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吃過飯,謝一城蘿卜頭,還有屯子里其他四五個小年輕跟著一起前往張家屯。
不過跟之前說好的比,這次多了一勝一勤。
兩小還是第一次去接新媳婦,一路上精神十足,走在林子里話沒停下,這問一下那問一嘴,讓整個隊伍都活躍起來。
蘿卜頭看著一勝一勤,各自趴在一只獵犬背上帶著羨慕語氣道︰“你也是放心,帶著他倆跟著一起去,就不怕在山里遇見啥?”
“不會有事,咱們這次人多,山里哪怕遇見狼群都不帶怕,對面踫見咱們都要繞道走。”
謝一城眼楮全程注視著被黃豆跟白雪馱在背上的一勝一勤,臉上笑容沒消去過。
家里養的獵犬多起來,用處可多起來,不只是進山陪著一起打獵,還能馱著孩子馱東西,冬天的時候還能拉雪橇車。
原本一勝一勤還小,雪橇車做的小,幾只成年狐狸都能拉著滿屯子跑。
現在逐漸長大,體重也慢慢上來,狐狸體格本來就不大,已經拉不動,家里的獵犬反而更適合。
黃豆跟冬雪兩只成年狗,現階段馱著一勝一勤還能走,等再過一兩年,也不行,家里養的能馱動他倆的除了牛就是已經冬眠結束的元寶。
“一城,回頭你再送我兩只狗崽子,等來年有了孩子,等孩子下地會跑,狗崽子也長大,到時候也能跟現在一樣馱著走。”
“行,回頭就給你留兩只,等接親回去,你可加把勁,來年爭取抱上孩子。”
身旁有結婚的小年輕點頭︰“可是要下勁干,孩子啥時候有,全看你跟你媳婦勤不勤快。”
“你天天整這麼勤快,咋沒見你媳婦懷上?”
“你沒娶媳婦你不懂,我那是故意沒懷上。”
“這還能故意?”
“你娶了媳婦就知道了,到時候你自己試……”
“誒誒誒!說啥呢!還有孩子在呢!有啥事回去進被窩說去。”
幾人才停下,跟著在山里走。
因為山里積雪融化,山里走山的人也多起來,去張家屯的路上遇到了幾個別的山屯人,瞧見謝家屯人熟悉臉上來打聲招呼問了問情況。
等到了張家屯,屯子里早就準備好,沒有炮沒有花,只有人上前迎著給帶進屯。
張富貴笑迎著︰“本來還以為能早點來。”
“好事不怕晚,現在日頭還不到頭頂,時間不算晚。”
謝一城跟張富貴聊著,蘿卜頭進屯跟屯里人打著招呼,來的次數多了,都知道這是張大山親自定好的姑爺。
蘿卜頭也沒吝嗇,打開盒子給屯子里孩子每個人分了兩顆麥芽糖。
本來就是想看熱鬧丫頭小子瞧著還有糖分高興壞了,有些剛掉牙還沒長起來的孩子這麼一笑,嘴里面直漏風。
有些家長就是樂樂呵呵看著,有明白事的,教孩子說兩句吉祥話,蘿卜頭听著可開心,又塞了兩顆。
主打一個你嘴說話甜,那就讓你吃的更甜。
除了帶來的麥芽糖在快速減少,蘿卜頭得了開心,丫頭小子得了糖吃著開心,張家屯的大人看著孩子吃糖開心也跟著高興。
只有出糖的謝一城沒了些麥芽糖存貨。
等張大山出來,好些人見著都夸著蘿卜頭,說人懂事有規矩也不吝嗇人也好,一看就是疼媳婦的,閨女嫁過去不受罪。
疼媳婦有兩種,一種是心疼媳婦,一種是手疼媳婦,這年頭法律不健全,過日子手疼媳婦的人可不少,山上遠離城市,這種事一般都是屯子里勸和。
要是人知道改還好,不知道改的,日子可難。
這時候就要看娘家人硬不硬了,要是娘家人硬,你敢手疼媳婦,一種是媳婦當場疼回去,一點不慫著,而是娘家人兄弟多的,帶著兄弟屯子人直接到屯子里手疼腳疼棍棒疼。
有人家狠的,直接動槍教育,教育好了沒事,教育壞了就直接教育沒。
法,剛建國法本來就不完善,更不要說山里。
張大山听著人夸他挑的姑爺,臉上帶笑回著,瞧著蘿卜頭給孩子發糖,心里高興。
誰說蘿卜頭老實孩子一個不懂變通,這接媳婦還知道給屯子里人招待好,好日子能多得些喜慶話。
尤其是孩子說的話,最讓人高興。
一群人在屯子里嘮了一陣,等張大山讓張富貴將家里給陪嫁的東西都拿出來,謝家屯的幾個跟著來的小年輕瞧見,羨慕不已。
雖然早就知道張大山嫁閨女有陪嫁,可說的跟現在親眼看到的是兩碼事。
一輛驢車上,裝的滿滿當當全是東西,除了原先就定下的一些牲畜家禽被褥外,這次還多了些糧食工具等,相比較之前說的數沒減少還加了量。
張大山甚至當著整個張家屯還有來的謝家屯人面,拿出兩卷紅紙遞給蘿卜頭。
瞧著橢圓狀包裝,只要見過大洋模樣的沒人不知道這是啥。
蘿卜頭對于新加的東西本來還不想要,他這都沒給張大山這邊帶啥東西,就給人家閨女接走,結果人家嫁閨女不說還加嫁妝。
張大山直接一句話頂住蘿卜頭。
東西不要,人也別帶著走了。
蘿卜頭無奈只能都收著。
心里更是知道張大山的意思,我閨女跟你過日子,東西啥的全給你補好,今後有啥矛盾多擔待擔待,有不舒心的事多商量別動手。
要是動手,那就別怪翻臉,娘家人有實力。
東西裝好,領出來新媳婦,有人提了一嘴,說背到屯外,腳別沾地,這樣就等于還在屯子里,不算離家。
蘿卜頭瞧著自己媳婦,心中暗嘆,幸好養了很長一段時間傷,不然他這福氣快溢出來的媳婦,可真背不動。
屯子里人跟著熱鬧一陣,直到謝家屯人離開張家屯後才各自散去。
張富貴看著人走遠,轉頭看著望著遠處發呆的張大山上前輕聲道︰“爹,花兒嫁到謝家屯,都是知根知底的你放心吧,今後回門還能見著,離得不遠,到時候你想了,就去謝家屯看看。
“你要是要面,我去說。”
“要啥面兒,要了大半輩子面兒,還不是為了兒女低頭。”張大山轉身回屯。
看著張大山的背影,張富貴突然有種蕭瑟感。
張大山筆直的腰桿好像彎下去不少,好似,泄了一股氣。
喜歡我的1949從長白山開始請大家收藏︰()我的1949從長白山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