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

第519章 鏤象于木,印之素紙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國寶幫幫主 本章︰第519章 鏤象于木,印之素紙

    此刻,曹子建有些理解,在民國世界的時候,自己讓張好好幫自己在京城打听齊白石的下落為什麼一直杳無音訊了。

    自己打听的方向出錯了。

    當時,自己告訴張好好的是,讓對方幫自己打听一個姓齊的畫家。

    可是在民國十年那會,齊白石在畫壇上,還屬于籍籍無名的存在。

    他的出名,是在民國十一年。

    那一年,一場交流展覽,讓齊白石的作品大受歡迎。

    不僅所有作品在畫展上一售而空,價格更是從原先的一塊大洋都無人問津,一下漲到了一幅100~200大洋。

    從那以後,齊白石才算真正的名聲大噪。

    開始上門求畫的人絡繹不絕。

    也就是說,民國十年的齊白石,可能靠作畫還養活不了自己。

    所以為了生計,完全有可能重操舊業,干起木工的活。

    “沒錯,肯定是這樣,回頭就以這個方向,再去打听一下。”曹子建暗暗決定。

    王大寶對于曹子建心中在想什麼完全不清楚,所以,這會的他,被曹子建的拍大腿舉動搞的有些懵。

    此刻,正一臉不解的看著曹子建。

    “王老板,沒事,沒事,只是突然想到了什麼,你繼續。”曹子建開口道。

    “剛才介紹到哪了?”王大寶嘀咕了一句。

    “齊白石的畫作價值。”曹子建提醒道。

    “對對對。”王大寶連連點頭,這就繼續道︰“關于齊白石的畫作價值,有很多因素決定。”

    “包括作品類型、創作年份、尺寸、裝裱形式以及市場供需關系等等。”

    “如齊白石的山水畫,以精湛的筆墨技藝和獨特的藝術風格著稱,如今的市場行情,一平尺的價格在七十萬到三百萬元不等。”

    “當然,如果是代表作的話,價值就不可估量了。”

    “至于花鳥畫,價格一般在三十萬到一百五十萬元不等。”

    “動物畫就比較貴了,尤其是齊白石晚年的蝦,最為出名,價格也比較昂貴,可以達到一只幾百上千萬的情況。”

    “王老板,你說的這些價值都沒問題,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曹子建接口道︰“就是得是齊白石的真跡才行。”

    “這不就想著曹總幫我鑒定一下嘛。”王大白一臉灑脫道︰“當然,如果是贗品,我也認了,畢竟當年我爸爸花的是六千塊,而非六十萬。”

    見王大寶如此看得開,那事情就好辦了。

    曹子建將里面的畫卷給取了出來。

    先是看了一眼外層的裝裱,而後起身來到辦公桌前,將其平鋪在了桌上。

    這是一幅葫蘆圖。

    以潑墨寫出瓜葉,不著墨線勾筋寫脈。

    筆法簡潔傳神,墨色酣暢淋灕。

    款識︰三百石印富翁。

    鈐印︰白石。

    在一番簡單的查看過後,曹子建對于這幅畫的真偽有了一個明確的判斷,開口道。

    “王老板,該畫的題材風格符合齊白石的特點。”

    “用葫蘆比作“福祿”,象征富貴,長壽和吉祥,通過大寫意方式完美表現了出來。”

    “葫蘆之黃色與濃淡墨色交相輝映,以焦墨枯筆寫藤蔓,似蛟龍入海,一氣貫通。”

    听到曹子建如此高的評價,王大寶雙眸大亮。

    然而,接下來,曹子建卻是話鋒一轉。

    “這確實是齊白石的作品不假,但並非真跡,而是一幅印刷品。”

    “印刷品?”王大寶一愣。

    起碼,以他的眼光去看,這絲毫看不出一點印刷的痕跡。

    “是的,在華國,有很多印刷品能以假亂真到連畫家本人都分辨不出的地步。”曹子建開口道。

    “這種神奇的印刷工藝,叫做木版水印。”

    “雖然說,如今,照相和現代油墨印刷技術已經發達,但還是不能使紙、絹、墨、顏料等材質上與原作保持一致。”

    “但傳統的木版水印技術卻是能在“以假亂真”上更勝一籌。”

    “不僅能制作譜箋小品,而且能復制繪畫技法非常復雜的絹本、紙本等恢宏巨制。”

    “這門技藝也憑借著自己的獨到之處,成為了國家級非遺文化物質遺產代表性項目。”

    “是一項對華國書畫精品進行高仿真復制的傳統工藝。”

    “其技藝之繁瑣可分為幾十道基本工序,需要勾描師、雕版師、水印師三人通力協作完成。”

    “它每一個工序都必須完全采用手工操作,所有技藝傳承都是師傅帶徒弟一代代口傳身授。”

    “還有這種技藝?”王大寶愕然道。

    “早在06年的時候,國內就有家拍賣公司,將一幅署名為“白石老人”的《荷花蜻蜓圖》鑒定成是齊白石晚年佳作。”曹子建點頭道︰“將它估值為二十萬。”

    “但後來才發現,這張被認為是真跡的畫作,其實是上世紀50年代用木版水印技法復制而成,其制作成本一千元都不到。”

    “這種類似的情況還不止一件,因為很多人會從裝裱的新舊來區分原件與復制品。”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但如果用原作相仿的材料裝裱復制品,就可以很好的避開。”

    “那這豈不是無人能辯了?”王大寶問道。

    “這世界,真就是真,假就是假。”曹子建開口道︰“如果仔細甄別,還是能發現真跡和木版水印的區別。”

    “如真跡的材質和紙張是經過時間的沉澱,具有獨特的質感和色澤。”

    “墨色也更加鮮活,有豐富的層次感和飛白表現。”

    “真跡的印章通常有明顯的凹凸感,印泥會深入到紙張縴維中去。”

    “而木版水印的畫面一般很平,缺少質感。”

    “此外,木版水印的顏色或墨跡也會略顯刻板,不同墨色之間有明顯的分割痕跡。”

    听著曹子建的這些話,王大寶盯著明前的畫作仔細看了起來。

    然而,他對于書畫鑒賞壓根不懂,即便曹子建說了這些,他也愣是沒看出來,問道。

    “曹總,那這幅畫現在是不是一文不值了?”王大寶問道。

    “盡管兩者在視覺效果上有所差異,但其藝術表現力還是不能忽視。”曹子建搖頭道︰“同時,木版水印也承載了傳統文化的力量。”

    “所以,這幅畫雖然是印刷品,但還是有一定的價值。”

    “估摸著萬把塊沒什麼問題。”

    “好吧。”

    又逗留了一會,王大寶這才帶著畫重新離開。

    對于曹子建的給出的結果,王大寶並沒有去懷疑。

    畢竟,對方從始至終也沒有提出讓自己將這畫轉讓給他的意思。

    那對方騙自己就沒有任何的意義了。

    喜歡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請大家收藏︰()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方便以後閱讀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第519章 鏤象于木,印之素紙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第519章 鏤象于木,印之素紙並對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