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第53章 新幣代理商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涼拌日月 本章︰第53章 新幣代理商

    1739 年春,籌備數月的大清中央銀行在京城盛大開業。

    鎏金的匾額在晨光中閃耀,朱紅色的大門緩緩推開,威風凜凜的石獅子鎮守兩旁,一場精心謀劃的貨幣革新,就此拉開大幕。

    開業沒多久,一條消息如同野火般在京城大街小巷迅速蔓延——朝廷虧本發行新幣,民眾只要完成兌換就等于賺到。

    起初,這條消息只在茶館酒肆里,被人們當作茶余飯後的談資,三兩人湊在一起,壓低聲音議論。“听說了嗎?這次朝廷鑄新幣,花的銀子比換來的多得多,簡直是虧本買賣!”

    “真的假的?要是這樣,那趕緊去換,不就白撿便宜了?”隨著消息越傳越廣,民眾的好奇心和貪欲被徹底勾了起來。

    這一切皆出自弘歷的謀劃。新幣推行之初,民眾對其接受度不高,習慣使用舊幣的百姓,對新事物難免心存疑慮。為了打破這一僵局,弘歷決定再次采用 “饑餓營銷” 的手段。

    在弘歷的暗中指示下,內務府選派了一批機敏的人手,喬裝成普通百姓,穿梭于京城的各個角落,有目的地散布消息。

    這些人混在人群中,繪聲繪色地描述著新幣發行背後的 “虧本真相”,言辭間信誓旦旦,仿佛親眼所見。很快,街頭巷尾都在熱議此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新幣兌換。

    與此同時,中央銀行內工作人員看似忙碌,實則有條不紊地限量兌換。

    每日開放的兌換窗口有限,排隊的長龍從大門蜿蜒而出,一眼望不到頭。不少百姓為了能換到新幣,天還沒亮就趕來排隊,生怕錯過機會。

    按照弘歷的安排,戶部尚書兼任大清中央銀行第一任行長海望在京城各處張貼告示,告示上詳細闡述了新幣的制作工藝、防偽特征,以及發行新幣對國家經濟的深遠意義。

    為了進一步打消民眾的顧慮,海望還在中央銀行舉辦了多場公開答疑會,邀請社會各界代表參加。

    答疑會上,一位老者憂心忡忡地問道︰“尚書大人,听說朝廷虧本發行新幣,這是真的嗎?”

    海望微笑著耐心解釋︰“老人家,朝廷推行新幣,旨在規範市場,造福百姓。虧本只是暫時的,等到新幣全面流通,市場繁榮起來,一切都會好起來。

    大家盡早兌換,既能享受新幣帶來的便利,又能助力國家發展。”

    就在眾人將信將疑時,提前安排好的幾位 “托” 站了出來。

    小商販王五激動地揮舞著手中的新幣,大聲說道︰“我最近用新幣交易,不僅方便快捷,還省了不少麻煩。

    這麼好的事,大家還猶豫什麼?”在他們的帶動下,現場氣氛瞬間被點燃,原本觀望的百姓紛紛加入兌換的隊伍。

    然而,就在京城百姓為新幣熱議不斷、踴躍兌換時,民間商票行業卻彌漫著一股質疑的氣息。

    京城最大的票號“萬豐票號”內,檀木八仙桌旁,掌櫃趙崇武面色凝重,指尖反復摩挲著中央銀行發售的新幣。

    賬房先生弓著身子,語氣急切︰“掌櫃的,朝廷虧本發幣這事,怎麼想都透著蹊蹺。

    鑄幣耗費巨大,朝廷怎麼可能平白做賠本買賣?背後說不定藏著大謀劃,咱們做商票生意的,得小心應對。”

    趙崇武重重敲了下桌面,沉聲道︰“沒錯,咱們票號向來與現銀打交道,新幣貿然入局,很可能打亂咱們的經營節奏。”

    很快,萬豐票號率先表態,通過旗下分號向往來商戶傳達對新幣的疑慮,眾多中小票號紛紛響應,一些民眾也對新幣推行的抵制情緒愈發濃烈。

    消息迅速傳到弘歷耳中,他知道當前民間商票行業在經濟活動中具有重要影響力,若不妥善解決,新幣推廣將舉步維艱。于是,弘歷緊急召見海望。

    “海愛卿,如今商票行業對新幣抵觸情緒嚴重,長此以往,新幣推廣必將受阻。

    當前鑄幣尚有五分利潤,可讓出一分,讓民間商票代理發售新幣,你速去安排,召集京城各大票號掌櫃,舉辦一場溝通會,務必說服他們。此事干系重大,務必叮囑他們嚴格保密!”弘歷目光如炬,語氣堅定。

    海望領命後,迅速籌備溝通會。溝通會上,海望並未急于解釋,而是坦誠分享了新幣發行的初衷、規劃以及面臨的挑戰︰“諸位掌櫃,朝廷發行新幣,旨在營造穩定的金融環境,促進商貿繁榮。

    新幣統一規範,能降低交易成本,減少假幣風險,對商票行業長遠發展益處多多。當下朝廷確實在前期投入較多,但這是為了給大家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

    然而,趙崇武雙手抱胸,冷哼一聲︰“尚書大人,道理我們都懂,但做生意講究實實在在的利益。新幣究竟能不能帶來好處,我們還得觀望。”其他票號掌櫃紛紛點頭,現場氣氛劍拔弩張。

    海望不慌不忙,微笑著拋出重磅方案︰“為打消大家的顧慮,陛下特意下旨,允許民間商票代理發售新幣,朝廷願讓出一分,諸位可憑借自身實力獲取新幣發售配額,從中盈利。此外,朝廷還會出台配套扶持政策,助力票號與新幣體系無縫對接。但此事機密,還望各位務必嚴守,不得外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言一出,會場頓時議論紛紛。趙崇武眼中閃過一絲猶豫,開口道︰“尚書大人,這確實是個新思路,但我們仍需時間商議。”

    海望趁熱打鐵,詳細闡述了票號獲取新幣發售配額的流程、銷售規範和保障措施,並安排票號掌櫃實地參觀中央銀行的運營管理。

    經過多輪溝通與協商,部分票號掌櫃態度逐漸松動。趙崇武權衡再三,率先表態︰“尚書大人,看得出朝廷的誠意,我們萬豐票號願意嘗試代理發售新幣。”其他票號見狀,也紛紛響應。

    隨著萬豐票號帶頭響應,其他票號紛紛跟進,民間商票行業正式投身新幣推廣浪潮。這一轉變,如同一劑強效催化劑,讓新幣發行進程驟然加速。

    票號借助自身廣泛的商業網絡,將新幣迅速推向各個商貿領域。

    在京城最大的綢緞莊內,掌櫃正與客戶洽談生意,賬房先生適時展示新幣。

    “如今使用新幣結算,不僅便捷,而且我們票號代理發售新幣,為您帶來諸多實惠。”客戶一番權衡,決定嘗試使用新幣。類似場景,在京城的糧行、藥鋪、瓷器店等各類商鋪不斷上演。

    為配合新幣推廣,票號推出一系列配套服務。他們簡化新幣匯兌流程,降低手續費率,還為大額交易客戶提供上門服務。

    一些票號甚至聯合商戶,推出使用新幣消費的折扣活動,吸引百姓踴躍使用新幣。在票號的帶動下,京城商業活動愈發活躍,新幣的流通速度顯著提升。

    隨著新幣在市場上逐漸站穩腳跟,其優勢愈發凸顯。交易結算變得更加便捷高效,假幣問題得到有效遏制,商業糾紛大幅減少。京城的經濟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店鋪生意興隆,街道車水馬龍。

    1739年六月底。

    海望在向弘歷匯報工作時,難掩喜悅︰“陛下,在民間商票行業的協助下,新幣發行取得顯著成效,市場對新幣的接受度越來越高。

    自中央銀行開業兩個多月以來,中央銀行新幣發售量約800萬銀元,其中民間商票行業代理發售量約300萬銀元。

    目前,工部正對回收的銅錢、銀錢開展重鑄工作,重鑄環節所產生的利潤,將陸續充實到國庫之中 。”

    弘歷听後,龍顏大悅︰“這次新幣發行,革新貨幣規制,使四海交易便捷,百業興旺。朝堂與民間商票協同共進,讓經濟繁榮、國庫日盈,實乃社稷之幸!”

    言罷,弘歷目光如炬,當即下令︰“海愛卿,速傳朕旨,各地督撫全力配合,盡快在全國各地開設中央銀行分行,把成功經驗推廣開來,穩固我朝經濟根基!”

    海望聞言,立刻撩起官袍跪地,聲音洪亮且堅定︰“陛下聖諭英明!微臣定當領命,星夜傳達聖意,督促各地督撫迅速落實,絕不讓陛下失望!”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方便以後閱讀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第53章 新幣代理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第53章 新幣代理商並對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