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

第63章 王獻之的破體一筆書能力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國寶幫幫主 本章︰第63章 王獻之的破體一筆書能力

    曹子建深吸一口氣,讓自己的心情盡量趨于平靜。

    而後將畫卷小心翼翼的卷好。

    看向正在收最後一幅畫的消瘦男子,問道︰“這畫也是一百大洋嘛?”

    消瘦青年聞言,沒有急著回答曹子建的問題。

    因為這會的他,並不急著等錢用。

    況且這些書畫都是從祖上傳來的。

    他自然想將價格賣的好一點。

    一番思量過後,消瘦青年才開口道︰“這起碼得兩百大洋。”

    “剛剛那幅都才一百,這個怎麼就要兩百?”曹子建頓露不滿之色道︰“怎麼?逮著我一個人往死里薅是吧?”

    “那你要不要嘛?”消瘦青年開口道。

    “一百大洋,我就要了。”曹子建道。

    “就兩百大洋。“

    “你確定?”曹子建做著最後的確定。

    “確定,兩百,一分都不少。”消瘦青年點頭。

    “行。”曹子建沒在跟對方磨嘴皮子,這就付了錢。

    隨著交易完成,曹子建感覺如釋重負,再次詢問道︰“剩下的畫我也可以收的。”

    “你收我也不賣了。”消瘦青年語氣堅定。

    因為他知道,如果自己身上有太多錢的話,會忍不住想去賭。

    只是祖上能賣的他都賣的差不多了。

    如今就剩下幾幅畫外加一個宅子了。

    說白了,他現在的情況跟以前的那個曹子建差不多。

    這也是當下很多紈褲的現狀。

    “行吧。”曹子建沒在勉強,這就帶著兩幅書畫離開了鬼市。

    四合院,中堂。

    哪怕盯著面前這幅字已經足足一個小時了,曹子建還是難掩心中激動之情。

    因為這幅字很有可能就是自己世界已經失佚的王獻之《適奉帖》。

    王獻之,字子敬,東晉書法家、詩人。

    書聖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

    以行書和草書聞名後世。

    他父親王羲之被稱為‘書聖’,而他則被稱為‘小聖’。

    兩父子可以說是書法史上天花板的存在。

    故後人將王羲之和王獻之並稱為‘二王’。

    二王一出,誰與爭鋒。

    這幅法帖上有著六枚收藏印。

    分別是“賈似道印”、“似道”、“秋壑”、“秋壑珍玩”、“悅生”葫蘆印及“長”字朱文大印。

    全部出自一人之手。

    宋代大臣賈似道。

    賈似道收藏過的珍品眾多。

    包括晉代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歐陽詢的《夢奠帖》、顏真卿的《告帖》、展子虔的《游春圖》等等。

    在這眾多珍貴的書畫中,賈似道最用心保存的就是王獻之的《洛神賦》。

    因為古代對于紙張的保存技術不夠高超。

    導致王獻之《洛神賦》到唐宋時期,就已經出現殘缺。

    當時賈似道得到了只剩下九行的《洛神賦》。

    通過不斷地尋找,意外地買到殘缺的四行。

    于是命人將兩張紙合在一起,組成一卷13行。

    之後為了能讓其長期保存,賈似道將十三行《洛神賦》刻到了偏玉質地的石板上。

    于是便有了流傳至今的“玉版十三行”。

    “好你個賈似道,遇到喜歡的,也不用跟乾隆一樣,蓋這麼多章吧。”曹子建看著那六枚收藏印,忍不住吐槽了起來。

    一件書畫作品,蓋的收藏印章越多,說明藏家對這幅書畫越是喜歡。

    就好比乾隆,在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上,光印章就蓋了八十多枚。

    題字更是舉不勝數。

    原本《快雪時晴帖》僅僅只有二十八個字。

    硬生生被乾隆整成了六米長的長卷。

    但收藏印再多,並不能當做這幅書法就是真跡的證明。

    因為收藏印只是代表這件書畫作品的流傳經過情況,即所謂的流傳有序而已。

    要知道,乾隆這樣的皇帝還將贗品《富春山居圖》當做真跡來瘋狂蓋章和題跋呢。

    不過,曹子建有儲物戒指,他馬上就能知道答案了。

    收拾了一下心情,曹子建盯著面前的法帖,心念一動。

    【叮,儲物戒指檢測到宿主存入一件王獻之《適奉貼》。】

    【恭喜宿主,獲得王獻之破體一筆書能力。】

    “居然是破體一筆書。”曹子建雙眸一亮。

    這可是王獻之獨創的。

    介于行書和草書之間的多體兼容式的“行草書”和“一筆書”。

    王獻之之所以能跟他父親王羲之被稱為‘二王’。

    破體一筆書無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每一幅王獻之的傳世書法神品中,都沒有墨守成規、拘泥形式,都有所突破和創新。

    因此,王獻之才被公認為“破體書”的開山鼻祖。

    受到他影響的書法大家很多,比如懷素、顏真卿、米芾等等。

    不同于唐太宗對王羲之的喜好,宋徽宗則非常喜歡王獻之的書法。

    據說,當時宋徽宗收藏了王獻之的書跡多達八十余件。

    但流傳至今的,不超過七件。

    很快,曹子建就感覺到自己的意識開始被帶到了另一個地方。

    這是一個王府別院之中。

    入眼處,是十八口大水缸。

    在水缸中心,一個穿著青灰色寬松大衣,儀表堂堂,並且一絲不苟,樣貌威武端莊的青年正在忘我的奮筆疾書。

    對方寫的每一個字,就如同一道記憶,沒入曹子建的腦海。

    曹子建也不知道自己看著對方寫了多久的字。

    但他明顯感覺到了天氣變化。

    春去秋來又一春。

    一直到十八口大缸里的水全部被青年寫完,曹子建的意識才回歸了現實。

    “一筆寫成,興之所至。”感受著腦海中多出的記憶,曹子建覺得自己對于書法上的領悟又加深了許多。

    當即心念一動,從儲物戒指內取出文房四寶。

    開始了寫作。

    不多時,曹子建寫出了好幾幅字。

    每一幅,筆畫都是勁利靈動,風神飄逸。

    “不知道謝丹青看到這幅書法會是怎樣的表情。”曹子建暗道。

    不過他也就想想,沒打算展示。

    畢竟這太過驚世駭俗了。

    將東西重新收好,曹子建看了看時間。

    已經早上7點多了。

    索性也就不睡了。

    洗了把臉,這就出了四合院。

    喜歡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請大家收藏︰()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方便以後閱讀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第63章 王獻之的破體一筆書能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第63章 王獻之的破體一筆書能力並對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