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道士之長生有道

第286章 長生蘸一)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坐言起行 本章︰第286章 長生蘸一)

    然而傍晚的時候,一個預料之外的人,居然出現在老君觀。

    是宋長江,此時的他一臉風塵,讓我大感意外。

    “你怎麼來了?”我疑惑的道。

    “過來看看!”宋長江說得很輕松,卻掩飾不住眉間的一絲擔憂。

    我記得之前沒有通知過他具體的日子,也不知道是不是花喜鵲走漏了風聲。

    “準備得怎麼樣了?”宋長江追問道。

    “一切就緒了,就等明天開壇!”

    “那就好!”宋長江露出一絲由衷的笑容“我們一起等你的好消息呢!”

    最後這句他是沖著屋里的大家一起說的。

    我這才驚覺,此時大家的眼神,都一起匯注在我的身上。

    宋璐、劉小玲、陳龍、花喜鵲、文丹丹、宋長江,還有四海哥夫婦。

    我故作輕松的笑道”那必須的,你們就等我的好消息就行了!”

    一切,都等明天過了再說吧!我心中暗暗說道!

    之前我一直沒有提起過長生蘸的風險,就是怕大家太過于擔心,大家或多或少,應該都猜到了一些,這次才會聚集得這麼整齊。

    事實上,長生醮是正一派最高階的延命續壽科儀,位列《靈寶領教濟度金書》十大秘法之首,其核心妙用在于通過北斗注生、三官赦罪、五行化劫三重法理,既可削除酆都死籍中的命厄,又能借南斗六司重塑功德簿上的善業,更以五方續命幡調和地脈㧜� 鈧骷勒咄煙Й還恰 匭稍怠br />
    然而它的風險同樣可怕,若因壇場方位犯煞、符咒書寫失誤或主祭者德行有虧而失敗,輕則引發三魂離體、陰火焚身的肉身崩解。重則魂飛魄散,永世不得超生。

    無德無福者妄圖逆天改命者,必承三災九難!

    不過此時我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況且我自問平生向道,功德不虧,應該不會出現最壞的結果。

    初九,沖亥煞東,宜上梁、豎柱、祭祀、開渠、破土。

    子時剛到,老君觀大殿外廣場上燈火通明。

    微光帶頭走出靜室,來到法壇之前,之前三位真人已經有了分工,這次科儀,微光擔任監齋真人,微塵擔任都講真人,高功真人則由守靜擔任。

    今天布置的是三清主壇,法壇中央供奉玉清、上清、太清三清神像,懸五方續命幡,青赤黃白玄五色綢緞,綴二十八宿星紋。

    左設北斗七星燈七盞,右列三官赦罪符與五帝功德簿。

    前面放置法器銅錢劍、七星鈴,太上老君敕令印。

    下面放置蟠桃、火棗、交梨、龍眼、葡萄、青梅、白果、紫靈芝、黃杏

    九色果,以及三牲素齋,素齋塑青龍、白虎、朱雀之形。

    至于四面儺,被我提前捧在懷里,微光掏出陰珠,我取出一直收藏的陽珠,一起嵌入面具中。

    微光低聲囑咐道“長生,你把四面儺戴上坐下吧,只當平時打坐即可,什麼也不要想!一切交給我們!”

    我默默點點頭,看了眼前眾人一眼,將這和我糾纏半生的四面儺高高舉起,都說四面儺有通幽之能,可以讓人起死回生,這些年我一直在阻止梅山教的人,用它復活張五郎。

    想不到現在我卻要主動戴上它,凝視著眼前猙獰的面具,我心中沒來由的覺得有一絲抗拒和不安,卻說不出具體的原因。

    見眾人眼神期盼,我暗暗咬咬牙,深吸一口氣,將這傳說之物,覆盆在面上。

    四面儺應該是青銅材質,然而戴上之後,卻沒有想象中的冰涼和沉重感,反倒像是活物般,完美的貼合在我的臉上,讓人頓生悚然之感。

    我腦中電影版閃過無數畫面,這些都是我之前的記憶,從兒時的學道,再到和張九爺生離死別之後,自己經歷的點點滴滴,居然紛至沓來,仿佛都到了眼前。

    我一時心緒雜亂如麻,似乎有不知有身在何處,今夕何夕之感。

    腦海中似乎有無數個聲音在呼喚我的名字“陳長生、陳長生……”

    我張嘴想答應,卻似乎忘了陳長生是誰。

    “忒!陳長生!凝神靜氣!”微塵肅然的聲音傳來,將我從這些雜念中喚醒!

    好險!

    四面儺果然不愧上古邪物,僅僅是戴在臉上,饒是我習道多年,也差點被其迷失本性!

    我連忙盤坐下來,保持打坐姿勢,嘴里頌念道“大道無形,生育天地;

    大道無情,運行日月;

    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

    天清地濁,天動地靜;

    男清女濁,男動女靜;

    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

    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

    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

    能遣之者︰

    內觀其心,心無其心;

    外觀其形,形無其形;

    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三者既悟,唯見于空。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

    所空既無,無無亦無;

    無無既無,湛然常寂;

    寂無所寂,欲豈能生?

    欲既不生,即是真靜。

    真常應物,真常得性;

    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

    既入真道,名為得道;

    雖名得道,實無所得;

    為化眾生,名為得道。

    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

    上士無爭,下士好爭;

    上德不德,下德執德;

    執著之者,不名道德。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

    既有妄心,即驚其神;

    既驚其神,即著萬物;

    既著萬物,即生貪求;

    既生貪求,即是煩惱。

    煩惱妄想,憂苦身心;

    但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

    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伴隨著長長的的誦經之聲,我心中終于平靜下來,眼前一切虛妄,皆如過往雲煙,四面儺雖然邪異,但此時我心恆定,外邪再難迷惑。

    微光見狀點點頭,環顧眾人一眼,高喝一聲“開壇!’

    喜歡民間道士之長生有道請大家收藏︰()民間道士之長生有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民間道士之長生有道》,方便以後閱讀民間道士之長生有道第286章 長生蘸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民間道士之長生有道第286章 長生蘸一)並對民間道士之長生有道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