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內燭火隨著穿堂風不安地搖曳,將殿內眾人的身影拉得忽長忽短。
此時朱雄英還未離去,他與朱元璋相對而坐,兩人神色凝重,正商討著叛亂後的諸多事宜。
朱元璋似乎突然想起了什麼,和朱雄英說道︰“其實,剛剛你對于爺爺的布局基本上猜的都對,只有一個因素沒考慮到。”
朱雄英詫異道︰“什麼因素?”
朱元璋慈祥的看著朱雄英繼續說道︰“爺爺老了……你也該登基了,爺爺在退位之前,直接把你的大部分隱患一波直接清理了。”
朱雄英聞言,眼楮微微一紅……
這時,殿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禁軍統領李景隆匆匆步入殿內。
他身上的鎧甲沾滿了塵土與斑斑血跡,頭盔下的頭發略顯凌亂,臉上還帶著未散盡的硝煙味。
李景隆快步上前,“撲通”一聲單膝跪地,抱拳行禮,聲音略帶沙啞卻又格外洪亮︰“陛下,皇太孫殿下,戰場已經打掃完畢!特來匯報情況。“
朱元璋看著李景隆,神色雖依舊嚴肅,但語氣中帶上了幾分關切,說道︰“九啊,你此次辛苦了,先起來說話把。”
朱雄英也趕忙說道︰“九江兄,快快請起。”
李景隆一邊起來,一邊繼續說道︰“我禁軍損失不小。大約傷亡了一千多人,太孫殿下的神機營傷亡約五百人。約五千叛軍士兵投降,現已被我軍嚴加看管,特來向陛下和殿下請示,該如何處置這些降兵。”
朱雄英聞言,眉頭微微皺起,目光望向跪在地上的李景隆,腦海中迅速思考著應對之策。
他看了看身旁的朱元璋,見爺爺微微點頭,示意他發表意見。
朱雄英略作停頓,開口道︰“九江兄,這些降兵可都是咱們大明的子明啊,咱們大明如今正是用人之際,若是直接殺了,實在太過可惜。那些帶頭參與謀反的將官,犯下謀逆大罪,罪無可恕,直接誅九族,這個不需要多說!”說到此處,朱雄英加重了語氣。
“至于余下的士兵,”朱雄英接著說道,“每一千人編為一隊,讓他們自行選出有能力的人擔任千總,帶領他們。把他們全部帶去北方,與韃靼廝殺。但凡能殺掉兩名以上韃靼的,回來再做一年苦力,便可免除所有處罰;若是不肯做,那就別怪孤無情了,直接斬立決!不解釋……
如此一來,既能讓他們為自己的過錯贖罪,也能補充北方兵力,抵御外敵,豈不是一舉兩得?”
朱元璋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一絲滿意的神色,補充道︰“咱大孫所言極是,就按此方案執行。九啊,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了,讓他們自己選出千總,然後去北方殺韃靼。這些降兵雖有過錯,但若是引導得當,也能成為我大明的可用之才。記得,每一千人後面派遣五千人作為督戰隊,但凡有逃跑怯戰的,直接殺……”
李景隆恭敬地領命︰“陛下、殿下英明,臣定當安排妥當,不負所托!”
說罷,便起身匆匆退下,去執行任務了。
待李景隆離開後,乾清宮內一時安靜下來。朱元璋神色變得嚴肅起來,看向朱雄英,緩緩說道︰“雄英,此次叛亂,那些黑衣人身份成謎,他們背後到底隱藏著的勢力,你最近多盯著點錦衣衛審訊黑衣人的進展。”
朱雄英神色一凜,恭敬地應道︰“孫兒明白,孫兒也想知道和爺爺的賭約誰能勝出。孫兒定會密切關注審訊情況,一有消息,便第一時間和你說。”
隨著夜深,朱雄英起身告辭。
朱元璋看著朱雄英離去的背影,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經過這次叛亂,他已經看出朱雄英已經是一位合格的皇帝了。自己是時候考慮退位的時間問題了。
朱雄英走出乾清宮,夜風吹來,他不禁打了個寒顫。
夜色已深,濃稠的墨色將紫禁城包裹得嚴嚴實實。
他一眼便瞧見了等候在宮外的平安,平安身旁,神機營的士兵們整齊列隊,身姿挺拔,手中的火把在風中烈烈燃燒,映照著他們堅毅的臉龐。
朱雄英快步上前,對平安說道︰“平安,先送我回東宮,之後你便帶人回營地吧。今日大家都辛苦了。”
平安抱拳行禮,聲音洪亮︰“遵命,殿下。”
坐在馬車里,朱雄英的思緒還停留在乾清宮的那場討論中。
他望著車窗外一閃而過的宮牆,心中五味雜陳。
不多時,馬車穩穩停在了東宮門口。朱雄英拖著疲憊的身軀走進東宮,小菊早已在殿內等候。
看到朱雄英回來,她連忙迎上前,關切地說道︰“殿下,您可算回來了,一路辛苦了。熱水已經備好,奴婢伺候您沐浴。”
朱雄英微微點頭,在小菊的攙扶下走進浴室。
熱氣騰騰的水汽瞬間將他包圍,他緩緩坐進浴桶,只覺渾身的筋骨都在這溫暖中漸漸放松。
小菊拿起布巾,輕輕擦拭著朱雄英的後背,動作輕柔而小心。
雖然偶爾車燈蹭到朱雄英的後背,蕩漾起異樣的氣息,但此時的朱雄英依然太累,朱雄英閉上眼楮,腦海中卻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今天叛亂的場景。
喊殺聲、兵器踫撞聲仿佛還在耳邊回響,那一幕幕血腥與混亂的畫面,讓他的眉頭緊緊皺起。
想著想著,朱雄英的意識漸漸模糊,連日來的疲憊如潮水般將他淹沒。他的頭緩緩垂下,靠在浴桶邊緣,竟在這思考中沉沉睡去。
喜歡朱雄英︰爺爺,我真的不想當皇帝請大家收藏︰()朱雄英︰爺爺,我真的不想當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