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道士之長生有道

第36章 將軍墳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坐言起行 本章︰第36章 將軍墳

    據說陳伯屏勇猛過人,往來戰陣如入無人之境!

    明瑞平定烏什回亂時,派副都統觀音保為先鋒,陳伯屏為前導。

    一日踏平六寨,其間親冒矢石,單騎突入敵陣,生擒烏什首領小伯克賴黑木圖。

    因功被明瑞保薦,升為雲貴宣慰使。

    不過陳伯屏的一生,可以說成也因為明瑞,敗也因為明瑞。

    乾隆二十七年緬王莽紀覺興兵作亂,派兵騷擾雲南耿馬、孟定、車里等邊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皇帝派兵平亂,此次戰爭又稱為“花馬禮”戰爭。

    然而當時雲南緬甸一帶,地形復雜,山多崎嶇,不利于大軍行動。緬王雖被擊退,卻借著山勢地形的掩護,折損不大。

    後來反而變本加厲,多次寇邊,屠戮邊民,乾隆數次派兵征絞,都未曾起到作用,反倒損兵折將,屢戰屢敗。

    乾隆皇帝我們都知道,自號十全老人,由此可見是一個好大喜功的人,怎能容忍如此挫敗?

    乾隆三十二年,乾隆調集兩路大軍,共計兩萬五千多人第三次征緬。

    明瑞統領南路一萬七千多人,陳伯屏就在其中。北路九千兵馬,則交給參贊大臣額爾景額率領。

    據史料記載,九月底,清軍按計劃兩路夾擊,緬王見清軍勢大,不敢正面接戰。

    而是采取堅壁清野,誘敵深入的計策。將戰線拉長,使得清軍無法補給。

    但明瑞不愧為一代名將,在他的指揮下,仍然接連攻下數座城寨,打得緬軍節節敗退,深入緬甸境內數百里,未嘗一敗。

    反觀北路軍兵,初戰不利,一直梭巡不前,加上主帥額爾景額病死軍中,乾隆命其弟額爾登額接任主帥。

    額爾登額上任後,見戰事不利,即命北路軍撤回境內。

    這直接導致南路軍孤軍深入,腹背受敵,緬王抓住機會。

    用六萬多人將明瑞困于小孟育,明瑞當即派遣使者向北路軍求救。

    然而額爾登額以敵情未明為借口,數次拒絕出兵,甚至後來乾隆皇帝連下六道聖旨,命他出兵,他也不為所動。

    乾隆三十三年二月,絕境中的明瑞給乾隆皇帝上了最後一封奏折。

    決定讓陳伯屏率大軍突圍,自己則決心以死殉國。

    他將身邊諸將聚集到一起,做了最後的訓示“緬賊已知我軍力竭,然我仍與之決一死戰者,正欲緬賊知我堂堂中華,威令嚴明,將士勇武無畏也。

    現雖窮蹙如此,仍當人人奮力,則賊必有所懼,使後來者更易成功也。”

    隨後明瑞親率三百騎斷後,為大軍突圍爭取了一日的時間。

    最後寡不敵眾,身受重傷,縱馬疾馳數十里。

    史書記載其“手截辮發授其僕歸報,向北跪拜後縊于樹下,其僕以木葉掩尸去!”

    明瑞既死,乾隆悲痛萬分,親自降旨將坐視的額爾登額凌遲處死。

    陳伯屏雖率軍突圍有功,但將失主帥,仍是死罪,最後被皇帝賜自縊,留其全尸,歸葬鄉里。

    陳伯屏死後,其家人扶靈南下,回到故里,就在岷江邊上一處山腳,尋了一塊地將其安葬。

    陳伯屏雖被賜死,但並未被奪爵位,因此仍然按三品武將規制下葬。

    據說墓地修得非常豪氣,墓穴佔地數畝,墳地內松柏環繞,古樹參天,被當地稱為將軍墓。

    只是這麼多年過去,陳家的子孫早就死絕了,古墓無人照顧,逐漸荒廢下來。

    最近幾十年,氣候變化,雨水增多,岷江數次泛濫,有幾次都淹沒了將軍墓。

    好在墓穴建得著實結實,用得全是大塊的青石壘就,才沒有被洪水徹底毀壞。

    這次縣里也有打算,把這將軍墳發掘出來,以免以後真要淹沒到岷江底下,那就沒法挽救了。

    這日邱教授帶了自己兩個學生,還有幾個考古隊的工作人員,帶齊了發掘文物所需的各種工具,準備對將軍墓進行發掘。

    邱教授的兩個學生,都不是本地人。

    男的叫大林,長得人高馬大,非常敦實。

    女的叫白瑩,斯斯文文帶一副眼鏡,面相十分秀氣,開口說話總是笑眯眯的。

    兩人是同班同學,今年剛畢業,這次隨邱教授出來一來算是實習,二來學點經驗,長點見識。

    來之前邱教授就做了很多工作,對將軍墓的過往來歷,調查得清清楚楚,知道這將軍墓中,貴重的東西不少,其中尤以“三寶”著名。

    要說這三寶具體是哪三寶?

    不外乎寶劍、寶甲和寶帶,這寶劍當然就是指他的佩劍,據說是名家所造,鋒利無比。

    寶甲則是他征戰時所用的盔甲,乃是一整套的乾隆大閱甲,國內現在都還沒出土過整套的。

    至于寶帶則是陳伯屏將軍上朝時所用的一條玉帶,據說乃是和田羊脂玉版,用金絲纂成,上面瓖嵌有一十三顆明珠。

    這陳伯屏乃是武將出身,從三品高官,身上的寶劍寶甲寶帶,都是御賜之物。

    要說經濟價值,可能還比不上陪葬的明珠瓷器,但從文物價值上來說,確是不可估量的。

    只是這麼些年過去了,加上這些年陵墓盜掘嚴重,不知道被盜走沒有。

    等到了將軍墳,邱教授等人先不急著發掘,而是讓隨行的白瑩,用相機先將四周環境仔細拍下來。

    這是考古工作的慣例,發掘前,發掘中,發掘後,都要用相機如實記錄下來,便于後期整理文物。

    白瑩拿起相機,一陣 嚓,邱教授便領著大林繞著古墓,轉圈查看。

    由于多年無人照看,這將軍墳周圍已經長滿雜草,但仍然能看到中間高達數米的墳塋,只是墓碑已經倒塌,歪斜在荒草之中。

    邱教授轉了幾圈,就在墳墓周圍看見大大小小,好幾個盜洞,這些盜洞有新有舊,最新的一個,翻出的泥土都還未長出草芽,看樣子不會超過三個月。

    邱教授用手電照了一下,這盜洞打得規規整整從墓側打入,直通墓中棺材的蓮底方向。

    尋穴定位精準無比,看樣子就是常吃這碗飯的老土夫子干的。

    喜歡民間道士之長生有道請大家收藏︰()民間道士之長生有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民間道士之長生有道》,方便以後閱讀民間道士之長生有道第36章 將軍墳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民間道士之長生有道第36章 將軍墳並對民間道士之長生有道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