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一城從基層察看完,沒有直接返回大隊,而是帶人下縣城。
大隊這邊物資除了總隊那邊有安排外,地方城市也有安排。
這邊謝一城下山需要了解後續地方安排的物資,準備讓人帶回大隊分發下去。
尤其是隨著大隊人員不斷增加,物資保障越發重要起來,必須重視。
進入縣城,謝一城還是習慣性先去郵局,這里有專門準備的報紙,他之前進縣城這邊也認識他,可以現場借閱看一下最近的報紙,了解一些之前情況。
在1956年,報紙已經普及開,各機關單位跟學校工廠只要訂閱過報紙,郵局會每天投放。
一些新華書店內也有售賣,郵電局對外部分跟少數地方可以對外單獨售賣報紙,後續這些一般只存在于比較大的城市。
地方人口密集的縣城也會有這種情況安排,讓人更便利。
但是在東北這種相對地廣人稀的地區,限制性就太大,那些單獨售賣的基本沒有。
只不過謝一城大隊下方的縣城因為其獨特性,之前周圍部隊駐扎加上現在森林公安部隊在,還是留有一處郵局門市對外售賣報紙。
只不過這個售賣形式更多,售賣量很少。
縣城這邊能找到的報紙,只有國字號報紙跟省報,光明報跟人民報等少數幾家國字號全國性報紙,已經在基層普及。
至于原本的全國性報紙解放報,已經變成滬上的地方報,在東北很難找到。
謝一城仔仔細細看著報紙上的內容,不放過任何一個字句標點。
國字號的報紙跟省級報紙注重點也有區別,國字號的兩個站在全國性來看,很多都是大而廣的新聞,有小的新聞也是以小見大。
省級報紙因為面向的更多是省內人員,側重點跟全國性的也有區別,也會報道一些全國性的重要新聞,但是更多是當地以及東北地區的。
郵局人員看著謝一城有些好奇問道︰“謝隊長,你這可是有陣子沒看報了,咋一找就是往前這麼久?”
“平時忙活沒時間,還有下基層忙活,想看報也沒法。”謝一城翻動報紙,“山里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想看報紙都是一批一批地看,又沒法一天送一次,不然前一天的還在路上,第二天就要開始送了。”
“沒法,我們郵局這邊人手確實缺少,包括之前送信也是一樣,城外的很多地方都是一批一批送,有些到了我們也要等。
“咱們這邊離山近,地方也大。”
“能理解。”
謝一城說著停頓下來,他看到報紙上有些著重介紹的一則新聞。
紅國第一輛國產汽車下線了,解放牌ca10載重4噸。
“咱們國家汽車已經能自己生產了,這之前有一段時間了。”身旁人員跟謝一城講述著,“我記得後面再等幾天還有一份報紙,飛機也生產下線了,這兩個挨著相當近。”
“奉天那邊的嗎?”
“對,當時報紙上都登了,動靜可不小。”
謝一城點頭︰“那肯定的,這都是了不得的大事,說明咱們國家在進步,在發展。”
謝一城查看多份報紙後,對于之前一段時間發生的事情也有了了解。
一五計劃快要完成了,很多工廠都在進行規模產出。
尤其是重工業、軍工業方面,原先沒辦法制作的現在都在生產落地。
除了工業外,謝一城還從早先幾個月里,看到其中梅先生受到上級委托,前往島國進行民間交流的安排。
以及出訪東南亞各個國家,跟一些有領土糾紛的國家確定邊境線條約。
這已經相當明顯,對內建設。
將各種信息牢記于心,謝一城將報紙歸還給郵局人員,招呼一聲離開,他還要趕緊去查看縣里準備的物資情況。
“大隊長,我剛剛听縣里國營店同志說,他們工資改革了。”
有個戰士從謝一城身邊過,跟他說著︰“你說咱們那有沒有可能也改革一下?”
“沒可能,別想了。”謝一城都沒帶思考,“整個部隊的薪金待遇都是剛下新規定沒多久,這次城里那些國營店工廠改革也是跟咱們當時同一批,只不過晚了些。
“咱們那都這麼提了,要是還往上漲,想想心里都發慌。”
好不容易穩住的物價跟貨幣幣值,國家財政收入壓力大,要是不動頻繁增長,貨幣物價肯定會有波動,上面不會輕易打破原先就定下的安排。
這個年代要是貨幣超發貶值起來,一旦壓不住那就跟大壩開閘一樣。
都是舊社會過來的人,都知道以前什麼叫錢比紙便宜。
喜歡我的1949從長白山開始請大家收藏︰()我的1949從長白山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