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通古代,給帝王一點震憾!

第500章 元清算不算華夏歷史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小天寶 本章︰第500章 元清算不算華夏歷史

    黎洛的嘴巴張成了“o”字,堂堂一國之君僅有一個獨子。

    “你以為你是明孝宗朱佑樘?”

    “人家是因為一夫一妻,你是因為什麼?”

    視頻還在繼續。

    【鐵穆耳駕崩後,沒有立下明確的繼承人】

    黎洛這下全明白了。

    “這可能就是元朝出現混亂的原因。”

    【隨後元朝圍繞著皇位的繼承,展開了激烈的斗爭】

    【其混亂程度不亞于五代十國】

    【元成宗駕崩以後,他的佷子海山聯合弟弟壽山,又名愛育黎拔力八達,憑借武力攻打大都】

    【海山成為元朝第三位皇帝,即元武宗】

    【由于海山和弟弟壽山一同攻入大都,殺死反對派,哥哥海山即位,但按照約定,海山立了壽山為皇太弟】

    【等到哥哥海山死後,兄終弟及,叔佷相傳】

    【也就是說,弟弟做完皇帝後,再把皇位傳回給武宗的兒子】

    ……

    大唐位面。

    李世民對“兄終弟及,叔佷相傳”這一說法嗤之以鼻。

    “真有關系這麼鐵的兄弟嗎?”

    玄武門繼承法是他一手創建,他不相信,面對權力的誘惑,海山和壽山以及他們各自的兒子能夠遵守約定。

    “歷史上為了爭奪皇位,手足相殘、父子反目的例子屢見不鮮。”

    “海山和壽山如今能達成這樣的約定,或有一絲親情尚存。”

    “但人性中的貪婪和欲望是無止境的。”

    “在皇位面前,親情又算什麼東西?”

    李世民的聲音陰沉中帶著些許暗啞。

    “別考驗人性啊。”

    ……

    【也正是這一約定,為後面的混亂埋下了伏筆】

    【海山在位僅4年,喝酒把自己喝死了】

    【海山死後,根據約定,由弟弟壽山繼承皇位,即元仁宗】

    【元仁宗壽山繼位後,恢復科舉,任用漢人,實施以儒治國】

    【但元仁宗並沒有履行與哥哥元武宗約定的叔佷相傳】

    【而是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碩德八剌,即元英宗】

    ……

    大唐位面。

    李世民緩緩坐了下來,對這個結果絲毫不意外。

    “只要是人,就有私心。”

    長孫無忌連連點頭,對李世民的話頗為贊同。

    “海山和壽山曾經的約定,看似一段佳話,實則不堪一擊。”

    “這也再次印證了,不要輕易去考驗人性。”

    ……

    【元英宗繼位雖不正,但他自幼受儒學燻陶,繼位後推行新政,勵精圖治】

    【新政推行僅僅半年,元朝便大有起色】

    ……

    大宋位面。

    王安石眉頭微皺,對元英宗的新政並不看好。

    他曾主導一系列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改革措施,但變法遭到了保守派的強烈反對。

    沒有人比他更清楚,想要變法,會遇到多少阻力。

    王安石嘆息一聲,微微搖了搖頭。

    “變法,意味著要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

    “元英宗的新政會觸犯多少人的利益?”

    “又能堅持多久啊?”

    ……

    【元英宗的一系列改革自然觸犯了保守派蒙古貴族的利益】

    【之後他被刺殺,在位僅僅三年,駕崩時年僅21歲】

    王安石按了按自己撲通狂跳的心髒,一臉驚訝。

    “連皇帝推行新政,都有性命之憂。”

    “我被罷免了宰相的職務,算是幸運了。”

    此刻,王安石退守江寧,他遙望汴京方向,心中泛起層層漣漪。

    “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不知有生之年,我還有沒有機會回到那里,一展抱負。”

    看著因新政而死的元英宗,王安石一掃往日的無奈和痛苦,眼神瞬間變得堅毅起來。

    青苗法、市易法旨在增加國家財政收入、調節經濟,而不是維護士大夫階層的利益。

    連帝王都能豁出性命推崇新政,他有什麼理由退縮?

    “司馬光,你全盤否定我的變法,排擠于我,我不怪你。”

    “來日方長,咱們走著瞧。”

    ……

    【元英宗沒有子嗣,這時候真金的嫡長孫也孫鐵木兒,被諸王推舉繼位,成了泰定帝】

    【也孫鐵木兒在位期間,南方開始反叛起義了】

    【同樣的,也孫鐵木兒嗜酒如命,36歲就把自己喝死了】

    ……

    大宋位面。

    趙匡胤握著酒杯有點發懵。

    “等會兒,元朝幾位帝王酗酒如命,喝酒把自己喝死了?”

    “感情一家子都是酒蒙子。”

    “堂堂一國帝王,喝酒把自己喝死了,說出去,有點荒唐。”

    ……

    此時,天幕上開始飄來了密密麻麻的彈幕。

    “都是酒神。”

    “他們真愛喝酒啊。”

    “蒙古的酒有毒嗎?喝一個,死一個。”

    “全是一群喝死自己的皇帝,元朝皇帝當十年都是長的了。”

    “你記住,喝酒的,沒一個長壽的。”

    “古代的酒含有甲醇,包死的。”

    ……

    群臣的視線移向趙匡胤手中的酒杯,趙匡胤瞬間感覺手里的酒杯,恍惚有千斤之重。

    他輕輕放下酒杯,尷尬地笑了笑。

    “那什麼,小酌怡情,濫飲傷身。”

    “今日風和日麗,眾臣隨我品品茶吧。”

    ……

    【也孫鐵木兒在位僅僅5年,他駕崩後,元朝再次爆發了激烈的皇位爭奪戰】

    【權臣燕帖木兒在大都擁立元武宗的次子圖帖睦爾即位】

    【這位史稱元文宗,是元朝的第八位皇帝】

    【而另外一位權臣在上都擁立皇太子阿速吉八繼位,是為元朝第七位皇帝天順帝】

    【元文宗一方與天順帝一方之間爆發了激烈的戰爭,史稱兩都之爭】

    【最後天順帝一方戰敗,8歲的天順帝僅僅在為42天便被廢黜】

    【元文宗一方勝利了,他繼位以後,迫于當年叔叔元仁宗和父親元武宗定下的兄終弟及,叔佷相傳的約定】

    【元文宗假意讓位于哥哥,也就是元明宗,自己退位當起了皇太弟】

    【元明宗繼位後要去大都,與北上來迎接他的弟弟元文宗見面】

    【沒想到元文宗一伙人竟然在元明宗酒里下毒,當了184天皇帝的元明宗就此下線】

    歷朝歷代的古人被這戲劇性的一幕給逗樂了。

    就連朱元璋的嘴角也忍不住抽搐了起來。

    此刻,天幕再次飄起了零星的彈幕。

    “酒︰數我干掉的元朝皇帝最多。”

    “重生之我在元朝給酒投慢性毒藥。”

    “前幾位帝王有沒有可能也是被毒死的。”

    “酒︰你就說歷史上最厲害的刺客是誰吧?”

    “酒︰元朝皇帝一生之敵。”

    “蒙古的酒是有點說法的。”

    “元朝是被假酒給滅掉了吧。”

    滿屏開始飄起了“酒里有毒”的彈幕。

    馬皇後︰“不得不說,元朝帝王在喝酒這一塊還是非常權威的。”

    朱元璋的嘴角抽搐得厲害了,他突然開始懷疑,元朝滅亡是不是因為他了。

    ……

    視頻還在繼續。

    【元文宗在位期間,並沒有太大的作為,同時權臣把持朝政,社會反而更加腐敗了】

    【而他毒殺哥哥元明宗的行為引起了其他諸王的不滿,諸王開始起兵反抗】

    【元文宗在位四年後,就因病而亡】

    【因為對哥哥有愧,所以將皇位傳給了哥哥一脈】

    【立了懿質班繼位,是為元寧宗】

    【而元寧宗在位53天又病死了】

    听到元寧宗在位53天又病死時,黎洛將視頻暫停,忍不住“嘶”了一聲。

    “元朝皇帝短命得,讓我覺得每一任皇帝都是被刺殺的。”

    黎洛腦海中突然記起一個說法。

    胡虜國運不過百。

    而元朝國祚剛好98年。

    忽必烈在位31年,而元順帝在位35年。

    這一頭一尾兩位帝王就去了66年。

    中間的,可不就得短命了?

    “這……”

    “細思極恐,粗思也恐啊。”

    ……

    視頻還在繼續。

    【之後輪到了孛兒只斤•妥㧥�藍 車邸br />
    【元順帝在位時長比較長,甚至超過了忽必烈】

    【但此時的元朝內斗不斷,民變四起】

    【元順帝整日只顧吃喝玩樂,徹底躺平了】

    【直到朱元璋北伐成功,元順帝逃回漠北老家】

    【至此元朝統治結束】

    彈幕︰

    “就元朝帝王更迭的速度,努努力能從忽必烈活到小明王。”

    “再努力點,經歷宋元明三朝。”

    “總結︰元朝的滅亡,酒精佔了一半的功勞。”

    ……

    黎落點贊、收藏加轉發,一鍵三連。

    很快天幕再次滑動了起來。

    一個名為【元清算不算華夏歷史】的標題出現在天幕上。

    看到標題的瞬間,清朝歷代帝王全都炸了。

    “為什麼不算?”

    “大清與元朝同樣是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元朝國祚區區98年,而大清國祚276年。”

    “明朝承認了元朝的正統性,後世為什麼不承認大清的正統性?”

    一想到大清有可能不被算作華夏歷史,大清歷代帝王瞬間坐不住了。

    他們可以不認可自己是華夏歷史的一部分,但不能讓外界置疑他們不是華夏正統。

    【元清到底能不能算是華夏的歷史】

    努爾哈赤︰“算!”

    皇太極︰“算!”

    順治皇帝︰“算!”

    康熙︰“算!”

    雍正︰“算!”

    乾隆︰“怎麼不算呢?”

    後世網友︰“不算。”

    【華夏自古以來都不是單一民族國家】

    【秦漢時期民族主體由漢族形成】

    【漢族與少數民族統稱為中華民族】

    【元朝時期,忽必烈深受漢文化影響,積極推行漢化政策】

    【同時身邊也有一群漢人為其效力】

    【忽必烈在頒布詔書繼位時,把蒙古傳統的可汗改為華夏傳統的皇帝】

    【元朝在國家管理、典章、官僚制度上,基本遵循中原王朝的框架】

    【唐詩宋詞元曲中的元曲,也是中華文化的延續】

    彈幕︰

    “元可以,清不算。”

    “哈哈,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清條約,清不算。”

    ……

    【而且元朝對孔子也相當尊崇】

    【至大元年,元武宗加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用太廟之禮祭祀孔子】

    ……

    春秋戰國位面。

    孔子眨了眨眼,對此感到十分意外。

    “元朝不是將人劃分為四等,漢人是最低一等嗎,元朝皇帝竟然尊崇老夫?”

    孔子嘴里默念著元武宗加封的封號,神情十分詫異。

    顏回看了一眼天幕,對孔子說道︰

    “夫子,從忽必烈推行漢化政策、遵循中原王朝的框架來看,元朝統治者有意學習並融入中原文化。”

    “一切為了統治!尊崇您亦是他們文化融合舉措的一部分。”

    ……

    【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建立明朝後,在南京修建歷代帝王廟】

    【祭祀三皇五帝和開國帝王16位,里面包括元世祖忽必烈】

    【他認為宋朝被元朝取代,只是亡國不是亡天下】

    【文化傳統被元朝繼承了,朱元璋肯定了忽必烈的“治安之盛”】

    【于是他將忽必烈列為中華正統皇帝序列】

    【把忽必烈與三皇五帝和華夏漢民族帝王一起祭祀】

    ……

    大清位面。

    雍正皇帝緊張地甩著十八字,冷汗從額角滑了下來。

    清朝雖然也在學習漢文化,但清朝終其一朝都在防漢。

    “大家可以罵清朝。”

    “國祚兩百多年的大清必須是華夏歷史的一部分。”

    ……

    【再來說說清朝,清朝的龍興之地本就是大明的國土奴兒干都司】

    【清朝入關後干了很多壞事】

    【比如濫殺無辜,跑馬圈地,剃發易服】

    天幕每說一個清朝入關後干的壞事,朱元璋的臉色變黑一分。

    他緊了緊拳頭,心中頓時生出一股戾氣。

    “呵呵!”

    “滿清無商周之禮儀。”

    “無秦漢之尊嚴。”

    “無兩晉之文學。”

    “無隋唐之盛世。”

    “無兩宋之富裕。”

    “無元明之剛硬。”

    “犯大清者,雖遠必賠。”

    “割了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賠了13億兩白銀。”

    “就是這樣一個集丑陋、愚昧、落後、自大于一身的朝代,也能被列為正統?”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感覺太陽穴一跳一跳的疼。

    馬皇後心疼地走到朱元璋身側,擔憂地握住了朱元璋的手。

    “重八。”

    “你連元朝的正統性都承認了。”

    “元清必須得是正統。”

    “如果不是,華夏歷史就斷層了。”

    “5000年的華夏文化就不完整了。”

    道理雖是這麼個道理,朱元璋依舊過不了心理那一關。

    他轉過頭去,眼不見為淨。

    ……

    旁白繼續響了起來。

    【但大清也學習漢文化,推崇中華文化,保留省制、科舉】

    【同時采取以儒治國的策略】

    【憑借中華文化對其他文化強大的包容性和同化能力,後期的清朝統治者們連滿語都不會說了】

    【清朝的後期全靠左宗棠、李鴻章、曾國藩這些漢臣輔佐】

    【中華文明未曾中斷】

    【所以,元清從某種程度上講,也是華夏歷史的一部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幕通古代,給帝王一點震憾!》,方便以後閱讀天幕通古代,給帝王一點震憾!第500章 元清算不算華夏歷史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幕通古代,給帝王一點震憾!第500章 元清算不算華夏歷史並對天幕通古代,給帝王一點震憾!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