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漸漸暗了下去。
等到再次出現畫面時,一張孔夫子的畫像出現在天幕上。
畫像左邊寫著︰溫良恭儉讓,右邊寫著︰仁義禮智信。
看到畫像的瞬間,各個位面的古人面容肅穆起來,有些學子甚至現場行起了九叩首之禮,以表達對孔聖人的尊重。
……
春秋戰國位面。
孔子饒有興趣地看著天幕上的孔子行教像,同時腦海中閃過一抹疑惑。
“老夫的畫像?”
“不知天幕這是何意?”
不知怎麼的,看著畫像,孔子竟感覺眼皮跳了起來。
他伸手揉了揉眼楮,語氣有些不確定道︰
“左眼跳財,右眼跳災。”
“老夫左、右眼一起跳是什麼預兆?”
“是福是禍?”
孔子轉頭問向一臉震驚的顏回︰“顏回,你可知民間有何說法?”
顏回不語,只是一味搖頭。
老師,封建迷信要不得。
……
就在這時,天幕畫面迅速改變,新的標題出現。
【世修降表衍聖公,鐵骨錚錚勸人忠】
【從“萬世師表”到“世修降表”他們都做了什麼?】
……
大唐位面。
唐玄宗李隆基的眉頭狠狠皺了起來。
開元二十七年,他冊封孔子為“文宣王”。
“萬世師表”不難理解,指的是孔子,除此之外,他想不到誰可以超越孔子,獲得“萬世師表”的稱號。
可衍聖公是誰?
李隆基有些疑惑。
“莫非是孔子的後人?”
“衍聖公是後面朝代冊封的?”
“但世修降表是什麼鬼?”
……
大宋位面。
標題一出,宋仁宗趙禎一臉懵逼。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是他下詔改封孔子的46代孫孔宗願為衍聖公的。
他冊封的衍聖公,在後世名聲這麼臭?
趙禎嘴角抽了抽。
“世修降表……罵的真髒。”
他將目光重新移向天幕,視頻還沒有開始,彈幕已經密密麻麻飄了出來。
後世網友罵的更髒。
“從“萬世師表”到“世修降表”,他們丟盡了孔子的顏面。”
“仁義禮智信,也沒有說忠啊。”
“世修降表,誰來了,他先投降。誰統治,人家第一個宣傳他。”
“他們將識時務者為俊杰發揮得淋灕盡致,不愧是教育家的後代。”
“六字總結︰順風浪,逆風投。”
……
春秋戰國位面。
顏回一臉難以置信地看著天幕上的彈幕,心跟著抖了三抖。
老師的後人都是這個德性?
世世代代賣國?
他看了一眼神情嚴肅的孔子,又看了一眼天幕,疑惑叢生。
到底哪里出錯了?
基因變異了?
……
視頻開始播放。
【世修降表一詞用于形容孔子後裔】
【意思是在朝代更迭時,孔子的後代往往選擇投降,向新的統治者表示效忠】
【衍聖公是宋代定下來的爵位,由孔子嫡系後人代代相傳】
【最初只有正八品,到元代直接升到三品】
【面對蒙古人的鐵騎,第6代衍聖公孔元用帶領北方孔氏集體投降】
【為元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
大明位面。
朱元璋氣得面紅耳赤,同樣無語的,還有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人。
在元朝手里,老百姓過的是什麼日子?他們再清楚不過了。
朱元璋氣笑了。
“硬骨頭的都投海了,只剩下些軟骨頭。”
“真的把孔子的顏面丟盡了。”
……
【滿清入關時,他們把皇太極的畫像掛進孔廟】
【山東被漢斯貓國入侵時,他們把他國皇帝威廉二世引入孔廟】
【後來小日子侵佔華北,他們又想故技重施】
……
春秋戰國位面。
孔子捂著胸口,感覺自己快要被氣暈過去了。
入關後自有大儒為我辨經,是這個意思?
孔子全身的精氣神一瞬間全泄了。
自己的後人都是這副德性,他還有何臉面教書育人。
孔子一臉灰敗,他望著天幕,語氣無比低落。
“老夫現在絕育,還來得及嗎?”
顏回︰老師,你認真的嗎?學生支持你額!
……
大秦位面。
扶甦第一次對儒家產生了懷疑,第一次對焚書坑儒有了新的看法。
他望著王位上偉岸的男人,愧疚了一秒鐘。
世人皆以為,焚書坑儒,坑殺的是儒生。
其實父皇殺的是術士。
可是現在,扶甦寧願父皇殺的是貪生怕死的儒生。
“但凡他們能反抗一下,我都不會說啥。”
“可惜了,父皇焚書坑儒,坑殺的不是儒生。”
“這樣的軟骨頭,殺光了,我眉頭都不會皺一下。”
“誰求情,誰是狗。”
……
三國位面。
呂布酒也不喝了,他望著天幕怔怔出神。
“世人皆嘲笑我呂布三家姓奴。”
“比起世修降表的衍聖公,我呂布可謂是小巫見大巫。”
呂布搖搖晃晃站起身來,嘴角掛著一抹諷刺的笑。
“孔家是懂愛國的。”
“哈哈哈,以和為跪。”
……
大唐位面。
黃巢將天幕上的彈幕一字一句念了出來,手中的大刀早已饑渴難耐了。
“鐵骨錚錚衍聖公。”
“世修降表勸人忠。”
“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佞臣。”
“這就是投降的好處嗎?能傳承。”
同位面的李世民對世家更加警惕了。
王朝不過400年,世家卻能傳承千年。
“流水的王朝,鐵打的衍聖公。”
“不愧是存在了2000多年的俊杰世家啊。”
……
大漢位面。
董仲舒感覺自己道心破碎了,他望著天幕,連連搖頭。
“不是這樣的,先聖不是這樣的。”
“孔子是孔子,孔子後人是孔子後人。”
“不孝子孫只能代表他自己。”
董仲舒察覺到劉徹看過來目光,心底一咯 。
他剛得到陛下重用,這個緊要關頭,絕不能出任何錯。
董仲舒心底將孔家後人罵得狗血噴頭,面上仍然一片鎮定。
“陛下,孔夫子的思想無錯。”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才是對大漢最有利的統治方式。”
劉徹的思緒不知道飄向何方。
他當然知道“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實現大一統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
只不過這孔家後人也太……沒骨氣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