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3年元旦,凜冽寒風裹挾著細雪掠過京城,卻吹不散滿城蒸騰的煙火氣。
胡同口的糖炒栗子攤前,鐵皮鍋里黑砂與栗果翻炒得 啪作響,焦香混著攤主吆喝"燙手的熱栗",引得裹著棉袍的孩童拽著大人衣角直跺腳。
賣風車的老漢將竹骨彩紙扎就的風車插滿草把,風輪在北風中飛速旋轉,紅綢穗子獵獵翻飛,驚得街角打盹的黃狗豎起耳朵。
新鋪就的水泥路上,三五個少年追逐著滾鐵環,鐵環撞擊路面發出清脆的" 啷"聲,引得馬車夫勒住韁繩笑罵。
"小兔崽子,當心驚了牲口!"
戴著瓜皮帽的賬房先生捧著賬本縮在馬車里,隔著車窗好奇打量著平整如鏡的路面,往日泥濘里常陷的車轍不見了蹤影。
街邊包子鋪的蒸籠白霧繚繞,伙計掀開木蓋的瞬間,十八褶包子的麥香混著肉餡湯汁的鮮香撲面而來。
"客官里邊兒請!今兒個新蒸的醬肉包,咬一口直冒油!"
跑堂的吆喝聲未落,就見幾個扛著麻袋的腳夫大步跨進店門,粗糲的手掌在水泥門檻上蹭掉積雪,高聲嚷著要"十個肉包,再來碗滾燙的餛飩"。
綢緞莊的雕花木門吱呀推開,穿貂皮斗篷的貴婦人牽著丫鬟走出來,腳下繡鞋踩在水泥路面上發出"噠噠"脆響。
貴婦人忍不住低頭細看︰"這路當真奇了,瞧著灰撲撲的,走起來倒比青石板還穩當。"
丫鬟扶著主子上馬車,眼尖瞥見對面雜貨鋪新貼的對聯,紅紙上墨汁未干的"水泥築就康莊道,聖德庇佑太平年",正被風吹得簌簌飄動。
這時,一陣清脆的鈴鐺聲由遠及近,眾人循聲望去,只見一位身著錦緞長袍的商賈公子,騎著一輛中華自行車穿行街道,車輪卷著細雪飛轉,靈巧避過行人時,引得孩童們追著歡呼。
紫禁城太和殿內。
"啟奏皇上!自推行五寸令與生育優渥之策,四海臣民踴躍響應,辮發改制者逾萬萬之眾,享受生育優待田稅減免者達百萬之多。
雖田賦歲入降至1600萬銀元,但市井繁庶,商稅激增至3500萬銀元。"
戶部尚書甦琦頓了頓,繼續道︰"自推行藩屬零關稅政策後,琉球、南掌、甦祿三國商船往來如織,如今安南、朝鮮重歸版圖,也納入零關稅體系。
五地商貿雖日益繁榮,但關稅收入受稅率調整影響,降至1800萬銀元。
幸賴鹽政暢行,得銀1200萬,海外貿易日盛,外貿司創收1400萬。"
弘歷靠在龍椅上,指尖輕叩扶手,神色淡然,似早將一切變化納入掌握,靜靜听著甦琦奏報。
甦琦語氣一轉︰"過去一年,中華銀行業務擴張迅猛,于民間信貸執牛耳,戶部分紅500萬銀元。
新幣在大清各地成為主流貨幣,舊幣回收越發順暢,重鑄生利1000萬。
年末礦產股權交易火爆,已有三百余處礦場完成改制,入賬高達1億八千萬!安南、朝鮮累計運回白銀6500萬,軍隊審計追回資金九百萬,其他雜項收入600萬。
經初步核算,全年財政總收入竟達3.7億銀元!其中礦產股權交易獨佔半壁江山,堪稱開天闢地之壯舉!"
話音剛落,朝堂瞬間炸開了鍋。
白發蒼蒼的老臣們顫抖著胡須,滿是皺紋的臉上寫滿震驚,有人不可置信地喃喃自語︰"這...這怎會如此之巨?"。
還有人扶著朝笏,搖晃著身軀,口中不斷念叨︰"老夫為官數十載,從未見過這般盛況!”
弘歷目光掃過群臣,沉聲道︰“礦產轉讓收益、安南朝鮮銀錢乃一時之得,諸位無需驚訝。
去年出兵安南朝鮮、推行移民之策耗資巨大,且說支出。”
甦琦深吸一口氣,翻開折本下頁︰"至于歲出——新設審計、保密、移民服務三局以及安南朝鮮派駐流官,官員俸銀耗4000萬,賑濟災黎用銀600萬,道路改造、黃河疏浚等工程耗資1600萬。
截止年底,移民安南、朝鮮、關外百姓累計兩百三十多萬,其中移民關外佔據七成,共耗銀2800萬。
軍費開支最巨,達7800萬銀元,其中戰船打造1700萬、安南之役1600萬、朝鮮用兵800萬,西南練兵300萬,余為雜項200萬。全年財政總支出為1.7億銀元。"
甦琦合上折本,聲音鏗鏘︰"扣除支出,本年結余2億銀元,加上上年度結余的1億銀元,現國庫儲銀已達3億銀元!"
太和殿內鴉雀無聲,朝堂大臣們垂首而立,蟒袍玉帶間,難掩眼底震動——八年前弘歷初登大寶時,國庫存銀不過三千萬兩白銀,如今竟翻了十倍。
老臣們垂首而立,骨節分明的手指捏著朝笏微微發顫,年輕官員眼底藏不住的驚嘆與欽佩交織。
弘歷抬手輕撫龍椅扶手上的螭紋,嘴角勾起欣慰笑意︰"國庫充盈至此,乃諸位愛卿同心協力之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話音未落,內閣首輔張廷玉已疾步出列︰"皇上推行五寸令,以剪辮之舉破舊俗,又以零關稅盤活藩屬商貿,新政如春風化雨,才有今日太平盛景!”
這時,身著孔雀補服的兵部尚書傅鼐大步出列,聲如洪鐘︰“如今河清海晏之局,皆賴皇上天縱神武!自皇上決策揮師南下安南,東進朝鮮。
今安南朝鮮兩地重歸版圖,藩屬通商日繁,此等開疆拓土之偉業,實乃我大清武運昌隆之兆!”
弘歷目光掃過殿內群臣,沉聲道︰“諸位愛卿,莫被這滿庫銀錢迷了眼!國庫豐盈,雖顯國運昌盛之象,然民生艱難不可不察。
去年甘肅山洪毀田,青海旱魃肆虐,更不必提江南水患、雲貴瘴癘。
念百姓于天災中困苦,朕意已決——此前各地一切田稅欠款,無論多寡,一概免除!”
話音如重錘落地,在空曠大殿內激蕩回響。
滿朝文武轟然跪地,“萬歲聖明”的高呼此起彼伏。
待山呼之聲漸歇,弘歷繼續說道︰“西南苗疆匪患未平,大小金川土司蠢蠢欲動,妄圖裂土分疆。
練軍備戰、道路改造、移民戍邊皆需海量銀錢,諸位務必勤勉節儉,將每一分庫銀都用在刀刃上!”
弘歷的目光如鷹隼般掃過群臣,最終定格在移民服務局局長趙軒身上。
趙軒畢業于清華大學,入職戶部時僅是個主事,任職期間提出的居民身份碼,大幅改善了戶部財稅管理效率。
憑借出色的表現,三年里接連晉升郎中、戶部侍郎,因能力卓越被弘歷欽點為移民服務局局長,扛起移民安置的重任。
弘歷緩聲道。
“趙愛卿,關外移民已安置一百六十余萬,成效顯著。
但安南、朝鮮新附之地更需充實人口,那里沃野千里,又有海港之便,切不可厚此薄彼。
既要妥善安置移民百姓,更要因地制宜發展農桑商貿,讓新附之地早日成為我大清的魚米之鄉。”
趙軒後頸滲出冷汗,重重叩首在地,聲音堅定︰"臣遵旨!必妥善規劃,讓安南、朝鮮早日成為我大清的富饒之地!”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