰都瘦的凹陷下去了。

    她有點不好意思的坐到王婆子身邊,小聲難為情的開口“阿母,狗蛋餓……”

    王婆子眼含熱淚摟著直勾勾瞅著魚的狗蛋,心疼的摸著狗蛋瘦的連點肉都沒有的小臉“乖外孫孫,等你大伯烤了魚就能吃嘍!”

    這條魚少說二十斤倒是也夠每人分上一塊,烤魚的香味不斷飄出,張家人等不及覺得差不多熟了,就不顧燙手的給每人撕了一塊。

    “大丫、小米過來!”王婆子招手。

    她和小米手還拿著有些燙手的魚,不明所以還是走了過去。

    走到近前王婆子把她倆手里的魚拿了過去,一塊魚一分為二給了她倆。

    還剩下一塊,王婆子又一分為二分給了張大順哥倆。

    張小米看著奶奶將魚肉分給了阿翁和大伯,只是乖乖在一旁蹲了下來狼吞虎咽吃著手里那一小塊魚。

    而她看著手里的魚又瞥了一眼王婆子 黑的指甲,她抿了抿唇沒說什麼,回到李桂香身邊卻沒有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桂香胳膊懟了懟她小聲的說“趕緊吃!”

    而坐在對面的張老漢、張大順哥倆都沒吱聲只顧著吃魚。

    他們沒覺得從兩個女孩手里拿食物有啥問題,長幼尊卑的時代,父親是家里頂梁柱,他們才是承擔一個家最重要的人。

    至于為什麼拿的是她和小米的食物,而不是元寶、狗蛋的,男尊女卑是這個時代固有的思想。

    手中的食物索然無味,握緊拳頭魚肉在掌心被她捏碎。

    可她不是這個時代的人,她的驕傲與自尊,讓她渴望同其他人一樣被尊重在意。

    接受過現代文化的她,又怎麼能接受作為女人必須忽視自己情感的需求,永遠以男人為尊而委屈自己。

    她本就不是一個看重感情的人,正因為接二連三這樣的小事,讓她對張家原本就淡泊的感情散了個一干二淨。

    只是……她微瞥一眼李桂香,這個母親對她是有些真情實意的。

    之後的十幾天路程,經過河邊時她都會借著河水掩護從空間里拿兩條魚出來給張家。

    不是她心酸找虐喜歡討好張家人,她這具身體里是有著四十歲靈魂的她。

    她太懂得兔子逼急了還會咬人,如果張家人餓狠了指不定會出現什麼事。

    例如到了地方賣人換食物,又或者……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像那些說是丟了孩子的人家……讓她永遠消失。

    她與小米是這個家最優先舍棄的,畢竟她們是女孩子,沒有勞動力只會浪費糧食。

    她不為張家考慮,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她必須保證成年之前自己是安全的。

    有一天她希望脫離張家,能掌控自己的人生,最好是不要嫁人生子。

    畢竟這個時代生子……她覺得那就是一種酷刑,一種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酷刑。

    幾萬人的隊伍里每到夜晚就有幾十家傳來烤肉的味道……肉?哪來的肉?

    人群躁動卻又默契的不做聲音,烤肉的人家討好的分出一口想獻給官兵,可平日里連一口條魚都想據為己有的官兵,卻不肯要他們手里的肉……

    倒下的人越來越多,官兵中也有不少餓得面黃肌瘦,他們中有幽州縣的兵,也有幽州城抽調的兵。

    他們比誰都盼著趕緊到榆州城,到了榆州城榆州的縣令要和他們交接,糧食酒水自然也會備上。

    又過了十幾天後她們終于到達了榆關城門口,此時的榆關門口也早就搭好了粥棚,似乎就為了等待她們的到來。

    見到粥鋪幾萬人差點沒造成動亂,數萬人你爭我奪往粥棚跑去。

    這一動亂景象嚇得粥棚里的人抱頭鼠竄,眼瞅著局面控制不住,城牆上突然萬箭齊發,擠在最前面的難民一吸之間就被射倒在地。

    萬箭齊發的場面給所有人震驚住了,一時之間再沒人敢上去搶奪。

    官兵們手舉大刀目露凶光,仿佛誰敢再向前一步,大刀就會奔著對方的脖子而去。

    經歷了一場短暫的動亂,她緊緊的拽著李桂香的手此刻也慢慢放松下來。

    呼出一口濁氣,這特麼古代還真嚇人,親眼目睹人猶如螻蟻般說死就死,那刺目的鮮血刺的她眼楮疼,腦袋更疼……

    官兵指揮著一些年輕力壯的村戶,抬著尸體扔去樹林里一把火燒掉。

    死者家人哀嚎著,求著官差留一具全尸。可官兵哪會心軟,被纏的煩了抬腳把人踹個狗吃屎。

    手舉大刀怒斥再敢糾纏送她們和死者去團聚!

    城門官兵接二連三的舉動,早把村民們嚇懵了,此刻也都開始乖乖排隊打粥。

    領了粥回到城門口原地歇息,榆關此刻還進不去。

    第二日早早各村里長被官兵帶著入了榆關,一個時辰後各村里長才出來。

    孟里長集結現有的上河村人開始清點人數,年輕力壯的男人排一個隊,婦女一個隊伍、歲數大的老漢婆子、孩童一個隊伍。

    各村也是如此排隊,最後集結在一起,排著隊在城門口等待進入。

    各村里長拿著記錄好的名冊,先一步入了城門口等待自己村里的人。

    出發時六萬多人,一路死的、丟的足有兩萬多人,

    進了城門男性排隊往面走,老弱婦孺往南面走。

    輪到上水村到達城門,村民陸陸續續進了城門後,里長在眾人面前復述了官兵的指派。

    “上水村的漢子們往背面面跟著前頭的人走,官爺說了背面是燕山 ,漢子們到了燕山修城牆,一日兩餐飯,一旬可回家休息一日。”里長轉頭看向老儒婦孺這邊“咱們這群老胳膊老腿帶著娃兒的,要去南邊大海邊干活 ,一日也兩餐飯。官爺都安排好了,去了咱們就有住的地方 !”

    “啥?大海?”

    “為啥給俺們分開 !”

    “俺不要和娃兒爹分開!”

    “里長咱們不種地嘍?”

    隨著里長的話落村民們炸鍋了,七嘴八舌的沖著里長焦急的問道。

    “听俺說句話 !”里長提高聲音喊了一嗓子。

    村民這才安靜下來,一個個眼巴巴的盯著禮長。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禮長也心酸,種了一輩子的地,如今不僅沒了地還要服徭役,就為了有口飯吃能活下去。

    “老少爺們兒們,咱們離鄉背井啥都沒 ,靠著兩條腿倒騰了這麼遠為了啥 ?不就是為了家里的娃兒有口吃 ,能活下去 !

    只要咱們肯賣力氣干活,咱們就有飯吃 ,餓不死咱們 !官爺說 ,咱們榆關有招佃戶的,咱們想啥時候去都行 ,可現在咱們要吃飯 ,給娃兒們吃飽 才能活下去 !”

    “里長,俺們以後還能種地 ?”一黝黑干瘦的漢子不太相信。

    里長點頭“能 ,昨個官爺跟咱們說,要先讓咱們活下去 ,咱們去干活就有飯吃 ,咱們慢慢打听誰家莊子田地招佃戶,咱們就可以去 ,官爺不攔著咱們 !”

    村民們你看我我看你,這才點頭同意里長安排。

    村民們按著里長安排,老弱婦孺往南面走,。

    她默默的跟著隊伍往前走,不由內心失笑,真沒想到在現代的時候她就是居住在海邊,來了古代陰差陽錯又跑來海邊。

    不知道讓她們去海邊是干什麼?帶著內心的好奇,她時不時的左右張望著榆關城。

    這城門城牆看起來還挺堅固的,不過比起現代的長城還是差了一些。

    進了城門她們沿著城牆一直往南走,越是往南面風越大,甚至能聞到似有若無的海腥味道。

    大約走了半個多時辰,前面的隊伍停了下來。

    她們並沒有走到城牆的盡頭,她目測也就是走了三分之二,這一帶都是黃泥茅草屋,沒有上水村那種前後院。

    一排排簡易的黃泥茅草屋緊密相連,沒有院子,看著新舊程度似乎剛壘好的,有點像現代那種獨棟小公寓。

    而這里就像簡配版的黃泥茅草屋公寓,隊伍沿著茅草屋前進停下,輪到上水村。

    一間茅草屋東西各一個屋子,中間過道盡頭就是灶房。

    狹小閉仄的房子讓她想起東北的小平房,這還不如小平房呢。

    這炕上連個草墊子也沒有,屋里悶熱又有一股子泥土味道。

    領頭的大頭兵沒有表情的看著她們“從這往南走到頭就是海邊,每日卯時正必須到,到時會有工頭給你們派活。一旬休息一日,每戶一間房子,你們自行分配如何居住,每村自行安排收夜香。”

    說完大頭兵不再停留,留下面面相覷的上水村眾人。

    關鍵時刻還是里長站出來看著眾人“大家伙听見官爺說的 ,每戶一間房子,俺看這每間房子都一樣,咱們就各自選一間。”

    “里長,這房子也太小 ,俺們家十多口子人 ,這咋住的下 ?”村里的一個婆子抱怨。

    里長也嘆口氣語氣頗為無奈“大家忍耐一番,這畢竟不是咱們上水村 ,有個遮風擋雨的屋子就不錯嘍!”

    一間黃泥茅草屋東西兩個屋子,這炕躺個三四個人倒也夠用。

    既然房屋都是一樣的,張老漢做主選了一個,張老漢安排家里爺們兒們住東屋,王婆子帶著兒媳婦孫女住西屋。

    既然安排妥當了,李桂香和萬葉子開始拾掇屋子,她和張小米跟著打下手。

    巷子口有口井,此時排隊打水的人不少。

    “各家各戶派一個人領糧食……   ”幾聲鑼聲,由遠及近。

    眾人紛紛跑出屋子,只見一個大頭兵敲著鑼通知所有人去巷子口領糧食。

    眾人狂喜全都跑去了巷子口,張老漢和王婆子急得也緊倒騰老腿往巷子口跑。

    這麼大的事兩個兒媳婦自然也著急跟著去,拖著她們三個孩子也往外跑。

    等她們到巷子口的時候早已人滿為患擠不進去了,“不要搶!一戶只能領十合粟米,膽敢多領者殺無赦!里長在哪里?讓你們里長念名字!”

    負責發放的官兵扯著嗓子喊,身後停了好多輛裝著糧食的獨輪車。

    “官爺,俺在這,俺是上水村里長.....”里長急著應聲,生怕惹惱了官爺。

    其他村子的里長也先後應聲,混亂的場面才算是安靜了下來。有自己村子里長在村民們也放心能搶到糧食。

    張老漢作為張家代表,領了糧食激動的嘴都不利索了,滿含熱淚顫巍巍的帶著她們回了家。

    李桂香和萬葉子拿了兩個瓦罐去排隊打水準備回來熬點小米水。

    “老大老二能吃上飯不 ?俺心里掛著 ....”王婆子抹著眼淚嘮叨。

    張老漢也記掛著兒子“別咧咧 .....”張老漢也不知道咋說,嘆了一口氣背著手進了屋。

    排隊打水的人依然很多,萬葉子先回來帶著張小米和她想去附近看看,有沒有枯樹枝撿點回來。

    跟著萬葉子圍著附近轉圈,房子周圍樹木倒是不少的,多少撿了一點樹枝也不知道夠不夠。

    幸好回來後李桂香打水回來了,生了火扔進一把小米,將將夠煮一鍋小米水的。

    小米水好了,幾人蹲在牆角喝著滾燙的小米水,即使里面並沒有幾粒粟米,可她們喝的是那麼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她出神的看著蹲在牆角的老老小小,他們的沉默,衣衫的襤褸,枯瘦的身體,凹陷只剩皮包骨的無關。

    他們眼里沒有希望,沒有奔頭,只有麻木的活著.....

    她終于明白為什麼她見過的人都不怎麼說話,這樣的活著又有什麼可說的呢?

    低頭看著缺口的破碗,里面的小米水連幾粒小米都能數的一清二楚。

    小口小口格外珍惜的喝著,此刻她竟也品嘗出這小米水是多麼香甜,能活著即使是喝碗小米水也是幸福的對麼?

    黃泥土炕沒有草席子,李桂香和萬葉子想出去找找,就讓她和小米在家看著元寶。

    這附近有水塘,兩個人回來的時候背了一堆盧葦草回來,這東西鋪著也挺硌得慌,可總比躺在土炕上強。

    歷經一個月忍饑挨餓艱苦跋涉終于到了地方,心里踏實了,所以這一夜她們睡得很踏實。

    而上水村的爺們兒們跟著其他村子的漢子,在靠近山腳下臨時搭建的大窩棚住下了,下晌飯是修築城牆工地集體供的,一人一碗粟米糊糊,吃的倒也不差。

    第二日早上按著昨天官差的要求,男的在工頭的帶領下去維修城牆。

    她們則是被鑼聲叫醒的,此刻天蒙蒙亮她睡眼惺忪的跟著眾人往南邊走,大約半個時辰後一望無際的大海出現在眼前,靠著岸邊停靠了不少艘船。

    此刻風平浪靜,大海與天連成一線,這讓見慣了群山土地的村民們瞠目結舌。

    一輩子,半輩子也就見過自己村里的河,這種廣闊無際的大海確實足夠震撼她們。

    “   ……”幾聲鑼聲打斷了眾人的目瞪口呆。

    “俺是李工頭,管著這海邊的所有活計。你們從今日開始,每日的要做的就是把海邊的石頭,運到東邊把頭。

    一日兩餐飯,午間可歇息半個時辰,不要想著偷奸耍滑,不然可沒你們的飯吃!”李工頭個子不高,蓄著胡子,看著倒不是個奸詐的面相。

    海邊上工的人不少,不過都是老弱病殘。

    這海沒有沙灘,岸邊離著海又有一定高度,這些石頭大小不一也不知道運這些石頭做什麼?

    那些有經驗的都知道該怎麼干活,石頭裝在扁擔挑著的籮筐里,兩個人一起挑著走。

    隨處可見幾歲的孩子跟著一起搬石頭,瘦小的身子笨拙的搬著石頭。

    這是出苦力來了?原來古代底層的百姓真的沒人權,連孩子都要拉來出苦力。

    一天兩頓飯她听見了,可並沒有工錢可拿。

    這妥妥的免費童工!不僅是童工,這些年紀大的還有那些婦女都要免費干活!

    “君舅,俺跟你一塊搬 ,讓葉子和君姑一塊 成不?”李桂香想著她和葉子畢竟年輕,能多擔著些。

    張老漢︰“成,蘭花、小米兒、元寶三小的一塊!”

    “阿翁!”突兀的一聲打斷了正在安排的張老漢。

    幾人回頭見是張小妹帶著狗蛋,還有她公婆一家人。

    “你咋來了?”王婆子不解的看著閨女。

    “阿母,俺君舅說咱們一塊干活也能搭把手 !”張小妹解釋。

    “石頭他丈人,俺想著一塊搭把手,大家都輕快些!”孟老漢個子倒是比張老漢矮了一些,看起來又瘦又小的。

    “那感情好 !”張老漢點頭,兒子們不在與親家在一塊干活,確實能互相幫襯著點。

    張老漢和孟老漢去領了挑筐回來,她全權負責看著幾個小的,孟家兩個孩子也在內。

    除了張小妹的狗蛋,還有她大伯哥家的孟大丫和孟小山,和張小米一邊大。

    這些半大的孩子平日里在家都干活,所以在岸邊跟著撿點小塊的石頭到不費勁。

    就是元寶還太小,她又不喜歡看孩子,她把看元寶的任務交給了張小米。

    張家和孟家兩個老漢畢竟年紀大了,干起活來顫顫巍巍顯然力不從心。

    幾個女的也沒什麼力氣,兩個人一組肩挑著挑筐,腳下深一腳淺一腳的。

    岸邊雖然有高度,但有石頭堆砌的斜坡,她帶著幾個孩子在海邊撿一些小石頭。

    幾個孩子從沒見過海,一個個害怕的不敢上前。

    她先打樣下了斜坡,雖然海浪不大,可還是會席卷上來一些海水。

    幾個孩子見她不怕,這才一點點試著下了斜坡跟她撿石頭。

    濕咸的海水味道,讓她想起現代住的房子也在海邊,每到退潮的時候能挖到很多蛤蜊。

    不知道這些石頭下面會不會有……

    “新來的都看著點,這些石頭下面總有那些黑黑的、好幾個爪子的硬殼夾人蟲,它們可夾人,夾起人來那叫一個疼!踫見了躲遠點!”李工頭此時在岸邊高聲的對著案下的人喊。

    眾人心下一驚紛紛面面相覷“夾人蟲子……”

    這時有人恰巧翻開一個石頭,石頭下面爬出一只個頭很大黑色的東西,迅速往旁邊爬!

    “啊……!”旁邊的村民嚇了一跳,趕緊往旁邊躲。

    有些在這地方干活久的老人指著黑色的東西道“這就是夾人蟲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只見那海蟲子很會認地方,迅速的爬進了海里。

    眾人一傳十十傳百,大家基本上都知道這海蟲子什麼樣了。

    螃蟹……她忍不住揚起嘴角內心雀躍不已。

    真想不到這海邊還有這東西,這要是在現代早就被抓絕戶了。

    想起螃蟹肉……她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來了這個朝代她就沒正了八經吃上一頓好的東西,在上河村趕集買過那麼兩次肉,甭提那肉有多難吃了!

    她從來不知道豬肉也可以這麼難吃的,那肉有一股比鴨肉還要腥,跟豬腰子似的騷味!

    可她那時候沒得選擇不吃她餓,如今有螃蟹,這東西啥都不用放,就是用清水煮那味道也簡直是一絕!

    原本因為免費出勞力的壞心情,此刻躍躍欲試興奮非常。

    眾人繼續干活,她也開始除了尋找石頭下的螃蟹。

    這個朝代可能還不認這東西,所以岸邊石頭下的螃蟹還真挺多。

    幸好是搬運石頭,有石頭的掩護,有時翻到了螃蟹,她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直接收進空間。

    當然她不只一次告訴自己要小心,可吃螃蟹的欲望此時已經大過其他了,她只想要螃蟹!

    就在眾人干了半個多時辰後,敲鑼聲再次響起“開飯嘍!”

    眾人幾乎是眨眼之間扔下手里的活,紛紛往岸上跑。

    打飯的地方也在東頭,離著堆砌石頭的地方不遠。

    眾人腳下生風緊趕慢跑,生怕去晚了飯沒了。

    李桂香拽著她,萬葉子拽著張小米,後背背著元寶。

    張老漢速度也不慢,王婆子腿腳不好,張小妹一手拽著狗蛋,一手扶著王婆子。

    等她們好不容易趕到的時候,前面三個打飯口都已經排了不少人。

    打到飯的人端著破碗找了個地方蹲下就吃,有那心里著急好信的,忍不住墊著腳看人家打回來什麼吃食。

    她太矮看不見,心里隱隱有著一絲期待。

    快輪到她們的時候,她這才看見前面大鍋里是什麼。

    一大鍋綠油油的野菜熬煮的粟米粥,比起家里吃的要濃稠不少,可比起她在空間吃的明顯還是稀的。

    碗是公用的,排到近前大鍋旁有成摞的碗。

    張老漢和王婆子打了粥急不可待的尋了個空地隔了起來,李桂香打了兩碗,帶著她蹲在王婆子身邊不遠處,萬葉子帶著孩子也蹲在她們身後。

    “好吃……”元寶狼吞虎咽,還不忘跟他阿母說好吃。

    萬葉子故意喝的慢,碗里的粥想給兒子留點。

    這粥喝著也是苦的,不過好在粟米多了一些可以均衡一下。

    吃過飯排隊要去水桶旁,把碗涮干淨才能放回去。

    眾人繼續回到海邊干活,胃里有了食物人也有些力氣。

    太陽出來曬的人眼冒金星,可好在是海邊,有點海風不至于熱到中暑。

    有些實在熱的受不了,就用海水往臉上身上澆。

    她本來就黑,在海邊這麼個曬法怕是要成非洲人了,明天她必須帶個草帽來。

    下晌飯還是野菜粥,大家都挺高興的排隊打飯。

    這一天她收獲不少,光是螃蟹就抓了幾十個。

    可惜有了螃蟹她卻沒機會吃,這海邊人來人往,回到家又要和一幫人擠在一個炕上,上個廁所也是用桶,和蹲監獄真沒什麼區別。

    太陽西下鑼聲響起,這一天的工作結束了,眾人拖著疲憊的身子,排著隊伍往居住的地方走。

    往回走的路感覺那麼漫長,到家的時候天還沒黑,張老漢和王婆子已經體力不支倒在炕上哼哼唧唧。

    別說他們,就是李桂香和萬葉子這倆年輕的,肩膀都被磨破了皮,腰疼的直不起身。

    她們這幾個小的還好就是累了點,躺在炕上就睡著了。

    第二日不僅是她拿上了草帽,村里人人手都拿了一個,好多人發現海邊的太陽太毒性,身上的皮都能曬破。

    等她們到海邊時,眾人再次大吃一驚,今天海水退潮,露出了大半個沙灘。

    好多人沒見過這樣的景象,紛紛嘖嘖稱奇,李工頭安排了今天的活,不用搬石頭了,改為挖海泥沙運到東頭。

    不褪潮時搬石頭,退了潮就要挖泥沙,這就是她們的工作。

    沒有鐵鍬的就用木板,沒有木板的就用手!

    小孩子徒手挖泥沙往挑筐里扔,眾人強打精神繼續干活。

    她徒手挖著泥沙,心里頭一萬頭草泥馬奔騰而過,這特麼還需要徒手挖沙子,這手一天下來不就廢了!

    她就不明白為啥孩子也要跟著干活,真是一點人權都沒有,工資沒有,一天只有兩頓野菜粥!

    可她瞧著眾人即使昨天累的精疲力盡,今天還是卯足了勁干活!

    她找了一塊相對薄一點的石頭,用石頭挖泥沙比起徒手可輕松多了。

    別說這泥沙下還能挖到螃蟹和蛤蜊,她興奮不已,觀察四周情況看無人關注她,她就趁機將挖到的蛤蜊螃蟹收入空間。

    幾天以後她算是明白為什麼要運石頭和泥沙了,這些東西都被專門運到榆關城北邊修城牆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些大塊的石頭還可以用來當做武器,一旦有人來犯,可以用石頭砸攻城的士兵用。

    日子就這樣不緊不慢的度過,她們這些逃難過來的災民也逐漸適應了這樣的生活。

    十日後在北邊修城牆的漢子們回來了,這可給王婆子高興壞了。

    看著兩個兒子更黑更瘦了,王婆子心疼的直掉眼淚“兒啊,你們咋樣啊?能吃飽不 ?咋瘦成這個樣子 ?”

    不怪王婆子心疼,連她都很驚訝,這哥倆十幾天不見脊背都彎曲了。

    又黑又瘦,本就破舊的衣服,磨的好幾個地方都破了。

    張大順哥倆眼眶泛紅,混濁的淚滑落滄桑的臉頰。

    “咋回事 兒?”張老漢見兩個兒子哭了,不由得著急了。

    張大安搖頭有些一言難盡,最後還是嘆口氣“阿翁,俺們天不亮就要背著石頭往山上走,日頭落了才能回去歇息……”張大安說不下去了。

    在海邊撿石頭運泥沙,和在北山背石頭上山,明顯後者更累,更何況一天只有兩碗粥,卻還要出這麼大苦力換誰都受不了。

    “造孽 老天爺!我兒命苦 ……地沒了、家沒了……”王婆子拍著腿哭了起來。

    “別咧咧 !你咧咧有用咋地?”張老漢不滿的瞪了一眼王婆子,接著又看向張大順哥倆“要不你哥倆去問問里長,看看咱們啥時候能去種地?這服徭役不長久 !”

    張大順點頭“俺也這麼想,咱們自己種地再累也比徭役輕快,一家子也能守一塊。”

    張大安也點頭沖著張大順道“那咱們去找里長!”

    張大順點頭起身兄弟倆就去找禮長,王婆子擦著眼淚嘴里喃喃自語“老天爺不讓活 ,好好的四畝地沒了……”

    沒成想等張大順哥倆到里長家的時候,已經有不少人在禮長家,你一言我一語說著要種地的想法。

    大家伙確實都受不住這種徭役,種地才是老本行!

    孟里長敲了敲桌子,最近搬石頭孟禮長顯然也疲憊不少“都別吵吵了,種地這事來的時候官爺說的多明白,今年就這樣了,明年官爺就給咱安排了都急個啥!”

    “里長,俺們天不亮就干活,您是不知道有多累人 !”有人插話。

    “就是里長,光說明年,那明年啥時候 ?”有人附和。

    “瞅瞅你們一個個那熊樣,有飯吃還嫌嗖,咱們活著走到榆關那要給老天爺磕頭 ,現在還有你們一口吃的,要是沒有你們咋整?說明年就明年,別扯那些沒用的,趕緊都散了回家去,別在這擠著,俺看著鬧心!”里長心煩的擺手讓漢子們都回家去。

    這……

    大家伙你看我我看你,沒個準話心里不踏實,可再問下去禮長肯定也不會說啥了,眾人只得悻悻的離開了。

    張大順哥倆回去後和張老漢學了里長的話,張老漢無奈的嘆氣“那就再挺挺,明年有了地就好了……”

    歇息這一天沒有公家管飯,家里還有點粟米,李桂香去熬粟米水。

    從上水村帶來的雞中途死了,他們本想著死了就生點火煮著吃了,卻沒想雞後來被人偷了。

    張家現在真是一窮二白,除了一點粟米和破碗破罐,真是啥啥沒有。

    第二日張大順哥倆去上工,張老漢帶著她們也去海邊上工。

    能看出來張老漢和王婆子體力有些跟不上了,可不出工就沒飯吃,為了這口飯她們必須去。

    這樣的日子維持了一個多月,夏末徹底結束迎來秋初,王婆子每日起早貪黑的跟著干活,身體每況愈下一個月後徹底起不來炕了。

    這可急壞了張家人,而這樣的情況不僅僅是王婆子,村里好多上了年紀的都一病不起。

    “里長您老說咋整,這不上工就沒飯吃 !”

    不少村民集中在孟老漢家,吵吵嚷嚷起來。

    孟老漢此時也煩躁的來回踱步,別說村里年紀大的,他這年紀也不小了,這段日子他這身體也明顯扛不住了。

    不上工就沒飯吃,可眼下村里這些年紀大的都累的起不來炕了還咋上工?

    他似下定決心一般面向眾人“都別吵吵了,這樣,俺現在就去找官爺說說村里地事,你們都先回吧!”

    眾人面露喜色,有里長出面他們心就踏實一半了,眾人紛紛散去。

    日落西山里長回來了,召集全村人,等大家到齊看見一臉凝重的里長時,眾人心里咯 一下。

    有人大著膽子問了一句“里長,您問的咋樣 ?”

    孟老漢緊蹙眉頭臉色不怎麼好看,好一會才道“今個見過縣丞老爺俺也把情況如實稟明 ,縣丞老爺的意思,城里大戶人家多,實在艱難就……就賣兒女去那富貴人家做工,總是能拿回銀錢度日 。”

    “啥?里長您說啥!讓俺們賣兒賣女!”

    “里長,您老可不能這麼干,咱們可都是本分地莊稼人 ,讓俺們賣兒賣女那不成!”

    “就是俺們不同意!”

    眾人群情激憤,賣兒賣女那不成,賣兒女那就是奴隸,死活那都是主人家做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心里但凡有點慈心的,誰肯賣了兒女換新錢!

    孟老漢一臉哀怨“俺也不想賣兒賣女,可如今沒別的法子,縣丞還說 ,就是明年當佃戶那也要等著,城里大戶人家的地都有固定的佃戶,咱們外來的只能等!

    榆城軍營是有地,可這些地也要等明年看看輪不輪的到咱們!榆城的糧食大部分都給了軍營,哪有閑糧給咱們 !”

    當初文帝下令幽州縣村民遷移榆州城,大司馬還提議讓村民除了服徭役也可去開荒。

    朝廷是解決了不用發放賑災糧的大事,可榆州明晃晃的每日都要管這四萬人口的吃食。

    還好服徭役的口糧都有朝廷下發,榆州城也不算太難,可真要是給這幫村戶攆去開荒,那口糧可不算在朝廷內。

    這幫村戶進了榆州就是榆州村民,開荒是有獎勵的,獎勵種子、口糧、屋舍、黃牛……

    負責榆州最高的官又怎麼會做這賠本的生意呢?所以開荒不可能,只有服徭役。

    當然這些事各村里長不知情,村戶就更不知情了。

    眾人被孟老漢的話堵的鴉雀無聲,村里的婦女忍不住哭了出來“里長,您就眼看著咱們賣兒賣女 ……”

    不少人跟著紅了眼眶,孟老漢緊抿著干巴巴的嘴皮嘆氣“兒女要是能出去混口飽飯吃 ,那也是大福報,跟著咱們遲早餓死 ,不餓死也累死嘍!”

    里長說的不無道理,莊稼人沒讀過書不懂啥大道理,可眼瞅這服徭役比種地還要辛苦難熬,老人熬不住,娃兒們又哪能熬得住……

    里長沒說散,可大家伙卻都像電閃雷擊一般,一個個猶如麻木的尸體一般走了。

    喜歡魂穿農戶女請大家收藏︰()魂穿農戶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魂穿農戶女》,方便以後閱讀魂穿農戶女第6章 服徭役夾人蟲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魂穿農戶女第6章 服徭役夾人蟲並對魂穿農戶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