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位面。
孔子看了一眼身後跟著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弟子,目光中露出了欣慰的神色。
“還好自己的弟子都很靠譜。”
“子路讓蒲邑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子貢有非常卓越的政治才能,同時還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商人。”
“子夏以文學著稱,對《詩經》、《尚書》、《禮》、《樂》等經典,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子輿以孝聞名,提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
孔子越看越發滿意。
“得此弟子,夫復何求。”
然而下一秒,天幕標題【論老師的崩潰瞬間】,讓孔子徹底笑不出了。
這個視頻,讓他這個千年前的孔聖人,知道了什麼是人間疾苦,同時也見識到了什麼叫做生物的多樣性。
同為老師,他很難不對後世的老師心生憐憫。
孔子望著天幕,忍不住替後世的老師鞠了一把辛酸淚。
他深吸一口氣,最終化為一聲嘆息︰
“老師的命,也是命啊。”
天幕旁白響起︰
【現在老師們的閱卷環境真是越來越惡劣了】
畫面一轉,一張試卷出現在屏幕上。
【請用情願二字造句】
歷朝歷代的學子們直接懵了。
這是後世學子的考題?
用情願二字造句?
他們死死盯著天幕,面目有些猙獰。
“如果這樣的考題都無法完美回答。”
“與朽木、爛泥有何區別?”
隨後,所有人都瞪大了雙眼,仿佛听到了什麼大逆不道的言論。
【學生答︰你情願當一輩子老師嗎】
這是什麼逆天發言?
歷朝歷代因落第而被迫當老師以維持生計的秀才、舉人們臉都黑了。
這個答案像一把冰冷的刀,深深刺進了他們的胸膛,將血淋淋的殘酷現實擺在了他們的面前。
我不是狀元,是因為我不想考狀元嗎?
我不是榜眼,是因為我不想考榜眼嗎?
科舉做官是天下文人夢寐以求之事。
十年寒窗苦讀,能考中做官,誰願意落第?
誰特麼想窩在這里當老師?
【用雖和卻造句】
【例句︰小貓雖個頭不大,卻十分勇敢】
【學生答︰周老師雖丑,卻十分自戀】
嬴政看完,整個人都不好了。
“周姓老師閱卷,還不得當場破防。”
【到了答題環節】
【學生回答︰你說,少爺請答題】
看著天幕上離譜的答案,劉徹的嘴巴都合不上了,他一字一句念著,感覺三觀受到了極大的沖擊。
“少爺,請答題???”
【讓求證垂直】
【學生回答︰我的眼楮就是尺,我說垂直就垂直】
李世民倒吸一口涼氣︰“朕都沒有這麼霸道……”
【做閱讀理解時】
【學生回答︰你是老師,我是老師?你問我?能干干,不能干,滾】
【問︰讀完該篇文章後的感受】
【答︰讀完感覺好難受】
此刻的沉默震耳欲聾,歷朝歷代的古人們全都默契的閉上了嘴。
沉默了許久的趙匡胤忍不住開口。
“真不敢想象,老師看到這些答案時的心理陰影。”
畫面中不斷出現各種奇葩的答案,黎洛看後,光代入一下教師的角色,就已經感到窒息了。
“新腦子現在已經進化成這樣了嗎?”
……
天幕繼續滑動。
【為什麼神仙會幫我們實現願望】
此標題一出,歷朝歷代的人全都面露疑惑。
華夏的神明有很多,三清、四御、八仙,民間信仰的神明,灶神、財神、門神、土地公公等。
佛教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還有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
人們時常求神拜佛,但他們從沒有想過,為什麼神仙會幫助凡人實現願望。
……
大秦位面。
嬴政下意識想要問李斯。
豈料,他轉頭一看,李斯的序列依舊空空如也。
嬴政罕見地內疚了一秒鐘,他清了清嗓子,低聲詢問身側的內侍︰
“李斯,現在還暈著嗎?”
內侍小心翼翼地瞄了一眼嬴政的臉色,斟酌說道︰
“回陛下的話,李斯大人現在還未甦醒。”
嬴政擺了擺手,突然興趣缺缺。
“沒有李斯在朝堂上,人生好像乏味了許多。”
“李斯醒了,記得讓他第一時間上朝。”
听著嬴政的吩咐,群臣只覺得天都塌了,一個個伸長脖子,目光炯炯盯著郁悶中的陛下。
大臣甲痛心疾首︰陛下,您不止李斯一個臣子啊。
大臣乙躍躍欲試︰您看看微臣,微臣也等著您翻牌子,阿不,等著為您排憂解難。
大臣丙暗自發誓︰李斯就知道霸著陛下,不行,他要開始使出渾身解數爭寵了……
……
大唐位面。
李世民的眸子閃了閃,作為大唐最高統治者,他一生可謂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極少需要祈求神明來實現願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求神拜佛,對于他來說倒是十分新奇。
李世民捻了捻手指,嘴里喃喃道︰“神明實現願望嗎?”
他很好奇,天幕會怎麼回答?
……
【為什麼神仙一定會幫我們】
【幾乎到了有求必應的地步】
……
大清位面。
和 目露不屑。
他吃了多少不為人知的苦,才爬到這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
他曾祈求神明保佑母親,母親卻難產去世,弟弟和琳也差點夭折。
9歲父親患病去世,他和弟弟窮困潦倒,差點被趕出家門。
和 斂下眼眸,忍不住嗤笑,他嘗遍了世態炎涼,現在有人告訴他說求神拜佛有用。
要是有用,為什麼不拯救年幼的他?
求神拜佛有用,世間將不會再有不平之事。
要是求神拜佛有用,世間還會有餓死之人,還有窮困潦倒嗎?
……
【師傅說,假如有一天有一群人堵在你家門口】
【拿著大喇叭又唱又跳】
【你不幫他,他就天天來】
【你被煩的不行了,只有有求必應了】
……
大唐位面。
李世民听得目瞪口呆,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是這個緣由。
他用力拍了拍手,突然頓悟了。
“朕終于明白了,念經為什麼要念幾十次、幾百次。”
“不是因為這樣靈。”
“而是這樣更煩人。”
“所謂心誠則靈,就是不停地鬧他們。”
“直到煩到他們答應為止。”
……
大清位面。
和 恍恍惚惚,開始對自己產生了懷疑。
“難道當年我太年幼了?”
“念經的次數太少了?”
乾隆皇帝嘴角抽了抽。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神明們的脾氣也太好了吧。”
“要是換做是朕,朕可能會直接滅了他們。”
喜歡天幕通古代,給帝王一點震憾!請大家收藏︰()天幕通古代,給帝王一點震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