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加格勒這里的情況對于對峙的雙方來說都是一個雞肋,革命軍人數少、帝國軍進攻路線透明。
雙方都知道此地的地形對誰都不利,但總體來說還是帝國軍佔據更多的優勢。
馬爾森率領的第七方面軍早就沿著伊姆拉河構建了嚴密的防線。
現在又有了第一集團軍的加入,革命軍想要進攻敵軍的防御陣地無疑是十分困難的。
就像之前說的,帝國在徹底掌控伊姆拉河的河道控制權之前是不敢隨意在奧爾加格勒南面展開部隊的。
同樣的,如果革命軍也沒有河道的控制權的話,他們也不能隨意進出此區域。
在奧爾加格勒南面,伊姆拉河拐了很大的一個彎,在這個彎中間形成了一片面積不小的沼澤地。
這座名為柳津的沼澤與斯維爾山脈一起構建出了戰爭雙方都不想去踫的復雜地形。
帝國軍不願意過來,是因為此地糟糕的道路情況勢必會對他們的後勤造成極大的影響。
革命軍不願意進來,則是因為敵軍的防線完全都布置在了這兩個地方之外。
這整一塊地方雖然地形復雜了點,但面積相對于艾森海因那邊的丘陵地帶來說還是太小了些,革命軍能夠迂回的空間比較有限。
“敵人這次學聰明了,把部隊都部署在了復雜地形之外。”
“如果我們不主動把敵人給調動起來,這兩個地方對我們接下來的作戰計劃來說基本沒什麼價值。”
斯塔林他們之前帶著部隊進入過柳津沼澤和斯維爾山脈,他很清楚這里地方是有著不錯的戰術潛力。
如果敵人不配合的話,這里終究是個雞肋一樣的玩意。
如果是之前的帝國軍都還好說,哪怕他們選擇按兵不動,伯國高層的老爺們也會催促他們不斷進軍。
“但這次听說是來了個王子什麼的,聯盟那邊說他的權力比赫恩霍夫伯國的兩位伯爵都要大。”
“除非是帝國直接下令,不然他們完全可以和我們一直耗下去的。”
戈爾隆補充著說道。
自從帝國軍的主力到達之後,革命軍也試探著去進攻了一下,雙方在偏遠的地方也交手了幾次。
前線的革命軍能清楚地感受到這股帝國軍要比之前的精銳了許多,而且他們是真的豪橫,炮彈跟不要錢一樣到處亂打。
帝國軍的戰術一般都是步兵沖、大炮轟、步兵沖完大炮轟,等最後雙方都疲憊的時候就會派出重型機甲部隊過來一舉定乾坤。
這套戰術很是死板,但是卻出奇地好用。
帝國軍就是靠著這種單一戰術的反復應用才打遍天下無敵手的。
直到他們遇到了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的革命軍。
在察覺到了帝國軍的火力優勢之後,革命軍就像一條滑溜的魚一樣,沒多久就撤出了戰場。
這種匪夷所思的舉動,讓剛剛才開了幾炮的帝國軍們感到了無所適從。
雙方都互相刷新了對彼此的第一印象,並且在分析了一番之後都再次確信,下次遇到自己一定會是勝利的那個。
然而比起在戰術和裝備上的差別,革命軍現在面臨的困境才是讓大家伙最為焦慮的。
雙方就這麼對峙著一直拖下去肯定不是辦法。
在這里的只不過是帝國第一批次的部隊,後續的部隊在接下來的時間內都會陸續到位。
現在革命軍只是面對一個方向的敵人都已經顯得捉襟見肘了,而到時候如果要同時面對三個新出現的戰場,勢必會難以應對。
“可惜啊…可惜……”
葉格林感嘆著說道,他大致想清楚了問題的關鍵。
重新鋪開了作戰地圖,他仔細查看著敵我雙方的兵力部署情況。
此時革命軍已經在這里集結了8個團的兵力,總計三萬多人的兵力,大部分都是在本地招募的新兵。
依舊是采取了此前在沃爾夫格勒戰役期間的經驗,將舊有部隊的人給拆分開來,一兩個老兵帶著十多個的新兵就能組建起一支戰斗小組出來。
政治課、文化課,在那段時間加開了非常多的課時,火線培養出了很多年輕的同志去擔任新部隊的政工人員。
這些政工干部僅僅只是學習了一部分較淺的理論知識,但是葉格林卻很積極地鼓勵他們參加到生產實踐當中去,用勞動來理解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
在經過了兩個月的農業幫扶工作之後,這些新培養的年輕干部全部都勝任了自己的工作。
革命軍新組建的部隊在短短的兩月時間內就開始形成了戰斗力。
武器裝備和戰術動作的運用他們可能還有些稚嫩,但是部隊的士氣和組織度卻已經完全不輸那些老部隊了。
而且不止是奧爾加格勒這邊,革命軍在其他方面也是按照這樣的情況擴充了不少軍隊。
現在如果有需要的情況下,奧爾加格勒這邊還能從艾森海因方向和後方再抽調5個團兩萬多人的支援過來。
理論上革命軍在此地是可以有8萬多的兵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但對比敵人12萬人的第一集團軍和19萬人的第七方面軍,革命軍在人數上依舊是佔著絕對的劣勢。
雖然第七方面軍真正能打的也就3萬多人,剩下16萬人大部分是勞工和拿來湊數的。
但不可否認的是,敵人雄厚的兵力已經可以填補掉這方面的缺陷了。
敵軍采取著固守對峙的戰術,他們只要不挪窩,數量龐大的民兵部隊基本不會影響到隔壁正規軍部隊的組織度和士氣。
更何況馬爾森將軍還提前做出了部署,把這些新征募的民兵部隊都放在了周圍的城市的和交通關鍵點去作為了守備力量。
正面帝國軍仗著完善的防御工事和充足的火力完全不怕革命軍繞後穿插的戰術,而革命軍現在的人數也不足以支撐他完成對敵軍穿插包圍的作戰部署。
要想執行好迂回包抄的戰術,就需要讓敵人動起來,然後在局部戰場打出人數優勢。
對于這種已經構建好全面防線的敵人,迂回包抄就需要更多的部隊配合,正面側面一起進攻才能完成對敵人有生力量的打擊。
但很可惜革命軍現在最缺的就是人,強制去進攻敵人不僅不會取得什麼戰果,還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在想明白了這些之後,葉格林才會感嘆這地方就是個雞肋。
敵人還有後續部隊沒有登陸希德羅斯,現在是削弱這支先頭部隊的最佳窗口期。
葉格林要說不想打是不可能的,但是他絕不喜歡去做軍事冒險。
“我們一定是以完成戰略目的為前提下去制定作戰計劃,而不是為了完成某個作戰計劃去修改戰略目的。”
“因此對于奧爾加格勒這里的情況,我只有一個建議,那就是大家帶著部隊全都撤出去!”
喜歡關于我在異世界打游擊那件事請大家收藏︰()關于我在異世界打游擊那件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