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部隊即將登陸的消息,這次總算是被坐實了。
“天知道,我們從年初開始就一直擔心的事情,敵人竟然拖了大半年才見著眉頭。”
戈爾隆隨著沃爾夫格勒的技術團坐著火車來到了艾森海因,葉格林也帶著臨時組建的政工大隊趕了過來。
對于艾森海因的鋼鐵廠革命軍十分重視,負責政治工作的葉格林和負責內政工作的戈爾隆全都聚集于此就能看得出來。
“從可靠情報來看,敵人這次可能不再是說說而已,行商們給出情報顯示伯國東面的幾大港口都在瘋狂地調整倉庫庫存,沿線的各大火車站的調度表更是一天三換。”
“看得出來敵人是手忙腳亂的,但這對我們來說可就不是個好消息嘍。”
自從佔領了伯國北部地區之後,革命軍就在積極建設屬于他們自己的情報系統。
各地的小商人就是他們最好的情報來源。
這些小商人以行商為主,規模一般不是很大,而是主要是靠賺點辛苦錢過日子。
他們平時來往于城市與農村之間,將工業品賣給農村、將農產品帶到城市,有時候還會跨區域販賣一些特產。
會不同于那些有些固定渠道和固定產業的大商人,他們這類行商普遍的處境都不算好。
因為體量小的緣故,他們的抗風險的能力極低。
在城市會被城衛隊敲詐,會被黑幫逼著交保護費,在進貨的時候還會被大商會刻意提價、出貨的時候也會被一直壓價。
在農村農民們倒是對他們沒有什麼惡意,但是地主和莊園主卻不是那麼好打發的了。
要說在本地那個群體對于革命軍的到來最為支持,可能既不是農民也不是工人,而是這幫四處行走的小商人們。
不同于工人和農民還會害怕帝國報復,小商人們平時的流動性本就很大,他們完全不在乎這些東西。
他們只知道當革命軍來了之後,入城稅沒有了,黑幫被掃干淨了,地主莊園主死的死逃的逃,剩下的也不敢隨意造次。
而且在革命軍這里買東西價格公平,從不缺斤少兩。
這種種的一切怎麼能不讓他們去支持革命軍?
這幫人要論潛入敵營打探情報的膽子是沒有的,但是在沿途搜集各種情報的能力卻是頂尖的。
小商人們本就對各地的情報十分敏感,他們搜集到了十分龐雜的信息。
這些信息其實也就是他們用來做生意的根本,但是在匯總到革命軍這里之後,經過嚴謹的篩選之後就能總結出非常多有用的情報。
“從敵人火車站的調度情況來看,他們估計是準備把艾森海因這里作為主攻對象。”
“敵軍在這條線上的調度是最為頻繁的,而且他們也總算是意識到了文查河的作用是準備把下游的船只給開上來了。”
“留給咱們的時間可是不多了哦。”
葉格林開著玩笑地說著。
雖然不是很清楚敵人內部究竟有什麼矛盾,但是在艾森海因戰役期間整個文查河的上游基本就沒見著敵軍的艦船開過來。
當時如果要是有一支內河船隊過來封鎖文查河,革命軍能夠戰術迂回的空間可能就要受到極大的影響了。
“所以時間啊、時間!”
戈爾隆在听了葉格林的介紹之後嘆了口了氣說道︰
“現在葉列茨基他們已經過去對工廠的設備做評估了,保守估計要搬運完全部的設備可能需要半年多的。”
“但敵人肯定不會再給我們半年的時間去準備的。”
“葉格林啊,我在來之前已經和葉列茨基他們商量了,盡量只拆卸關鍵的機床等加工設備,以及我們很長時間內沒法制造的大型鍋爐。”
“不過即便只是這些東西,我們最低也需要兩個月的時間。”
戈爾隆的言下之意是希望葉格林他們能阻擋敵人的攻勢最少兩個月,以幫助他們完成對關鍵設備的裝卸和撤離工作。
對于這個建議,葉格林沒有直接答應,反倒是十分認真地考慮起來。
倒不是說戈爾隆的提議和做法有什麼錯誤,而是這一下子就涉及到了革命軍短期戰略和長期戰略的問題上了。
戈爾隆他們的建議完全是利好革命軍長期戰略的,可以極大地縮短之後農村根據地時期鋼鐵工業的發展時間。
但是相對應的,如果要想執行好這一戰略規劃,就勢必會對革命軍現階段的戰略造成極大的影響。
這不也是一個簡單的拆卸好設備就能往北運的事情。
整條運輸線要想完整運轉,就勢必需要保證艾森海因格林尼亞沃爾夫格勒這一整條線鐵路線的安全。
中間的大部分的鐵路線都在山區,基本都還算安全。
但是作為起點的艾森海因和作為中轉站的格林尼亞就麻煩了。
艾森海因這邊離敵人的太近了,雖然有著地形上的優勢可以不斷遲滯敵軍,但只要敵人調來了內河戰艦就能極大壓縮革命軍可以機動的區域。
革命軍想要在這附近拖住敵人不難,但難的是怎麼去保證敵軍戰艦不去炮轟城市。
“艾森海因這邊都還是好的,格林尼亞那里才是最糟糕的。”
葉格林語氣沉悶地說著,他很清楚格林尼亞那里的情況。
那地方已經是伊姆拉河下游了,別說的內河軍艦了,就是帝國普通的巡洋艦都能可以直接開到城市下方。
而且更為要命的是格林尼亞不像沃爾夫格勒是有橋可以渡河的,那里沒有橋只有一個渡口。
也就說革命軍裝載著設備的火車開到格林尼亞南岸之後就必須想辦法運到船上,渡了河之後才能重新裝車給運到沃爾夫格勒。
正是有著這一層因素的影響,戈爾隆才給了兩個月的期限。
想要運送工業設備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更不用說整條運輸線路還一直處在敵人的戰略威脅之下。
葉格林如果要答應戈爾隆的建議,那麼就只有兩個選擇。
其一是被動應戰,被帝國在戰略層面上牽著鼻子走,這一點他是不願意的。
其二就是再一次主動打出去,在戰略上主動出擊逼迫帝國將戰場轉移到他們希望的地方。
這個想法很好,但風險也很大。
因為革命軍已經前出了太多的距離,而敵人又是有著兵力上的優勢的,一旦對方選擇在後方登陸封鎖了革命軍的退路,到時候情況才是真的危險了。
喜歡關于我在異世界打游擊那件事請大家收藏︰()關于我在異世界打游擊那件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