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第39章 席卷全國的軍制變革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涼拌日月 本章︰第39章 席卷全國的軍制變革

    弘歷穿越以來,便把軍制改革作為重中之重。

    自1736年九月起,京師八旗整編而來的四個師便依據全新的軍事訓練大綱展開訓練。

    這份凝聚著後世先進軍事理念的大綱,涵蓋了槍械訓練、戰術演練、體能強化、協同作戰等多方面內容。

    士兵們每日天未亮便集合操練,從基本的隊列行進到復雜的戰術配合,一招一式都力求精準到位。

    無論是烈日炎炎,還是寒風凜冽,訓練場上始終回蕩著激昂的口號聲與整齊的步伐聲。

    與此同時,一項重大的裝備升級計劃也在穩步推進。

    中華1736火槍隨著產量提升,十月便開始裝備部隊。

    這款火槍采用了先進的膛線技術,射程更遠,精度更高且不受天氣影響,能極大地提升士兵們的作戰能力。

    士兵們在教官的指導下,刻苦練習火槍使用技巧,從裝填彈藥到瞄準射擊,每一個環節都反復打磨。

    經過這六個月的艱苦訓練,京師八旗的實力提升顯著,為後續全國軍制改革樹立了成功典範。

    然而,火槍產量增長不及預期,截至1737年二月底,僅完成第1師換裝。

    為解決這一難題,弘歷果斷下令成立“威遠火槍公司”與“鎮國火槍公司”。

    為讓兩家公司高效運轉,弘歷廣納賢才,邀請數位在商業管理領域經驗豐富的人才負責運營。

    在他們的精心管理下,兩家公司迅速步入正軌,效率大幅提高。

    威遠火槍公司憑借科學管理與員工的積極創新,率先優化了生產流程,生產效率大幅提升。

    鎮國火槍公司則重金聘請民間機械制造高手改良設備,使零部件加工精度顯著提高。兩家公司暗中較勁,產量與質量在競爭中不斷攀升。

    養心殿內,燭火搖曳。

    鄂爾泰匆匆趕來,入殿後跪地行禮︰“陛下召見,臣惶恐。”

    弘歷神色莊重,抬了抬手示意他起身,說道︰“鄂爾泰,如今京師四師已訓練有成,接下來地方軍制改革迫在眉睫。

    朕決定,先從直隸省開始,將直隸剩余3萬多綠營整編為2個師,此事交由你來主理。”

    鄂爾泰領命,斗志昂揚︰“陛下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聖恩。”

    在直隸省3萬多綠營軍制整編過程中,鄂爾泰借鑒京師八旗整編經驗,同時結合直隸省士兵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嚴格標準,將那些身體素質好、軍事技能過硬、紀律性強的士兵被挑選出來,編入新的編制。

    在鄂爾泰有條不紊的推進下,直隸綠營的整編工作步入正軌。

    到了1737年三月底,僅僅一個月時間,直隸3萬多綠營士兵便成功整編為2個師,弘歷親自賜名第五師,第六師。

    新整編的隊伍士氣高昂,營房內一片新氣象。

    隨著直隸省新整編的2個師按照新式大綱開始訓練。

    經鄂爾泰與弘歷商定,決定從駐守京城第一師到第四師抽調骨干,奔赴直隸助力新師訓練。

    接到命令後,京城各師迅速響應。

    在第一師的營房里,師長傅恆親自挑選骨干成員。他目光掃過隊列中身姿挺拔的士兵們,點出了幾位在歷次訓練和演習中表現出色的班長與老兵。

    “你們肩負著重要使命,去直隸把咱們的訓練方法、作戰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新兄弟們,讓他們盡快成長為能征善戰的勇士。”傅恆語重心長地叮囑道。

    在直隸省新整編的第五師、第六師訓練場上,來自京城第一師到第四師的骨干們,不僅傾囊相授先進的軍事訓練方法,更將忠誠皇帝的思想深深植入士兵們的心中。

    訓練間隙,骨干們圍坐在一起,與士兵們促膝長談。

    一位來自京師第一師的老兵,輕撫著手中的中華1736火槍,緩緩說道︰“兄弟們,我手中的武器,是皇上賜下的,為的就是保家衛國,守護百姓。

    而皇上,就是咱們大清的天,是咱們的主心骨。”

    他目光真摯,掃過每一張年輕的臉龐,“咱們吃著朝廷的糧,拿著朝廷的餉,就得對皇上忠心耿耿,這是咱們的本分,也是咱們的榮耀。”

    在日常的訓練中,這種忠誠教育也無處不在。

    每次集合,骨干們都會帶領士兵們高呼口號︰“忠誠皇上,保家衛國!”聲音響徹雲霄,振奮著每一個人的精神。

    在講解戰術動作時,骨干們也會適時穿插對皇帝英明領導的講述。

    “你們知道為什麼咱們能用上這麼先進的火槍嗎?”一位來自京師第一師的班長問道,不等士兵們回答,他便接著說,“這都是皇上心系咱們,為了提升咱們大清的軍力,不辭辛勞地推行改革,咱們可不能辜負了皇上的期望。”

    為了讓忠誠皇帝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骨干們還會講述歷史上忠臣良將的故事。

    從岳飛精忠報國,到戚繼光抗擊倭寇,一個個熱血沸騰的故事,讓士兵們明白忠誠的意義和價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咱們要像這些先輩一樣,對皇上毫無保留地忠誠,無論何時何地,只要皇上一聲令下,咱們就得勇往直前,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一位來自京師第四師的政委骨干嚴肅地說道。

    在夜晚的營房里,燈光昏黃,骨干們還會組織士兵們學習朝廷頒布的政令和皇帝的聖諭。

    他們逐字逐句地解讀,讓士兵們明白皇帝的每一項決策都是為了大清的繁榮昌盛,為了百姓的安居樂業。

    “皇上日理萬機,心里裝的都是咱們大清的子民,咱們唯有忠誠于皇上,努力訓練,奮勇殺敵,才能報答皇上的恩情。”政委的話語引起了士兵們的強烈共鳴,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認同。

    隨著時間的推移,忠誠皇帝的思想在新整編的士兵中生根發芽。

    他們在訓練中更加刻苦努力,心中懷著對皇帝的無限忠誠和對國家的責任感。

    這種忠誠不僅成為了他們強大的精神支柱,也讓整個軍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在直隸省新組建的第5  6師順利融入拱衛京師的第一集團軍編制後,全國範圍內的軍制整編工作猶如被點燃的烽火,迅速蔓延且不斷加快節奏。

    山東、山西、河南和江甦等省率先響應,緊接著湖南、廣東、福建、廣西等省,雲南、貴州、四川等地也緊鑼密鼓地投身于這場意義深遠的變革之中。

    短短半年時間,第七師至第二十四師相繼組建完成。

    山東、河南、山西、湖北、安徽、江甦六省積極響應,按照新式軍制迅速整合各自軍事力量,高效組建完成了六個師,由此誕生了大清新的第二集團軍。

    弘歷經過審慎權衡,任命馬爾塞擔任此軍軍長。馬爾塞在清朝軍事領域久負盛名,他戰功赫赫,曾在多場重要戰役中展現出非凡的軍事才能,對軍隊管理和訓練有著獨特的見解與豐富的經驗。

    緊隨其後,湖南、江西、浙江、廣東、福建、廣西等地也踴躍投身于這場軍事變革的洪流之中。

    六地攜手整合軍事資源,順利組建了六個師,大清的第三集團軍應運而生,擔當第三軍軍長重任的是胡寶。

    而雲南、貴州、四川三省同樣不甘落後,積極投身軍制改革。

    三地軍事力量順利整合為六個師,構成了大清的第四集團軍,任命宮兆麟為軍長,宮兆麟在多次邊疆戰事中表現卓越,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以治軍嚴謹著稱于世。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方便以後閱讀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第39章 席卷全國的軍制變革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第39章 席卷全國的軍制變革並對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