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躺在東宮的床榻上,心下思緒萬千。
他膝下三子,幼子李醫夭折,只李象和李厥活到成年,唐朝貴族子弟三歲啟蒙,他被廢黜的時候李象十三歲,受過十年的優質教育,李厥比較倒霉,五歲的年紀就隨他流放。
黔州一介庶人,請不到優質的先生,何況他去黔州的當年就亡故了,甦家是李厥外家,可甦家連甦氏這個女兒都當做棄子,李厥又算什麼?
教育上的巨大差距,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李象和李厥兩個家族在成就上的差異,可也因禍得福,李厥家族沒有李象的成就都慘遭流放,最後死于流放途中,要是有李象的成就,李厥這一脈估計要和李貞一樣絕嗣。
賞賜李象些什麼東西,李承乾有些頭疼,李象堅定的選擇他,還努力把他送回長安,落葉歸根,他對這個孩子有著不一樣的情感,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
李覺同李厥長的一模一樣,或許冥冥之中,李厥又回到了他的身邊,他對李厥有愧疚,這又是他和甦氏的孩子,他不想忽視李象,也不願意李覺被人詬病,受寵不及庶長兄,他在李泰身上吃過的苦頭,不能重復到李覺身上。
翻來覆去半夜,李承乾終于敲定了對李象的賞賜,既然李象喜歡理科,他在理科上的畢生所學,已經全部總結成冊給了李象,如今就再給李象在長安蓋一座古代版的實驗室。
說干就干,翌日早朝過後,李承乾就去向皇帝申請要一塊地皮,蓋實驗室。
李世民不太贊成李承乾的安排,在他看來,承乾給的賞賜,實在埋沒李象了。
“我看象兒這個孩子,將來是個有大造化的,你這個賞賜,實在不怎麼妥當。或許,你應該問問象兒,他想要什麼。”
李承乾道︰“象兒要世子之位,臣也給他嗎?象兒的才華,怎麼用,將來用或不用,看穆穆的意思。”
“你這樣對象兒不公平。”
李承乾道︰“父親,所謂公平,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律法意義上的一紙空文,是現實里永遠不可觸踫的童話。”
皇帝覺得他的決斷對李象不公平,只是因為李象符合皇帝對工具人的設想,可作為父親,他只希望他兩個孩子,各歸各位,各司其職,不要走上他和李泰的路。
正常情況下,生的好的人比生的不好的人,多了無數的選擇,人生的分水嶺是羊水,從來都不是一個笑話。當然,像他這種一出來被當做棋子的倒霉蛋也不少。
轉眼到了休沐日,皇帝請了長孫無忌、魏征、房玄齡、尉遲恭、李靖、李世績、張亮、程知節、蕭 、唐儉等老臣,李承乾打眼一看,清一色凌煙閣掛著的那一批。
二代里面,蕭銳、王敬直、竇逵、長孫沖,唐義識、房遺愛、杜荷、魏叔玉等人,差不多都是駙馬和準駙馬,皇帝這是要他跟功臣貴戚搞好關系。
“太子殿下,您可是把臣等害苦了。”
李承乾看向長孫沖,他跟這位表兄沒有太大交集,要避嫌的。(長孫沖在貞觀七年成婚,李承乾貞觀九年成婚,推測長孫沖是表哥不是表弟。)
“阿兄,這話怎麼說?”
唐義識(豫章公主的夫婿)道︰“殿下可知,公主們時常進宮陪太子妃閑聊。”
“我知道,我又沒在其中挑撥是非,讓你們夫妻不和,怎麼說我把你們害苦了?”
“太子妃將殿下所繪丹青掛在內室,被去閑聊的公主看到了,回去之後……”
長孫沖補了一句︰“公主的原話︰同是夫婿,太子可以畫,你為何不行?”
李承乾心里苦,不知不覺,他這是得罪了一批人?
罪魁禍首李承乾,默默扒開來炙羊肉,挑出里面的精瘦肉放在嘴巴里咀嚼。
杜荷同城陽公主的婚期將近,听一群駙馬訴苦,復又想起城陽造訪東宮的頻繁程度,只覺得背後涼颼颼的。
高履行滿面愁容︰“太子殿下,您同公主們說說,通融一下臣等?”
李承乾看向高履行,這位仁兄的妻子東陽公主,可謂是倒霉,新城嫁韋正矩郁郁而終,李治借機清理京兆韋氏,因為這樁婚事是東陽公主牽線搭橋,李治直接將人貶到集州。
李治晚年被武後架空,章懷太子同武後爭權,被蔑污謀反,李賢還在找證據洗清罪名的時候,武後先發制人,銷毀李賢謀反的證據,昭告天下,太子謀反,將此事板上釘釘,摁死李賢。
高政正好在東宮任職,東陽公主受牽累被奪了封邑,一個公主沒了封邑,就要仰人駙馬鼻息生活。到了垂拱年間,武後成了武皇,武皇對長孫無忌厭惡至極,偏偏東陽公主嫁的高家又是長孫無忌母族,這位公主再次貶到巫州,堪稱命運多舛。
貞觀皇帝的兒女,除了死的早的,沒幾個有好下場。
李承乾尷尬的咳嗽了兩聲,唐朝的公主,突出的就是一個彪悍,所以歷朝歷代,唐朝的公主最難嫁出去,他哪里勸得動?只怕他一開口,就圍上來一堆妹妹哭訴,親妹妹不及妹夫。
“我是她們的兄長,不好開口勸,這樣,你們找陛下,陛下是君父,陛下開口,她們肯定听。”
當你解決不了麻煩的時候,甩鍋是最好的辦法。
眾駙馬集體語塞,找陛下,還不如回去跟公主求“饒”,一幅丹青而已,又不是畫不出來,實在畫不出來,花錢找人畫。
長孫沖道︰“還好,殿下只給太子妃畫了一幅畫,臣還在想,以殿下的才華,要是同太子妃鴻雁傳書,以詞賦寄托相思。不然的話,臣等就更沒法過了。”
李承乾暗道︰他們夫妻經常這麼玩兒,紅箋小字,或是一首詩,或是詞,或是序賦,他也是接觸了以後才發現,甦氏文筆不錯。
只能說,甦氏比較低調,沒有同幾位小姑子炫他們夫妻鴻雁傳書,不然的話……李承乾給了一眾妹夫一個自求多福的眼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