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秦淮河邊。
大明第一所“女德女子”學校。
也就是馬皇後張羅修建的第一所女子學校。
從前年開始,京城就開始大力推廣教育行業。
城里大大小小學院,不下五十個,涵括幼兒到科舉。
只是,這些學院面向的人群,全是男性。
此時,學校門口,圍滿了吃瓜群眾。
城里早就在傳,要建什麼女子學校,讓百姓家的女子也能上學。
當然,護士學校除外。
護士學校的女子,都是世代行醫的,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就懂醫藥方面的知識,識字並不奇怪。
而百姓家中的女子,年幼時,在家帶弟弟妹妹,年紀大一點,就幫著家里干活,到了國家規定的年齡,就尋夫出嫁,然後操持她的小家,過幾年,帶娃了,一邊帶娃一邊干活。
哪有什麼時間去學校上學?
況且,自古以來,也沒有什麼女子學校的存在。
所以,大家都想看看,大明修建的女子學校,到底長什麼樣。
隨著兩個衣著得體的禮儀,用竹竿把門口匾額上的紅綢頂了下來。
門口兩側的鞭炮 里啪啦,響了好一會兒,里面幾個夫子打扮的女“先生”走了出來。
“這女子學校教什麼?難道跟其他學院一樣,教四書五經,科考的?”
“這里真的可以免費吃飯?”
“女子上了學,就能當官嗎?可不可以當縣令?”
“像我這樣四十歲了,還能進去學習嗎?”
“把自家女子送進學校,能把弟弟妹妹帶進去照顧嗎?你放心,我不是為了讓幾個孩子去學校吃免費飯菜。”
“牛嬸子,你算盤打得,都快崩到我臉上了,你那是送孩子去上學嗎?你是想讓全家孩子去蹭飯!”
……
幾個女先生還未開口,就被周圍此起彼伏的詢問聲給淹沒。
好在有衙門的捕快維持秩序,領頭的捕頭,拿起鑼敲了好一會兒,嚴厲道︰“你們都在問,讓先生怎麼給你們解答?要問,一個一個問!”
鑼聲一響,人群嘈雜的聲浪總算被壓了下去。
眾人在捕快面前,還是不敢太過放肆,眼巴巴地望著那幾位站在門口的女先生。
站在最中間那個女子穿著素淨但體面的深色襦裙,發髻梳得一絲不苟。
她上前一步,向著圍觀的眾人行了一個學生禮︰“諸位鄉親父老,靜一靜,且听我一言。妾身姓陳,忝為這所女子學堂的監院之一。”
她目光掃過眾人,帶著一種溫和笑容道︰“首先,這女子學堂,承蒙皇後娘娘恩典,才得以建立的。”
“並且,女德學校,並不像其他學院那樣教四書五經,儒家經典。”
“學校主要是教女子刺繡,紡紗等技能,讓女子能有一項能養活自己的技能。”
“現在城里招女工的作坊數不勝數,只要從學校畢業的,都能勝任那些作坊的工作……”
听到學校就教刺繡、紡紗的手藝,百姓幾乎都搖了搖頭。
這些還需要把人送去學校學習嗎?家里父母言傳身教,不比學校教得好?
“同時”陳監院提高了聲音︰“學堂內,會教授《女誡》、《內訓》等典籍,以使女子修養德性,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
“不僅如此,也會教授基礎的識字、算學。”
陳監院向皇宮方向行了一禮,道︰“娘娘說了,要讓大明女子不做睜眼瞎,不至受人蒙騙,得識字才行。”
“此外,還將根據天分與興趣,教授女紅、廚藝、醫藥常識、育兒之法等實用技藝。目的,是讓女子更能經營好家庭,教育好子女,于國于家,皆有益處。”
人群里有人點頭,原來女子學校不僅僅是只教女紅,教授的東西這麼多。
同時又覺得,如果能把家中女兒、孫女送來上學,感覺還不錯。
至少像這位女先生說的,未來可以靠自己養活自己。
百姓才不管什麼女子只能待在家中,現在城里兩口子都出去做工的家庭,比比皆是。
“至于做官……”陳監院搖了搖頭︰“讀書明理,並非只為做官。女子通曉道理,持家有方,相夫教子,亦是于國有功。皇後娘娘設立此學堂,正是此意。”
這時,旁邊一位稍年輕些的女先生補充道︰“即便不為做官,若學有所成,亦可如我等一般,在學堂中擔任教習,或以所學技藝謀生,並非全無出路。”
陳監院指著院牆上貼著的大字報︰“凡是在學校上學的女子,都可以在學校吃午飯,並且是免費的。”
“學校招收學生,並不是只要是女性都要。學堂目前主要招收五歲至十五歲的女子。”
“超過年齡的,大家也不要失望,日後會有專為年長女子開設的講習班。”
陳監院說完,再次向眾人行禮︰“諸位,學堂三日後正式開放招收學生。若家中有適齡女子,願來就學,屆時可前來報名查驗,章程細則,會張貼于門口。今日學堂初開,多謝各位鄉親前來觀禮。”
陳監院的解釋條理清晰,簡單幾句說明了學堂的宗旨和內容。
人群又開始嗡嗡地議論起來。
“識個字、學算數倒是不錯……”
“學點醫術常識也好,家里孩子頭疼腦熱的也能懂點。”
“就是不能帶弟妹來,唉……”
“免費吃飯呢!讓我家丫頭來試試!”
“女先生看著真有氣度……,如果我家丫頭未來也當了先生,會不會跟她們幾人一樣?”
“先生月錢可不低,我听我家小子說,他們先生一月有五兩銀子的月錢!”
“不行,等當家的晚上下工回來,我跟他商量商量,把家里兩個丫頭送來上學。”
……
“娘娘,今日學院揭匾,圍了好多百姓!”
錦兒一進門就嘰嘰喳喳的說著今日女子學校門口的情況。
她可蹲點守到百姓散去後,才回的宮。
馬皇後笑道︰“百姓可對送女子去上學有抵觸?”
錦兒搖了搖頭︰“沒有,百姓听到學校不僅教識字,算學,還教女紅醫學廚藝等,都表現得躍躍欲試的模樣。”
“奴婢看,報名那天,學校的門口估計都會被百姓給踏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