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洛笑得前仰後合,瘋狂為視頻點贊。
“哈哈哈哈,我有理由懷疑傳國玉璽是不是埋在四川某個地方了?龍氣這麼旺盛。”
“若不是新華夏國運昌盛,要是放在古代,這幾人高低得是另外一個陳勝、吳廣,劉備、朱元璋。”
黎洛的目光看向了評論區,各省ip的網友在視頻底下瘋狂留言,唯獨四川ip安靜如雞。
“四川ip的網友怎麼不笑了?是生性不愛笑嗎?”
“哈哈,四川平均體重120斤,反骨佔了115斤。”
“大四川果然沒有忘記漢室中興,10個人就有5個是四川的,巴中更厲害,5個四川的就有三個是巴中的。”
“巴中不大,創造神話。”
“所以巴中是建國後的三朝古都。”
“是不是四川人從小有一個夢想,匡扶漢室,丞相北伐之志必須實現?”
“哈哈哈,未曾想到,巴中一個人均gdp倒數的城市,竟然出了兩個皇帝。”
“ gdp太高了,怕壓不住。”
“這下終于知道為什麼不把漢中、重慶和遵義給四川了,給了四川就不叫四川了,得叫蜀中王。”
“川川們,你們想匡扶漢室嗎?切記!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
黎洛笑了笑,抬手劃走視頻。
天幕漸漸黑屏了下去,等到再次出現畫面時,一個新的標題出現了。
標題名為︰【三國重臣張昭墓在南京找到了】
……
三國位面。
張昭猛地從座位上竄了起來,內心哇涼哇涼的。
現在他總算體會到了那些帝王被挖墓開棺時的心情了。
“當初他們要挖掘秦始皇陵的時候,我就不該笑得太大聲。”
張昭望著天幕上的標題,嘴角泛起一抹苦澀的笑。
“我又不是帝王,挖我做什麼?”
“我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東吳大臣啊。”
……
天幕視角從高空向下俯瞰,鏡頭漸漸拉近,高樓包圍著的新城油庫公園被挖得坑坑窪窪的。
就在這時,一行文字緩緩浮現︰
東吳首席文臣張昭墓找到了。
2022年,考古研究院發現了576座古墓。
其中一座豎穴土坑磚室墓,出土兩枚金印,金印上的銘文分別為輔吳將軍章和婁侯之印,鎖定墓主為張昭。
目前張昭墓已發掘完畢。
“發掘完畢”4個明晃晃的大字,成功讓張昭懸著的心徹底死了。
挖他的墓穴,這跟盜墓賊有什麼區別?
“人怕出名豬怕壯。”
“如果我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老百姓,毫無研究價值,說不定就把我的墓穴回填回去。”
張昭四十五度望天,語氣說不出來的落寞。
“果然,做人還是不能太出名了。”
孫策、孫權︰我懷疑你在凡爾賽且有證據。
……
畫面一轉,孫策奄奄一息躺在病床上交代遺言。
“外事不決,可問周瑜。”
“內事不決,可問張昭。”
黎洛連忙將視頻暫停。
“張昭?”
“內事不決問張昭,問就是投的東吳帶投大哥張昭?”
……
三國位面。
一句帶投大哥,直接把孫策孫權兄弟倆干懵了。
“東吳帶投大哥?”
兩人一致看向同樣懵逼的張昭。
“張昭,怎麼回事?你可是我東吳的肱骨之臣。”
“為什麼你被後世稱為帶投大哥?”
張昭一張臉頓時皺成了苦瓜。
我不知道啊……
……
黎洛繼續點開視頻,旁白跟著響了起來。
【帶投大哥張昭的一生可謂是瀟瀟灑灑】
【遇事不決就投降】
……
三國位面。
孫權、孫策兄弟二人狐疑地望向一臉尷尬的張昭。
“帶投大哥是這個意思???”
……
畫面一轉,張昭出現在天幕上,他說︰
“如降曹,則東吳之百姓,江東六郡,可保平安。”
【赤壁之戰時投降】
【劉備東征時也投降】
【可以說張昭不是在投降,就是在投降的路上】
【但這位帶投大哥,卻是孫策最為倚重的托孤重臣】
天幕話音剛落,孫策、孫權兄弟倆面面相覷。
“大哥,他?托孤重臣?我們東吳沒人了嗎?”
孫權面帶不忿,一想到東吳被叫了千年的江東杰瑞,看張昭怎麼都不滿意。
有了這位帶投大哥,江東杰瑞的帽子還怎麼摘掉?
孫策一梗,目光掃過鴉雀無聲的群臣。
額……
我們東吳有張昭這樣的保守派,同樣還有周瑜這樣的激進派。
只是保守派過于保守,而激進派過于激進……而已。
當孫策觸及張昭過分冷靜的眼眸時,突然一激靈。
帶投大哥,不,張昭這麼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見大哥孫策不說話,孫權將目光重新移回天幕。
“外事不決,可問周瑜。”
“內事不決,可問張昭。”
孫權突然靈光乍現。
有沒有可能他听岔了。
大哥臨死前說的是︰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絕不問張昭!!!
……
旁白繼續響了起來。
【張昭的一生,總共可分為三個階段】
【階段一︰輔佐孫氏,成就霸業】
【張昭年少成名,由于他才華出眾,徐州刺史陶謙舉薦他當朝為官】
【他因拒絕而被監禁入獄,後因趙昱的求情被釋放出獄】
【張昭因為避難而逃往江東,在這里遇到了明主孫策】
【從此之後他平步青雲】
【拜為輔軍中郎將】
【在張昭的輔佐下,孫策很快制霸江東】
天幕話音剛落,原本慚愧的張昭眼中閃過一絲驕傲。
那些年,他殫精竭慮,為制霸江東立下了汗馬功勞。
是他願意投降嗎?
不。
有沒有可能,我早就看透了,吳蜀必敗,早投國泰民安。
而且,退一萬步講。
我乃漢臣。
給誰干活?不是干活。
文臣投降,這能叫投降嗎?
這叫做歸順大漢朝廷。
……
【張昭為平定江東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就當孫策欲逐鹿天下之時,卻遇刺身亡】
【臨終前將弟弟孫權托付給張昭】
天幕畫面再次切回了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孫策。
他再次說出了那一句︰
“外事不決,可問周瑜。”
“內事不決,可問張昭。”
【孫策對張昭極其信任】
【甚至說出了︰若仲謀不任事者,君可自取之】
……
三國位面。
諸葛亮瞬間瞪大雙眼,眼底閃過一抹驚訝之色。
“此話,主公托孤時也曾說過。”
諸葛亮望著天幕上君臣和諧的一幕,暗自思忖︰
“室內不會藏著刀斧手吧?”
“一旦張昭答應,埋伏的刀斧手必定傾巢而出,取其項上人頭……”
諸葛亮緩緩搖動羽扇,又覺得不大可能。
“我是不是把孫策想的太狹隘了?”
……
【孫策去世後,張昭迅速穩定江東局面】
【正因為有張昭,孫權才平穩地完成了權力交接】
孫權被天幕上的介紹懟的啞口無言。
“我去,我真的要靠張昭才能平穩完成權力交接?”
“那為何他總是想投降?”
【階段二︰力主言和】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爆發】
【東吳眾臣更是聞風喪膽,自然張昭就承擔起了帶投大哥的角色】
【因為他覺得曹操是代表大漢來的】
【一個大漢的臣子迎接大漢的丞相,這能叫投降嗎】
畫面一轉,視角再次切換到張昭。
“曹操擁有百萬之眾。”
“假天子之命,征討四方。”
張昭長嘆一口氣,道︰
“曹操已得荊州,長江之險已與我共有。”
“以在下愚見,不如納降。”
……
三國位面。
天幕視頻與張昭所想不謀而合,他朝孫策孫權拱了拱手,道︰
“對呀,曹操乃大漢丞相,我等憑什麼說曹操是反賊呢?”
“人家萬一是霍光呢?”
“這時候投降大漢怎麼能算是投降呢。”
“這算是回歸大漢懷抱。”
“難道諸位不想回歸嗎?”
孫策︰“……”
……
【階段三︰與孫權有激烈沖突】
【孫權對張昭赤壁議和一事始終耿耿于懷】
【張昭晚年偶有參加朝堂會議,常與孫權有激烈沖突】
【退位後在家為左傳和論語注釋】
……
張昭看完自己的一生,默默退了回去。
孫策在位時,他可是輔佐孫策制霸江東。
那時候的他,可是激進派中的激進派。
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
後來孫權上位。
到了赤壁之戰,他更是主張議和。
張昭眸子閃了閃。
或許,未來他看清楚了某些東西。
比如︰孫權不是明主。
……
天幕視頻還在繼續。
【張昭為什麼沒有得到孫權的重用呢】
【張昭作為孫策的顧命大臣,張昭和孫權的關系可以說相當差】
張昭雙手抱臂,站在一旁靜而不語。
哪怕他輔助孫權,順利完成了權力的過渡,也改變不了他曾經是孫策重臣的事實。
不過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罷了。
……
【張昭性格直率,直言善諫】
【與孫權的政治戰略存在很大的分歧】
【加之赤壁之戰時,張昭主張降曹】
【這一建議讓張昭脫離了東吳的政治決策圈】
……
話音剛落,孫策猛地瞪大了雙眼。
“你就是這麼對待托孤重臣的?”
孫權眸子閃了閃,心虛地不敢與孫策對視。
“誰讓他主張降曹呢?”
……
【而孫權也一直在消除張昭在大臣中的影響力】
此刻,孫策只想搖著孫權的肩膀,大聲質問︰
你想干啥?
上位之後排擠自己留給他的托孤重臣。
是在表達對我這個兄長不滿嗎?
張昭的重要性,你不清楚,還不能學著點嗎?
排擠張昭,就好比崇禎皇帝上位之後殺了魏忠賢,嘉慶皇帝上位之後殺了和 。
孫策打量起孫權,忍不住嘖嘖兩聲,難怪後期這麼拉胯。
弟弟,你在自掘墳墓啊?
……
【並且培養能制衡他的臣子】
【張昭雖然晚年榮享富貴,可再也未能深度參與政事】
……
孫策整個人都麻了。
張昭內政是一把好手。
他完全不理解弟弟的腦回路。
張昭抬頭望向孫策、孫權兄弟二人,默默後退了幾步,心底的失望溢于言表。
像他一心輔佐江東,沒想到卻落個猜忌的下場。
罷了罷了。
若不表個態,倒顯得我張昭的貪戀權勢了。
張昭朝孫策拱了拱手,道︰
“大可不必,做得如此復雜。”
“若真的容不下我張昭,我辭官便是。”
孫策差點驚得跳了起來,三步並作兩步,快速走了下去,一把拉住張昭的手,言辭懇切地說道︰
“子布,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江東,萬萬離不開你呀。”
“我也離不開你呀。”
張昭的手牢牢被孫策拽住,他抬眸認真問了孫策幾個問題。
“赤壁之戰,你不怪我主張投降。”
“不怪。”
“你不怪我,未能輔佐好孫權。”
孫策狠狠瞪了一眼孫權。
“不怪!”
“你不怪我……”
“不怪不怪不怪……”
張昭的目光緩緩移到孫策的臉上,長嘆一聲。
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若被刺殺的不是你,那該多好啊。
……
天幕視頻還在繼續播放。
【為什麼赤壁之戰主張投降的張昭卻以大魏吳王為恥】
【赤壁之戰時,張昭主張投降,因為他覺得曹操是代表大漢來的】
【張昭認為自己是漢臣,他並不覺得這是投降】
……
劉協望著天幕上的張昭,眼神中流露出復雜的神色。
“沒想到,他還認為自己是漢臣。”
……
【但當曹魏代漢之後,自己輔佐的主公稱大魏吳王的時候】
【孫權不僅接受了,還非常恭敬地到城外等候魏使】
【張昭覺得孫權這一做法實在是太恥辱了】
天幕話音剛落,東吳一干臣子看孫權的眼神都變了。
張昭主和,投降曹操,孫權耿耿于懷。
而曹魏代漢之後,孫權卻欣然接受大魏吳王。
這是不是太雙標了?
劉協眼楮更是眯了起來,眼底閃過一抹幽光。
一個降漢不降曹。
一個降曹不降漢。
孫權,這是什麼意思?
此時,天幕上開始飄起了零星的彈幕。
“東吳的張昭,蜀漢的諸葛亮,他們心里都是有大漢的。”
“一個天天喊投降的人,都看不起孫權的操作,反面印證孫十萬有多拉胯!”
“孫權願意降魏,不願意降漢。”
“要做咱也做大漢的吳王,做什麼大魏吳王?”
“降漢不降曹,而孫十萬居然降曹了。”
……
看著天幕上的彈幕,曹操開心地多干了一碗大白米飯,邊吃邊感慨︰
“生子當如孫仲謀啊。”
同位面的孫策心情就不那麼美麗了。
孫策一臉憤怒地望著滿臉尷尬的孫權,恨不得當場抽出真理。
“我怎麼有你這樣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