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傳奇

第102章 美味夜宵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東方唐宋 本章︰第102章 美味夜宵

    子午坐在石頭上翹著二郎腿,躺在一邊,笑道︰“真是奇怪,劍訣,可真長。”

    余下嘴里嚼著半塊糕點,絮絮叨叨︰“真好吃。”

    普安也躺在一個石頭邊,看著青天出神︰“天真藍,雲真白。嗯,這詩歌真長。”說話間翹著二郎腿,搖了搖那腳。

    武連盯著詩歌看個不住,也樂個不住︰“公孫大娘,不知多大年紀了?一定是個老太太。”

    子午道︰“你們看這一句,‘一舞劍器動四方。’我看這說的有些夸張,搞不懂。”

    普安道︰“還有這一句,‘霍如羿射九日落。’這說的是後羿射日。”

    武連贊道︰“‘罷如江海凝清光。’這一句,霸氣十足,很有味道。”

    余下擺擺手,不以為然,馬上反駁︰“不對,我看這一句︰‘矯如群帝驂龍翔。’才霸氣十足!”

    四人一人一句,說說笑笑,或高聲吟誦,或互相考問,算是死記硬背,記在心間,偶有打結處,也在所難免。記得許多已是不易,記得前面忘記後面,記得上一句,忘了下一句,也是不在話下。

    郁郁蔥蔥,風景如畫。樵夫路過,也不打擾他們,只是好奇他們嘴里說些什麼,知道後也樂個不住。都感覺詩歌做劍訣,實乃玩笑。子午四人有些疑惑,不由灰心喪氣也是時有發生。

    夜色降臨,回到廳堂,張明遠問子午四人,可爛熟于心,四人面面相覷,點了點頭。費無極也不說話,張明遠、扁頭告訴子午四人,明日午時,四人將輪番吟誦,如若吟誦不出來,或吟誦結結巴巴,就不可得到英雄劍。這讓子午四人不由緊張兮兮。

    張明遠見四人這般模樣,就笑道︰“難免年紀輕輕,背誦這樣的詩歌,應該沒什麼難的。”

    扁頭樂道︰“好吃好喝的供著你們,你們這日子可過的很是享受了。如若難成大器就丟人現眼了。”

    張明遠叮囑道︰“要用心,這世上,就怕不用心,如若用心,就無難事可襲擾。這爛熟于心,要銘記在心,悟性頗為重要。”

    扁頭背著手,笑道︰“你們這夜宵也有,好吃的,好喝的,應有盡有。不過夜晚就別貪吃了,香茶也別貪喝。俺可告誡了,別不听話。”扁頭吩咐弟子送來許多瓜果、點心、端上一盤月團、一盤果子和四杯香茶。這月團有芝麻、核桃、杏仁各色口味,還有佛手口味、龍井口味、丹桂口味。西瓜、香瓜、蜜桃、香梨。

    子午四人看得眼花繚亂,喜得興高采烈。原來皆是京兆府種浩派人送來的。雖說他們曾在東京宋徽宗的御宴上吃過,可也是事過境遷許多年前的事。離開江南後,富平大戰後,他們吃到如此多的瓜果、點心也是頭一遭。

    原來為了讓子午四人此番好好習武,張明遠、費無極、扁頭、阿長下了很多功夫。讓他們吃好喝好,不負眾望。終南山這只是小意思,到了青城山還有明紅、月兒給他們準備了許多美味佳肴。

    張明遠拿來筆墨紙硯︰“常言道,眼過千遍,莫如手寫一遍。你們如若記不得真切,就寫一遍好了。”

    扁頭拿起一塊西瓜,笑道︰“這西瓜味道如何,俺替你們先嘗一嘗好了。不甜你們就不要吃了!”一口咬住,吃得笑出聲來。

    子午樂道︰“西瓜,看上去不錯,我在成都府見過,不敢買,就怕小販蒙我。”

    余下也笑道︰“可不是,這買西瓜,可不簡單,叫挑西瓜,如若沒本事,挑個半生不熟的就尷尬了。”

    普安對此深有體會︰“還記得小時候,爹娘帶我去京兆府集市買西瓜,他們就讓小販挑,果然不錯,可爹娘自己又挑,兩個西瓜買回去,小販挑的味道不錯,爹娘挑的半生不熟。”

    武連笑道︰“我也是,我還說我爹的手真臭呢。”

    張明遠也拿起一塊香瓜,笑出聲來︰“我來嘗一嘗看。”

    “我嘗一嘗。”子午也拿起一塊西瓜,嚼在嘴里,果然入口不錯,頓覺甜在心上。普安不喜歡西瓜,看香瓜不錯,就拿起一塊︰“西瓜很尋常,還是香瓜味道不錯。”

    扁頭幾口就吃完了西瓜,那眼珠又瞅向香瓜,問道︰“香瓜好吃麼?”

    余下遞給扁頭一塊香瓜︰“師伯嘗一嘗就知道了。”

    武連遞給費無極、張明遠一塊西瓜,二人擺擺手,武連就自己拿一塊嘗起來︰“果然香味十足。”

    張明遠遞給費無極一個香瓜,笑道︰“無極,還記得當年去過恆山派,我可是念念不忘恆山腳下的香瓜,味道好極了。”

    費無極接過張明遠手里的香瓜,嚼在嘴里,對子午四人笑道︰“明日就要取出英雄劍了,你們今晚早日歇息。”

    扁頭又背著手,頭頭是道開來︰“這上乘武功,其實也沒什麼上乘不上乘的,要有悟性,只有小聰明可不行。師伯俺半生這武藝也沒什麼長進,要說也是貪玩、貪吃,如若不然,也不會一事無成。你們要引以為鑒,不過師伯俺倒也不是沒什麼本事,這終南山下的黎民百姓,哪個不知俺扁頭的名聲,人生在世,能靠三寸不爛之舌辦成的事,就別靠拳打腳踢。”听了這話,眾人哈哈大笑。

    終南山依然郁郁蔥蔥,山色蒼茫,蔚為壯觀。張明遠、費無極、扁頭離開後,子午四人盯著這吃食樂個不住。

    子午坐了下來,笑個不住︰“我這才明白,今日早上,師父、師叔、師伯為何問我們大宋有何瓜果飄香了,眼下一想就明白了。真有意思,早上問,晚上就吃上了。”

    普安也坐下來,樂個不住︰“可不是,別看他們人到中年了,可心啊還年輕氣盛的不得了。想事做事都深藏不露,很有趣。”

    武連端起香茶,抿了一口道︰“瓜果飄香,金秋十月,收獲的季節,就是神清氣爽。”

    余下靈機一動,提議道︰“你們看,這滿桌子的糕點、水果、堅果,光知道名字叫很是不簡單,如若知道來歷出處,豈不更是有趣,莫如我們四人,一問一答,試一試,看對這瓜果飄香的出處,知道多少,豈不妙哉?至于劍訣,今日我們記得差不多了,明早再下點功夫,就差不多了。大晚上,記住有什麼用。須知,‘臨陣磨槍,不快也光。’之理。”

    子午饒有興趣,馬上問道︰“西瓜,何時就有了?”

    普安笑道︰“我可是听東京的小商小販說過,西瓜自漢代張騫出塞後便有了,這西瓜自西域傳人我中原,故而世人皆知,西瓜在漢代便有,李唐就有栽培了,五代時就尋常了,遼國耶律阿保機討伐回鶻,帶到遼國,搞了牛糞覆棚的技藝,故而北方春寒料峭也可種西瓜了。現到如今,西瓜在我大宋就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

    余下撓了撓後腦勺︰“葡萄,又當如何?”

    武連道︰“《詩經》中有話說,‘六月食郁及。’這‘’就是野葡萄。由此可見,殷商時代的人們就已知采集並食用各種野葡萄了。不過栽培的葡萄卻是漢武帝後就有了,這也與張騫出使西域有關。”“說起這葡萄,我還記得一首唐詩。”子午隨即吟誦道︰

    野田生葡萄,纏繞一枝高。

    移來碧墀下,張王日日高。

    普安不解,隨即問道︰“這詩是何人所作?”

    武連道︰“是劉禹錫,就是寫過‘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的劉禹錫。”

    余下道︰“甦東坡有一首詞,叫做《滿江紅》,許多人都鮮有耳聞,不過卻提到了葡萄,不得不說。”說到這里,馬上吟誦開來︰

    江漢西來,高樓下、葡萄深碧。猶自帶、岷峨雲浪,錦江春色。君是南山遺愛守,我為劍外思歸客。對此間、風物豈無情,殷勤說。

    江表傳,君休讀。狂處士,真堪惜。空洲對鸚鵡,葦花蕭瑟。不獨笑書生爭底事,曹公黃祖俱飄忽。願使君、還賦謫仙詩,追黃鶴。

    子午撓了撓後腦勺,冥思苦想,立馬苦笑道︰“我記得有一首詩,有關葡萄,非常有名,如何記不起來了。”

    普安也慢慢回想,可也絞盡腦汁,嘆道︰“應該也是李唐的,與王昌齡齊名,比王維就遜色多了。”

    武連慢慢回想,不覺猜出個八九不離十,頓時喜樂無比,笑道︰“我知道了,他叫做王翰,他也寫了邊塞詩,雖說寫的沒王維多,可有一首詩,堪當名垂千古。”隨即吟誦道︰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子午喜上眉梢,嘆道︰“對,就是這句。關于葡萄,這一首詩就夠了。我看這千言萬語,莫如這一首詩。許多人寫一個東西,可偏偏經典的就那一首。”

    普安不以為然,馬上笑道︰“我看未必。荔枝的古詩,除了甦東坡的,早上早已吟誦,可還有一首,也是名垂千古。這便是杜牧的!他這一首詩還與一個人有關。”說到這里,馬上吟誦道︰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武連笑道︰“不錯,這荔枝也可稱之為‘妃子笑’,這妃子笑就是楊貴妃笑了,楊貴妃一笑,八百里快馬可就要氣喘吁吁了。”

    余下樂個不住︰“這唐詩真厲害,寫了許多水果,還典故頗多。如若後人吃瓜果桃李,我看要讀唐詩才好玩。”

    四人說說笑笑,夜色深深,不知何時,倍感倦乏,各自才歇息去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兩宋傳奇》,方便以後閱讀兩宋傳奇第102章 美味夜宵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兩宋傳奇第102章 美味夜宵並對兩宋傳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