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下山來到縣城,前面給謝家有送到養殖場後,謝一城沒有著急去看地點。
主要是胡碧芸並沒有跟著一起下山,他這想去找也不知道具體哪個墳頭哪處地點,胡碧芸只是說了地點跟有什麼特征點,要到地方還需要好一陣找。
要是積雪太深,哪怕知道地點都不好找到。
按照屯長的說法,現在天寒地凍的,讓胡碧芸大老遠跟著下山干啥,等天暖和了,今年山道正好修完,到時候下山上山也方便。
那時候再安排人一起跟著過去到地方,到時候一趟直接給帶回來,沒必要現在專門跑一趟,又帶不走。
謝一城想想也是,早晨起來都沒有喊胡碧芸,讓她好好歇息著。
來到縣城外,謝一城看著在縣城附近蓋起來建築有些好奇對謝家良道︰“這是蓋的啥?”
“長時間不回來瞧瞧,這些確實不知道。”謝家良看著面前房屋解釋著,“這是咱們縣里去年剛蓋起來的,說是什麼紡織廠,里面具體做啥也沒去瞧去問過。”
“紡織廠?”謝一城看著縣外地點若有所思道,“那還挺好,能多招些人進廠,每個月能拿工資,比在地里種地要強得多。”
謝家良點頭︰“那確實,縣城才多大,後面招人進廠估計都搶著進。”
這點謝一城非常贊同,謝家良不是在胡扯,說的都是大實話。
紡織廠屬于輕工業,屬于勞動密集型,需要大量的工人,縣城人口有限的情況下,必然會從農村地區招人。
對于面朝黑土背朝天的老百姓,進廠當工人可以算是上好的。
這個年頭的工人可不是牛馬,怎麼都比前面被壓迫剝削的舊社會工人要強的多,話語權就不一樣。
加上進工廠拿工資吃商品糧,這是人都知道的。
就是這次招人大概率跟山屯沒有關系,主要還是距離太遠了,這都是沒辦法的。
只是掃了一眼,謝一城並沒有靠近細看了解,先帶人進城。
為了今天能返回山屯,謝一城直接讓人先去買東西,幫山屯里采購,縣城不大,買完東西回來再幫忙。
相比較大隊下面的縣里,山屯這邊縣城謝一城來的次數越來越少,熟悉的人也沒再聯系。
最早的那一批人大多都被調走去地區或者省里,再次到來,縣政府沒有什麼變化,但是里面的人員變化不少,陌生的面孔多出相當多。
說明來意,謝一城跟著人員一起進入縣里,跟縣里人員問了一下才知道,今年除了薪資大變動,將一些基層的人員給納入統計發放補貼外農歷),政府這邊人員也變動的不少,有些干部升上去,有些下鄉鎮鍛煉。
怪不得眼生的人多,變動相當大。
包括外面新建的紡織廠廠長,也是從縣政府這邊調人過去擔任的。
說句不夸張的話,這是縣里第一個正兒八經的工廠。
之前的養殖場那屬于第一產業,從事的是牲畜家禽養殖,屬于畜牧業。
只有對農牧水產等作物經過深加工,類似罐頭廠那種,才屬于工業。
之前縣里有糧油加工點,小型的手工作坊,可這些都是小手工業,跟現代工業不同,不被劃入其中。
靠近的縣城的長白山腳還有一處伐木場,不過只是進行樹木砍伐,並沒有進行深加工,還是屬于林業,不屬于工業。
歸根到底還是縣城太小,加上距離長白山近的原因,工業項目大多數時候根本不會被安排到這邊來。
本地的也沒有什麼規模的礦產資源,唯一有的林業資源也沒有進行規模化建設成木材加工廠。
只能等縣城規模擴大人口增加,後續才可能會有工業項目安排下來。
上級的工業優先級,對于縣城這種城市規模小人口少資源淺的地方來說,永遠是靠後的。
這邊謝一城跟之前一樣,先去看物資,這個是他不論下哪個縣城都是這麼做。
因為之前屯子里已經來過一趟,所以這次量不算太多。
“對了謝隊長,這次縣里有一批工業品,你們屯子要不要?”
“工業品?什麼工業品?”謝一城站定腳問道,“不會是咱們縣城這邊廠里生產的吧?”
“不是,縣城這邊工廠生產的已經裝上車了。”
謝一城听著更是疑惑︰“不是,這邊工廠不是紡織廠嗎?生產的啥東西裝車了?這樣沒瞧見啊?”
謝一城反復看了看木板車上的東西,並沒有紡織品在,讓人去縣里幫忙給人買布料,那是另外一批人去的,現在還沒回來。
年輕人听著謝一城的話也愣住了︰“啥紡織廠?咱們縣啥時候有紡織廠了?”
“就去年的時候,縣外面蓋的廠。”
“你說城外的那個廠啊?”年輕人一拍腦門,“謝隊長,你誤會了,縣城所謂的紡織廠不是做衣服的,是做麻袋的。”
“做麻袋的?”
“對啊,就是做麻袋的,不過只是暫時,後續可能有其他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