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49從長白山開始

第1285章 到達大隊,定點天池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老夫年十八 本章︰第1285章 到達大隊,定點天池

    即使是這樣,後續駐扎也一直都存在。

    而且是全年駐扎在山上,哪怕要經歷常年積雪寒冬。

    一直到1989年直接取消全年駐扎,改為6月到9月,這幾個月是夏季,還是要哪怕在高山上駐扎,也比寒冬臘月要舒服得多。

    畢竟在山上高點刮風加降溫,最低溫度能達到零下四十度,全年積雪,人待下去太過艱難加上物資運輸損失儲存問題才取消的。

    可能是因為謝一城這一行人比較多,加上馬車一起鬧出來的動靜比較大,這個季節山林子里的野獸動物基本看不著。

    謝一城本來還打算打點東西給一行人加兩口肉嘗嘗順便補補,結果一路除了偶爾能看到的兩三只野雞野兔外,其他稍微大點的東西是一個沒看到。

    幾天路程下來,真就只是趕路。

    這幾天路途走下來,謝一城也從謝春光口中得知到一些氣象局的消息。

    省氣象局是吉省建成後一年才被北平批復有的,當時全省只有6個氣象站,加在一起只有50人,領導是留甦回來的干部。

    不過檢測手段比較單一,僅僅是依靠水銀氣壓計和風向標,天氣監測成功率比較低,主要是以人工為主。

    到現在全省18個氣象站,全是在縣里和地區,海拔相對都比較低,檢測也是以預防農業災害為主,重點檢測玉米這項全省最大農作物,避免出現水澇旱蝗蟲等災害導致糧食減產。

    今年下來的這些人員,後續要在長白山山上的天池附近建立新的氣象站,補上高海拔的氣象站檢測這方面的空缺。

    這也是謝春光作為氣象局主任帶隊進山的原因,局里很重視這次氣象站建站。

    而且這次來上山並不是建設兩個氣象站,實際確定下來的只有一個,之前電話聯系兩邊通知是不清晰的。

    根據謝春光所說,所謂的山中間那處氣象站,實際就是一處臨時停靠點用來儲存物資以及臨時歇腳用的,只是也需要後續建設,才被說成了兩處氣象站。

    謝一城原本還想著說沒必要多余建設這一處,完全可以將東西放在大隊內,需要的時候可以直接從大隊送上去,這樣也方便省得額外蓋房,可是一想這些物資都要單獨放置,總隊那邊也沒有專門交代需要大隊這邊幫忙,就沒再多言語。

    一行人來到大隊處,謝一城先安排人員休息,一路上山崎嶇路途不近,雖然重物大多都在謝一城他們身上攜帶,可對于一幫技術人員來說,負重加長距離跋涉還是走山路,要不是咬著牙憋著一口氣,早在路上休整歇息。

    看著面前高牆柵欄,謝春光一行人帶著驚奇,任誰都想不到這僅僅是一處大隊駐地,這外部給人感覺比總隊還堅固。

    雖然只是木頭制作,可三四米的高度加上整齊密布排列,甚至還能看到里面高出柵欄的眺望台,這哪是尋常的柵欄,這就是軍事基地部隊駐扎點。

    謝春光對著身邊謝一城開口︰“謝隊長,你們駐地忒講究了,別說山下總隊,這比作戰部隊整得還要嚴格。”

    謝一城一邊招呼著眾人進大隊內一邊開口︰“我們這跟山下不一樣,駐地在山林子里,周圍要是不整好點,夜里山林子里野獸啥的摸進大隊,萬一出現傷亡都不是小事。

    “把外圍柵欄做高,山里東西都沒法從柵欄外面翻進來,有守夜站崗的同志也能看清楚外面情況。”

    “那還是我見識少了。”

    等進入大隊駐地,看著平整對稱的房屋,謝春光一陣稱奇︰“這一瞧,你們大隊還挺講究,這整的比總隊那邊好的多。”

    謝一城笑道︰“之前大隊駐地住宿都只能擠著來,大隊這邊來往的人員多,要是趕到一塊不一定有空地方。

    “正好去年部隊來人進大隊,索性趁著人都在直接整改修建。”

    “挺好。”

    謝春光跟著謝一城走動,將周圍情況看在眼里,等到達臨時休息地點,心中就有數了。

    這大隊,確實跟其他地方不一般。

    將所有人安排好住宿,東西集體存放在一間倉房內,謝一城讓人去準備吃食一邊跟謝春光道︰“謝主任,你們先在大隊休息兩天,後面咱們就不停了,爭取兩天內到你們說的地點。

    “要是不趕馬車,走得早,當天就能到,但是上面沒有住宿地點,現在雖說入夏,可上面積雪天冷,到時候還要多穿上點。”

    謝春光想了想︰“要是能行還是明天就走,氣象站工作刻不容緩。”

    “再刻不容緩也需要考慮到具體情況,上面根本留不下人,著急也沒用,上去確定地點後續修建氣象站,你們人手不足,後續還需要大隊這邊上去一起忙活,不是一兩天就能忙活完的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的1949從長白山開始》,方便以後閱讀我的1949從長白山開始第1285章 到達大隊,定點天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的1949從長白山開始第1285章 到達大隊,定點天池並對我的1949從長白山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