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在異世界打游擊那件事

第497章 再度撤退以及分離敵人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八十保底酋長 本章︰第497章 再度撤退以及分離敵人

    因為革命軍的主動退出,帝國軍果不其然地竟陷入了內斗之中,但好在他們並沒有撕破臉皮。

    因此從革命軍這邊你的視角來看,敵軍的配合還是挺“緊密”的。

    “現在敵人北面的敵人已經佔領了阿尼亞斯克和沃爾夫格勒,敵軍在這條線上的布置了不少防御力量。”

    “南面的敵人也配合著佔領了埃迪烏斯山脈出口,現在我們同格林尼亞的鐵路線已經斷絕。”

    斯塔林在報告著當前的情況,總體上來說事情的發展順利地超乎了他的想象。

    原本他來想著要不要革命軍這邊故意露出什麼破綻來吸引帝國軍進攻,然後佯裝不敵逐步撤退,讓敵軍實打實地收復沃爾夫格勒。

    然而葉格林當時卻旗幟鮮明地反對了他的提議。

    葉格林認為在戰場可以搞戰術欺騙,但不能直接演戲。

    在一場戰爭中有很多時候比的不是交戰雙方誰對的多,而是比誰犯的錯少。

    悄悄給敵軍傳遞假情報,故意露出破綻引誘敵軍進攻,然後故意詐敗進一步激發敵軍的進攻欲望,最後在一番交戰之後丟掉城池。

    這個做法看上去更加天衣無縫、也更不會引起敵人的察覺,但是就存在一個問題。

    那就是步驟太多了,任何一個步驟出錯都將前功盡棄。

    歸根結底,葉格林這次制定的戰略就是想要主動拉長敵軍陣線,然後好尋找薄弱點吃掉敵人的一部分部隊。

    敵人是否會產生懷疑並不重要,因為從宏觀的角度來看,葉格林拋給他們的糖衣炮彈他們必然會吃下去。

    因為做不做秀已經無所謂了,帝國軍的很多問題是制度性的,哪怕上層的軍官們明知道這里有陷阱,底層的大頭兵也會逼著他們踩進來。

    “不過現在的問題是,敵軍還是太集中了一些,我們讓出的地盤還不夠多。”

    總體來說葉格林是比較滿意敵軍這次的動向,但他依舊覺得此時發動進攻還是有些風險。

    因此他決定再度追加一份籌碼!

    “繼續撤退,把博羅堡和梅戈利堡都給讓出去,在戈頓河沿線只保留霍米林茨克和夏倫卡兩座城市。”

    “通知南岸的同志在當地阻擊敵方第二集團軍的推進,讓埃迪烏斯根據地那邊把敵人主力部隊放過去之後就開始騷擾他們的後勤。”

    葉格林現在還並不清楚帝國兩個集團軍互相內訌的事情,不過知道了也無所謂。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調動第三集團軍沿著戈頓河北上拉長戰線,然後誘導第二集團軍南下錯開戰場。

    他們在之前撤退的時候已經收繳了戈頓河下游幾乎所有的渡船,現在整片地區能夠渡河的地方也只有沃爾夫格勒的黑橋。

    革命軍之所以沒有拆掉這座橋,技術難度是一方面的問題,最大的考慮還是為了當地民生。

    他們走的是時候已經把渡船全給拉走了,要是再把橋給拆了,那讓下游的老百姓們怎麼辦?

    並且一旦拆了橋,帝國就會想盡各種那個辦法從外部調來部分船只,屆時革命軍封鎖戈頓河的計劃就將落空。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黑橋沒有被拆除,帝國在戈頓河上的交通沒有斷絕,他們的後勤官自然也不會很急迫地征調海船過來支援。

    因此當革命軍再度收縮戰線的時候,帝國軍只要同步跟進,他們就會面對一個無解的問題︰

    前線的部隊佔領了新城市卻沒法過河!

    這就是葉格林的最終給敵人埋下的陷阱。

    只要帝國軍佔據了博羅堡和梅戈利堡,他們南北兩支部隊就會因為缺乏渡河手段而沒法互相支援。

    屆時革命軍只需要盯緊了其中一支好欺負的部隊猛打,從宏觀的角度上來說敵軍的兩支集團軍是很難互相策應的。

    同理,他安排留守南面的革命軍不斷騷擾第二集團軍的後勤補給線也是這個道理。

    雖然說在伯國北面,奧爾加格勒已經被帝國給重新收復了,但格林尼亞卻依舊掌控在革命軍手上。

    只要這座交通樞紐還處在革命軍的控制之下,帝國軍就很難利用南部鐵路網支援到布尼亞克地區。

    也就是說第二集團軍不可能從南面德納甦蒂斯山脈那獲得任何補給,他們的後勤就必須依賴扎里亞斯克和埃迪烏斯山脈的鐵路線。

    只要封鎖威脅到了他們的後勤線,他們前線的部隊必然受到牽制。

    從佐爾坦那邊獲得的情報來看,第二集團軍基本都是由海軍步兵組成的。

    他們的登陸作戰以及雨林作戰的時候有著很大的優勢,但是在山區和平原上卻有著十分明顯的缺陷。

    這一點從他們的部隊配置上就可以看得出來,海軍步兵最大的問題就在于火力配置的缺乏。

    以往這個問題都是靠著海軍艦炮來解決的,在其火力支援下海軍步兵編制小、調遣靈活的優勢就能被無限放大。

    然而一旦離開了近海區域,海軍步兵師自身攻堅火力缺乏的問題就會被無限放大。

    海軍步兵師沒有帝國普通步兵師應有的重炮集團和機甲輔助部隊,他們的炮兵編制更小、更靈活,而且基本都以更加輕便的山炮為主。

    這樣配置讓他們在對付一些無掩體、小規模的目標的時候還略有優勢,然而一旦遇上固定掩體和大規模的目標往往就力有所逮。

    只要革命軍在平原地區徹底展開地形,以松散的隊形全方位地向其發動進攻,海軍步兵火力相對薄弱的問題就會被徹底暴露出來。

    海軍步兵在平原地區的作戰能力有著系統性的缺陷,他們在山地的表現其實也不是很好。

    雖然說他們的配置乍一看很適合山地作戰,但事實上受限于一些硬性條件,他們在遠離海岸的山地作戰更加不堪。

    這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足夠的騾馬。

    海軍步兵基本都是作為帝國海軍的附屬軍種來建立的,因此考慮到登船的需求,他們部隊內部的牲畜比例一直不是很大。

    就以他們團級的山炮連為例︰

    <山炮,每門炮配屬10人負責操作。

    除了這40人之外,全連還剩下124名官兵全都在負責後勤和彈藥的問題。

    全連共計74匹各型的騾馬,這個數字看著多,但對比陸軍的同行就少了一多半。

    一個陸軍師的炮兵連在差不多配置的情況下,騾馬數量是168匹,其中挽馬132匹,騎乘馬36匹。

    海軍步兵師騾馬數量的不足就導致了他們可攜帶彈藥量變少,在山區復雜地形上能夠提供火力支援的時間就會變少。

    因此在山區作戰的時候,海軍的步兵師們一旦將他們可憐的彈藥庫存打完,其攻勢就必須停止。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關于我在異世界打游擊那件事》,方便以後閱讀關于我在異世界打游擊那件事第497章 再度撤退以及分離敵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關于我在異世界打游擊那件事第497章 再度撤退以及分離敵人並對關于我在異世界打游擊那件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