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完手里活,謝一城將打回來的猞猁肉炖上。
一勝一勤小狗蛋三個在鍋台前排排坐,邊燒著火邊抽動著鼻翼,眼楮盯著冒著白煙的鍋。
“別聞了,你們年紀還小吃不了。”
謝一城剁著兔子肉︰“等你們長大了才能吃這東西。”
“三哥,大了還要多久啊?”
“等你們跟我長一樣高就夠了。”
幾個小家伙看著謝一城的身高,再跟自己比劃比劃,都是垂頭喪氣。
可能是謝一城來到這後營養補足的原因,原先比謝家康矮了半個腦袋,現在這一年下來已經跟謝家康差不多高,要知道他還有好幾年長個頭的時間。
幾個小家伙要是知道他們長個謝一城也跟著長個,估計更沒精神,根本追不上。
等謝一城將兔子肉下鍋,大油爆炒,加上調料,味一激發,香味瞬間上來。
“這個能吃,別著急。”
瞧著幾對眼楮看向自己,謝一城蓋上木鍋蓋︰“小狗蛋,去喊你爹來。”
“不用喊,來了。”
謝家康用胳膊肘推門進屋,手里面捧著做好的大片面餅︰“你說你也是,還在家單門做,做就算了,還讓我去和面整餅子。”
“這不是大娘和面蒸饅頭,順帶忙活。”
謝一城接過謝家康帶來的面餅子,掀開鍋蓋鋪上去,再將鍋蓋蓋好。
這樣燜熟的面餅因為浸了肉湯咸味,味道相當可以,謝一城在後世的時候,吃飯的時候最喜歡的不是鍋里的菜,而是浸了味的餅子。
這種做菜燜熟餅子的做法,全國基本都有,主食吃面的地方,基本都有這麼個做法。
什麼豆角 餅羊肉燜餅子地鍋雞,可能各地方有些許差別,但不是太大。
“大娘蒸的啥饅頭?”
“就尋常那樣的,這不是分了白面嗎,用白面跟棒子面摻著做。”
瞧著幾個小家伙盯著鍋的眼神,謝一城想了想︰“大哥,你看著鍋,我去拿點東西找大娘去。”
“誒,這飯要你在才行,我哪會炒這些菜。”
“不著急,悶著就行,悶久了才香,主要看著他們仨,一勤火小點。”
“嗯嗯!”
輪到一勝燒鍋,一勤沒給機會,自己塞進去一個玉米芯。
“輪到我了!”
“三哥說讓我看著!你放太多了!”
一勝滿臉不開心看著一勤,在家里,謝一城的話必須听,可明明是要火小點,沒說不讓他燒。
至于小狗蛋自己燒著一個鍋洞,機械式地添著柴火,他眼里只有兩口正在炖著的鍋,還有里面的東西。
謝一城這邊從家里拿了一些早先剩下的麥芽糖放碗中,端著出屋。
“大娘忙著呢。”
“三兒,別著急,今晚上就能吃著,剩下的明一早上鍋,進山不耽擱吃。”
“我一蹭飯的,啥時候吃都成。”
看著白敏蘭跟李燕王芳三人分工有序,各自忙活著。
尤其是李燕現在肚子已經老大,手里活不帶停,現在的女人懷孕,真就是不到靠近產前不帶停,該干啥就干啥。
謝一城早先瞧見,本來還想說一下,讓她注意點,想了想沒開口。
這時候人沒有那麼講究,也沒有後世那條件,或者說是謝家屯山民沒有這條件。
屯子里面最近懷孕起來的人多了起來,都是這樣該干啥就干啥,采藥人也沒說過。
在所有人眼中,懷孕忙活都是尋常的事。
“家里還有些糖,大娘你這做的時候給的摻著放里面。”
將碗放在白敏蘭面前︰“早先答應過他們幾個小家伙,給整糖包子,一直沒時間,正好你這忙活,順道給包些,到時候咱們也都嘗嘗。”
“糖包子?要不算了,這東西可金貴著。”
“沒事,不差這點,答應的話就要整上,跟那幾個小家伙說話要算數。”
放下碗跟白敏蘭又招呼一聲,謝一城才離開。
等到晚上吃飯的時候,炖猞猁肉,紅燜兔子肉,還有白敏蘭做的兩個素菜,浸上味的面餅,剛蒸好熱騰騰的大饅頭,還有十來個糖包子。
謝一城雖說端著一碗麥芽糖,可都是堆積起來的,看上去多實際上沒多少。
就這還能做十多個,不用想就知道每個里面都沒放多少。
也就是謝一城答應過幾個小家伙,這年頭尋常人家誰舍得把糖放包子里做的,平常吃還吃不著呢。
今天幾個小家伙可高興了,又是肉餅子又是糖包子。
眾人開吃,瞧見一勝等不及,拿起來糖包子就要咬,被謝一城一把攔住。
“三哥!”
“沒不讓你吃,別著急。”
謝一城把糖包掰開,放回一勝手里︰“燙嘴,涼會再吃。”
一勤小狗蛋瞧見也有樣學樣,只不過一勤聰明,掰開一個糖包角,放在那慢慢涼,然後吃起來浸湯的餅子,還笑眯眯地跟謝一城道︰“三哥,香!”
“香你就多吃點。”
“三兒,你別太慣著他們,自己也省點,還沒娶媳婦呢。”
“大爺,沒事,錢沒了咱再賺嘛。”
屯長听著沒再說啥,自己一家加在一起都沒謝一城富,說這些干啥。
“爹,遷墳的事你啥時候跟屯子里說?”
吃飯的時候謝家康突然問道︰“這事早點說比到時候說好。”
“吃飯別說這些,回頭我找老槍幾個人嘮嘮,找時間再通知。”
“別看我啊,遷墳我同意!”
瞧著謝家康的眼神,謝一城直接給結果︰“屯子里人口增加,耕地肯定不夠使的,我爹我娘我二哥他們知道了應該也理解吧。”
畢竟天大地大,吃飯最大。
等個2030年,屯子人口要是按照現在這情況,翻一倍都算少的,畢竟又不缺吃不缺喝,家中有積蓄,娛樂項目少睡得早,不生娃能干啥。
早做準備來得好。
“老槍也同意,他爹娘起墳他自己親手來。”
屯長說完嘆了口氣︰“這麼大老遠給起墳,給自己爹娘埋在這山里,現在又要起,老槍這也夠折騰的。”
“誰家不折騰,為了整個屯子今後著想,整!”
注︰老一輩人東北人很多山東過去的,有很多方言,把饅頭叫餑餑的相當多不是饃饃)為了方便閱讀我就沒改。
喜歡我的1949從長白山開始請大家收藏︰()我的1949從長白山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