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第112章 舉國並入大清版圖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涼拌日月 本章︰第112章 舉國並入大清版圖

    待清國使團返回漢城外海船上,北海水師提督王郡負手立在船頭,遠眺昌德宮方向冷笑。

    斥候高聲稟報︰"啟稟提督,朝鮮防守漢江入口的江華水營僅有十二艘巡船,桅桿最高不過兩丈,半數船板已蟲蛀滲水!"

    王郡聞言嗤笑出聲︰"朝鮮人竟拿這等破船守江?倒不如直接在船頭掛面白旗來得省事。"

    王郡指尖輕叩腰間劍柄,目光掃過粼粼江面,"傳令下去,全軍擊鼓進逼,讓他們見識見識何為天朝水師。"

    戰鼓聲中,二十余艘戰船揚起白帆,如巨鯨破水而入漢江口,船頭劈開的浪濤卷著碎冰拍向江岸。

    巡船阻攔時被船頭撞得粉碎,江華島炮台炮彈落點偏出百丈。

    王郡俯瞰兩岸逃竄的軍民,冷聲道︰"沿江兩岸炮擊,讓李𥸎听清天朝的雷霆。"

    炮口噴吐火舌,江岸工事與民居接連坍塌,半日不到,清軍水師便已沿著漢江抵達漢城外圍。

    朝鮮朝野震動,文臣紛紛跪求妥協,軍方強硬派卻斷言"清軍久戰必退",僵持間漢城周邊已在炮轟中化為焦土。

    幾乎同一時間,清軍第五集團軍第25師、第26師、第27師越境南下,以"賜痘苗,驅天花"為名沿途招降。

    天花肆虐後的朝鮮城池本就防務空虛,百姓听聞"清國痘苗可保命"扶老攜幼出城迎接清軍到來。

    一些守將為求自家眷屬優先獲得痘苗,暗遣使者與清軍接洽,甚至親率文武開城納降——朔州守將李志恩為保城中孩童先種痘,以府庫兵械為禮。

    義州指揮使王明煥唯恐嫡子染疫,早早在城頭懸掛"求恩"白旗,清軍不費吹灰之力,便佔領義州,朔州、龍川、鐵山等地。

    在清軍橫掃朝鮮西北邊疆之際,朝鮮國王李𥸎立在昌德宮城頭,望著漢江面上數十艘清軍戰船,面露憂色︰"數年未見,清軍水師火炮威力竟恐怖如斯?"

    領議政金履淳連忙寬慰︰"主上無需擔憂,待清軍水師糧草耗盡自會退去,臣已召集到一萬禁衛軍守衛漢城,數十門紅衣大炮炮手已經就位,只要清軍敢上岸,必讓其有來無回。"

    李𥸎听了這話,心下稍感安定。

    此後數日,漢江面上清軍艦船錨泊未動,卻似鐵閘橫江,令朝鮮君臣心下難安。且清軍艦船不時炮轟漢城外圍,更添幾分威懾與惶惶不安。

    金履淳每日在勤政殿指節叩案,堅稱"清虜水師糧道必絕",又言"陸路無警,不過虛張聲勢"。

    滿朝文武隨聲附和,李𥸎雖有隱憂,卻也在眾臣哄慰中漸生僥幸,一邊命內府暗備"太平宴"器物,只待清軍退去後粉飾太平,一邊遣左議政樸承哲攜國書赴清營。

    樸承哲在清軍戰船甲板上強作鎮定,展開黃絹聲言"朝鮮願獻三百萬銀元以表歉意",末了嚅嚅請減歲貢。

    不料清國使者斜倚座椅,拖長腔調笑出淚來︰"三百萬?打發叫花子呢?

    你們朝鮮人腦袋上的痘瘡,怕是比國庫的銀子還多吧?"

    樸承哲踉蹌退後半步,喉間涌起怒火︰“三百萬已是朝鮮一年財政收入!天朝未必欺人太甚!”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怎麼,你們朝鮮想要賴賬不成?”

    見清國使者蠻橫刁難,樸承哲唯有灰溜溜折返。

    返程途中,漢城軍民見其安然返城,竟誤以為"清虜怯戰"。

    金履淳甚至在城樓上豎起"清虜可破"的三丈大旗,征調匠人熔鑄火炮——那些銅料多是從宗廟香爐、後宮銅缸上砸下來的。

    五日後,探馬渾身泥漿混著血水,跌撞著滾進玄武門報急︰“主上!數萬清軍已過鴨綠江!以派發天花疫苗為餌誘騙百姓出城,更有守城將士為換取疫苗開城門投敵,清軍此刻恐已兵臨平壤府!”

    李𥸎正在燈下改清軍退去慶祝詔書,驚得朱筆從指縫滑落,在“海晏河清”四字上劃出歪扭的墨痕。

    金履淳跌跌撞撞闖入,袍角帶翻茶盞卻渾然未覺,跪地顫聲稟道︰“主上!清軍竟趁朝鮮痘疫橫行,從陸路大舉入侵,沿途以疫苗誘騙百姓、收買守將,此等行徑實屬卑鄙!”

    李𥸎指尖緊扣龍案,抬眼望向金履淳時眼底盡是惶惑︰“卿家且說,如今該如何是好?”

    金履淳伏地叩首,頂戴歪斜亦渾然不覺,朗聲道︰“主上勿憂!臣已快馬傳檄,收攏漢城周邊將士,今已聚三萬人馬屯于城郊!清軍遠來疲憊,糧草輜重難繼,我等只需緊閉城門、憑險而守,定能將其阻于漢城之外!”

    李𥸎听罷,指尖摩挲著龍案上的鎮紙良久未言,金履淳的話雖似有幾分底氣,可那三萬兵馬的底細他如何不知?

    自天花瘟疫橫行,朝鮮將士十去其六,哪里經得起刀兵?

    然此刻滿朝文武已無他策,只得沉沉頷首︰“便依卿所言,死守漢城。”

    三日後,軍情急報如雪片般飛入勤政殿——清軍已破平壤府,正揮師逼向開城,距離漢城不足二百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漢城內外人心惶惶,街頭巷尾盡是攜家帶口逃亡的百姓,城牆下堆積的輜重車甚至堵住了城門。

    听聞清軍火炮輕易轟塌平壤府城牆,李𥸎握著鎮紙的手驟然發顫,鎏金鎮紙“當啷”墜地。

    景福宮勤政殿內。

    朝鮮國王李𥸎眼底盡是焦色︰"清軍火炮已至開城,漢城危如累卵......"

    階下忽有老臣顫聲提議︰"不如遣使請和,保王室周全......"

    李𥸎猛然攥緊袖口,轉向領議政金履淳︰"卿素懷忠勇,且說——若降,可保社稷否?"

    "殿下!"金履淳玉笏擊案聲震梁木,"昔年倭酋秀吉犯境,我朝君臣尚據南漢山城死戰,今雖國勢衰微,豈可未戰先降?"

    "死戰?"李𥸎忽而笑出淚來,"如今倉廩空乏,將士染疫者十之五六,拿什麼死戰?"

    左議政樸承哲低嘆︰"或可暫允歲貢之約,待......"

    "待清國鐵騎踏破景福宮?"金履淳甩袖打斷。

    "殿下豈不見大明崇禎帝煤山殉國?天子守國門,臣等縱肝腦涂地,亦當護王畿周全!

    若今日開城納降,他日必成清庭刀俎魚肉,宗廟何顏見列祖列宗?"

    李𥸎踉蹌起身,龍袍掃落案上《檀君實錄》︰"你要寡人像崇禎那樣殉國?"

    金履淳撲通跪地,額頭重重砸在青磚上︰"殿下,縱死也要頂天立地!若貪生屈膝,後世必罵我朝鮮子孫皆是"軟骨頭",這等恥辱刻進史書,便是萬代子孫也難抬頭啊!"

    李𥸎猛然攥緊龍椅扶手,指節因用力泛白︰"你當寡人貪生?當年明廷覆亡,滿朝公卿轉眼易主!

    今日寡人若戰死,你們這些重臣——"李𥸎忽然冷笑,掃過階下戰栗的大臣,"怕不是要捧著降表跪迎清軍,照樣做清國的官!"

    金履淳渾身劇震,抬頭時眼眶已紅︰"臣若有二心,願受剖心之刑!殿下……”

    "夠了!"李𥸎揮手打斷,袍袖掃落案上《朝鮮王朝實錄》,"朕心意已決!朝鮮多的是荒山廢礦,清國要便拿去!"

    "殿下聖明!"主和派大臣忙不迭叩首,朝珠在青磚上撞出細碎聲響。

    金履淳還要再諫,卻見李𥸎已扶著內官起身,龍靴碾過滿地梨花︰"左議政明日便去清營——記住,許地可以,王室體面須保住。"

    “不可啊殿下!"主戰派官員集體伏地疾呼,李𥸎卻充耳不聞,袍角掠過金履淳顫抖的指尖,轉瞬消失在鎏金屏風後。

    漢江之上,清軍水師戰船旌旗蔽日。

    朝鮮左議政樸承哲立在甲板上,望著船頭威風凜凜的清國使者,喉間發緊︰"我王已同意天朝此前條件,還望貴軍......"

    "晚了。"清使撫著腰間玉佩冷笑,眼底盡是森然。

    "今時不同往日——朝鮮須舉國並入大清版圖,即日起昭告天下,朝鮮為大清行省!"

    樸承哲踉蹌半步,手中國書掉落。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方便以後閱讀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第112章 舉國並入大清版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第112章 舉國並入大清版圖並對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