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漢東趙瑞龍,我要逆天改命

第227章 航空發動機,落後三十年?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火�本章︰第227章 航空發動機,落後三十年?

    砰砰砰∼

    禮花齊放,震耳欲聾。

    “開工大吉!”

    趙瑞龍揮動鐵鍬,率先鏟起一鍬泥土。

    擔任龍國商用航空發動機集團總經理的蔡曉樺,緊跟著也鏟起泥土揮向基坑。

    隨後,出席開工典禮的眾多領導、工程院士,也紛紛鏟土。

    象征著呂州航空發動機研發制造基地,正式破土動工。

    片刻後。

    儀式結束,大批工程機械,開始轟鳴施工。

    艷陽高照之下,大量的嘉賓都已經退場離去,但蔡曉樺卻遲遲沒有動身。

    趙瑞龍送走了車隊,來到蔡曉樺身旁。

    年過半百的蔡曉樺,畢業于京州航空航天大學。

    後又前往燕京繼續攻讀,是龍國第一批航空發動機專業博士。

    再後來,他入職龍國航空工業集團,從事軍用發動機研制多年。

    趙瑞龍知道。

    今天的動工儀式,對蔡曉樺來說意義非凡。

    不僅僅是意味著,他又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漢東省。

    還象征著,他所從事航空發動機事業,掀開了新的篇章。

    在很多人的認知里。

    為了滿足國防需求,確保戰時不至于被卡脖子,沒有軍用發動機可用。

    在過去幾十年里,龍國通過自主研發和技術引進,搞出過幾款軍用發動機。

    雖然相比于國外,推重比很小、油耗很高、可靠性較差……但軍用航空發動機,能用就行。

    真要打仗,誰還在乎那點油耗?

    哪怕發動機穩定運行時間,只有兩百小時都沒關系。

    因為戰機可能還沒飛到發動機壽命極限,就已經被擊落了。

    然而……

    民用航空發動機,就大不一樣了。

    民航企業購買飛機,是用來賺錢盈利的。

    所以對飛機最重要核心部件發動機,自然有著極高的要求。

    既要推力足夠大,以便飛機能裝載更多,又要油耗足夠低,因為燃油成本直接關系到盈虧。

    同時還要可靠性足夠高,不能無法適應惡類氣候和工況環境,不能飛著飛著就出毛病,不能搞得飛機經常趴窩無法運營。

    另外,運行時的噪音還要足夠低,不能讓搭乘飛機的旅客,以及航線和機場周邊的居民覺得太吵,在舒適性方面有所保證。

    除此之外,保養周期要足夠長,別沒飛多少飛行時長就又要停機保養,而且維修保養還得足夠方便快捷,成本也不能太高。

    總而言之。

    軍方對軍用發動機的要求相對簡單,只要性能足夠強,其他方面都次要。

    可民航企業對民用發動機,要求可就無比苛刻了,方方面面都要做到很優秀。

    而龍國搞過不少軍用的,還從來沒自主研制過民用大推力的。

    這一搞,還是要給國產大飛機搞配套的。

    一旦民用發動機研制不夠順利,那麼國產大飛機的研制進度也會被耽誤。

    一旦民用發動機搞出來不夠好,也會導致國產大飛機的整體性能受到影響。

    如此難上加難。

    以至于重啟國產大飛機項目的時候,就有很多人建議兩條腿走路。

    也就是一邊研制配套的國產發動機,一邊爭取引進西方現有的先進發動機。

    即便國產發動機研制不順、性能不佳,采用國外進口發動機的國產大飛機,也不至于被耽誤。

    尤為關鍵的是,西方老牌航空發動機企業,經驗豐富、技術先進、產品成熟,找他們供應市面上正廣泛應用的發動機,性能和可靠性也有保障。

    哪怕價格貴不少,哪怕產能受制于人,但用著也安心不少,並且還能有利于國產大飛機研制成功後,在西方通過適航取證,從而打開國際市場銷量。

    然而……

    ‘兩條腿走路’的辦法,好處雖多,但卻被趙瑞龍一票否決。

    趙瑞龍給出的理由很簡單。

    龍國商飛本就要和西方的波音空客搶飯吃,西方哪能那麼好心,提供又好又不貴的現役發動機?

    即便要提供,也不知道需要談判多少年,談成了後,售價、產量、供應周期等都是別人說了算。

    一架就需要裝兩台發動機,你想年產上百架大飛機?

    可人家就只給你提供幾十台發動機,你能咋辦?

    一問就是材料供應不暢、生產過于繁忙等各種理由。

    而且就不提供最先進、最省油的。

    說幫忙在西方通過適航取證,也毫無實際行動。

    如此既暴賺你的錢,還不幫你的忙,你能咬他一口?

    爹有娘有,都不如自己有。

    航空發動機這麼缺一不可、至關重要的部件,豈能受制于人?

    而且斷了從國外引進的這條路,還能更加專注的走自主國產化這條路。

    否則老想著自主研制不好,還可以從國外引進。

    就不會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勇氣。

    當然。

    這只是趙瑞龍,一票否決之時,給出的理由。

    還有一個原因,趙瑞龍沒說。

    那就是作為穿越者的他,深知西方的一貫套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穿越前的那個世界,國產大飛機項目就上了當。

    從論證立項到首飛成功,再到投入商業運營,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經費。

    小批量量產之後,產能一直提不上去,國外的適航取證也進展緩慢。

    哪怕陸陸續續生產了很多架,已經安全平穩運行了很多架次,輸送了大量旅客。

    可是包括發動機在內,大量核心部件和系統受制于人。

    不僅價格不菲,還供應不足,導致成本壓不下去、產能也提不上來。

    通過國外的適航取證,打開國際市場更是遙遙無期。

    所以……

    穿越來到這個世界的趙瑞龍,當然要避免重蹈覆轍。

    尤其是國產大飛機項目,是自己一手主導重啟的,自己還提供了大部分資金。

    誰出錢,誰就是大爺!

    趙瑞龍當然就有一票否決權。

    有趙瑞龍掏錢買單,高層當然也樂意讓國產大飛機用國產發動機。

    況且軍用發動機都搞了那麼多年,各方面也算是有些經驗和基礎。

    不試一試,又怎麼知道不行呢?

    這樣一來,蔡曉樺就壓力巨大了。

    雖然不管軍用還是民用,都是航空發動機,並不算跨行跨界。

    而且趙瑞龍還不知道從哪兒,弄來了一份特別詳實的研發方案。

    但畢竟是應用于不同領域的發動機,側重點不一樣,用戶需求大不相同。

    “蔡工,開弓沒有回頭箭,都這時候了,你再怎麼擔心也沒用,干就完了,反正即便沒搞好,虧錢的和擔責的,是我也不是你。”

    趙瑞龍話音剛落,蔡曉樺就扭頭側目說道︰

    “花那麼多錢,請那麼多人,組織協調那麼多單位參與,現在就連研發制造基地都開工建設……你說我要是毫無壓力,未免也太不負責了吧?”

    趙瑞龍略略點頭。

    從大飛機項目重啟以來,真的是每天都在燒錢。

    因為一架現代化的噴氣式客機,技術組成太龐大太復雜了。

    不僅要適應惡劣復雜的氣候環境和工況條件。

    還要確保經濟、舒適、安全、可靠……

    所以哪怕只是駕駛艙和客艙玻璃,都要經過精心設計、反復試驗、不斷改進……

    而一架飛機,技術難度遠遠超過玻璃的零部件,又何止上千?

    所以需要太多太多單位參與研制。

    高層是可以一聲令下,眾多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大型央企都紛紛參與研制。

    可是要搞設計、要做實驗、要添置設備采購耗材、要發工資和獎金……

    各種各樣的開銷加一起,那都不叫花錢了,而是在燒錢。

    平均每天都要燒掉幾千萬。

    這還只是初始設計階段。

    等包括發動機、起落架、航電系統等在內,大大小小眾多零部件開始進入實驗階段。

    等用成千上萬的零部件,組裝制造出了首架機,開始進入密集的試飛驗證階段。

    那時候,燒錢會更加猛烈,每天起碼一個億。

    因為哪怕只是試飛一次,不算人員成本、飛機損耗、機場起降、指揮調度等成本,燒的航油都是以噸計。

    而要想全面檢驗飛機是否安全可靠,也為了拿到型號合格證以便量產交付,要造好幾架試飛機,試飛上千架次。

    其中還有不少試飛科目,還要到極寒、極熱、高原、海島等機場去飛,也不是飛起來轉悠幾圈就完事,會有大量的考核科目。

    因此。

    眼前繁忙的工地,建的哪兒是發動機研制基地。

    分明就是在建一座大型焚燒爐,將來大把大把的在這兒燒錢。

    “放心吧蔡工!”

    “咱們龍國有不錯的工業基礎和人才儲備,研制軍用發動機也有一定的技術積累,更有強大的國家意志!”

    “即便將來某一天,我趙瑞龍沒錢燒不起了,咱們龍國也一樣會勒緊褲腰帶,研制出一流的國產航空發動機!”

    蔡曉樺目光有些詫異的看著趙瑞龍。

    “你就這麼有信心?”

    “當然!”

    趙瑞龍笑容滿面的說道︰

    “咱們軍用發動機,都能達到國際一流水準,為什麼民用發動機卻不行?”

    蔡曉樺一愣。

    “趙總你說錯了吧?咱們的軍用發動機,哪兒達到了國際一流?至少還落後三十年吧!”

    “難道你忘了,四年前米國研制的全球第一款隱身戰斗機,就已經首飛成功了嗎?”

    “那不僅僅是全世界第一款五代戰機,所使用的發動機,推重比更是高達10.5,這是多麼恐怖的性能參數!”

    “毫不夸張的說,那就是地表最強航空發動機,相比于咱們,簡直就是外星人般的高科技,太領先太強大了!”

    趙瑞龍淡淡一笑。

    推重比,對軍用發動機來說確實至關重要。

    它是發動機的推力與發動機自重的比值。

    數值越大,代表發動機性能越強、效率越高、技術越先進。

    同樣的重量,推重比越大的發動機,就能有更強大的推力,可以讓戰機具備更強的飛行性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麼同樣的推力,推重比越大的發動機,自然重量就越輕,較輕的重量意味著更低的油耗、更強的飛行性能。

    所以……

    能研制軍用航空發動機的國家,一直都十分看重推重比這個參數。

    很多人之所以認為,龍國的軍用航空發動機,落後世界先進水平二三十年。

    就是因為七十年代,龍國通過技術引進加仿制創新,終于研制出了一款軍用航空發動機,但是推重比差一點才還不到3.9。

    而同一時期,米國的推重比已經超過7。

    要是雙方發生空戰,單憑發動機的性能差距,米國對龍國都是輕松碾壓。

    無數軍工人開始瘋狂努力,希望能盡快縮短差距。

    然而……

    龍國的軍用發動機,雖然進步神速。

    可米國人實在是太‘凶悍’了。

    1997年,米國隱身戰斗機成功首飛,所用的發動機推重比高達10.5。

    得知這一消息,龍國不少航空發動機專家、科研人員、軍工企業技術人員都懵了。

    這差距,也太大了吧!

    再加上幾場高科技局部戰爭。

    米國一次次外科手術般精準的空襲打擊,輕松虐殺對手,也驚醒了億萬龍國人。

    血液里流淌的‘落後就要挨打’基因,被徹底刺激覺醒。

    部隊一律不得經商,開始全面瞄準現代高科技戰爭。

    自然誰也沒有懷疑,米國人會造假。

    大家一心只想著,米國作為全球最先進發達的軍事強國,他們真有可能為第五代戰斗機,研制出推重比超過10的超強發動機。

    所以羨慕嫉妒是沒用的,只有趕緊奮起直追,加大科研力度。

    為此。

    龍國抽調精兵強將,火速審批立項。

    特事特辦,以火箭般的速度,將新一代渦扇發動機,列為了國防重大科研攻關項目。

    不過……

    即便經過多年努力,無數人絞盡腦汁,竭盡國內科技、材料等各方面的極限。

    新一代的軍用渦扇發動機,經過地面測試,發現推重比也只有7.5。

    雖然相比于其他國家,已經很了不起。

    可是蔡曉樺等軍工專家,依然覺得還不夠。

    大家都覺得7.5算什麼?

    人家米國人,很多年前就研制出了推重比高達10.5的發動機。

    推重比相差3,還敢說不落後三十年?

    因而廣大軍工人,還需要繼續進步。

    爭取下一代,研制出推重比超過10的發動機。

    如今。

    第二代國產軍用渦扇發動機,研發任務基本結束,第三代還沒開始立項。

    蔡曉樺受命帶隊,轉戰民用航空發動機領域。

    在趙瑞龍的大力支持下,研制出性能不錯的民用發動機,蔡曉樺自然是很有信心。

    可是要說性能一流……

    他當然不信。

    這讓趙瑞龍怎麼說?

    作為穿越者,趙瑞龍當然太熟悉西方人弄虛作假。

    什麼產品性能參數都可以灌水。

    許多所謂的先進武器,其實不過是忽悠國會撥款的噱頭。

    但是在今時今日……

    資訊不夠發達,西方也沒有自爆解密。

    在國人心目中,西方高科技就是先進、就是更強。

    所以空口無憑,怎麼說龍國7.5推重比的軍用航空發動機,在二十一世紀初已經是世界一流?

    沒有實錘證據,米國人又不會主動承認,又該如何讓蔡曉樺相信,米國人的發動機推重比別說10.5,就連7都沒有?

    “人心中的成見,果然是一座大山,並不是輕輕松松就可以改變!”

    “不過這樣也好,始終懷揣著技不如人,還需奮起直追的心態,龍國的科技才能飛速進步!”

    “什麼電磁炮、電磁彈射器、高超音速導彈、雙脈沖空對空導彈、無人機自主化作戰集群……米國人多吹牛逼也好。”

    “他們吹噓得越厲害,ppt寫得越漂亮,喜歡料敵從寬的龍國人,就會越發刻苦努力,把米國人吹過的牛逼,都逐一實現!”

    想到這兒,趙瑞龍決定懶得廢話。

    “蔡工,我不管米國人的軍用發動機到底有多強。”

    “反正你要人我給人,要錢我給錢,連具體方案都給你。”

    “兩年後的今天,我必須看到符合我要求的國產渦扇發動機!!”

    喜歡重生漢東趙瑞龍,我要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重生漢東趙瑞龍,我要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漢東趙瑞龍,我要逆天改命》,方便以後閱讀重生漢東趙瑞龍,我要逆天改命第227章 航空發動機,落後三十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漢東趙瑞龍,我要逆天改命第227章 航空發動機,落後三十年?並對重生漢東趙瑞龍,我要逆天改命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