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關于商業雜稅取消的爭論激烈,兩派僵持不下。
支持改革的官員們熱情高漲,詳細陳說取消雜稅的好處。
以京城試點來看,取消雜稅後商業一片繁榮,商戶積極性大增,市場活力四溢。
而且,取消雜稅對市場物價有著積極影響。
過往,雜稅層層疊加在商品成本上,商戶轉嫁成本導致物價高企,百姓生活壓力沉重。
如今京城情況明顯改善,米市中米價因取消雜稅下降近兩成,百姓能用更少錢買更多糧食,生活質量得以提升。
布市的布價也降低了,家庭添置衣物不再猶豫,布店生意更加紅火。
物價下降,不僅減輕了百姓負擔,還激發了消費市場活力,形成良性循環,各類店鋪都迎來發展機遇。
然而,保守派官員們仍固執己見,滿臉憂慮地進諫。
他們覺得地方財政長期依賴這些雜稅,驟然取消會使道路修繕、水利建設等公共事務因資金短缺停滯,影響百姓生活,引發社會不穩定。
他們堅稱此舉動搖國本,違背重農抑商的祖宗規矩,認為商業過度發展會讓百姓輕視農業,威脅國家根基。
弘歷神色凝重,目光堅定地掃視眾人,沉穩開口︰“朕明白你們的顧慮,推行新政是為了大清昌盛、百姓安樂。
取消雜稅雖短期內對地方財政有壓力,但從長遠看,商業繁榮後稅收源頭更廣。”
弘歷稍作停頓,加重語氣道︰“朕已命戶部開源節流,一方面鼓勵商業發展開闢新稅源,另一方面嚴控支出杜絕浪費,定能保障地方事務開展。
若因一時困難退縮,新政怎能推行?大清又何談進步?”
在弘歷的堅持下,取消雜稅的政策得以繼續推行。
此外,弘歷轉頭看向戶部尚書海望,眼神中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與期待,下令道︰“海愛卿,朕命你組織大型商隊前往安南、呂宋等地開展海外貿易。
朕听聞那里糧食一年三熟,價格相比大清廉價不少,你務必精心籌備,挑選得力之人,盡快啟程。
此次貿易,不僅要為我大清賺取銀兩,還要把那里的糧食運回來。同時,借機拓展海外市場,宣揚我朝國威。
沿途需保障商隊安全,與南海水師妥善溝通,確保貿易順利進行,不得有任何閃失。”
海望連忙跪地領命,神色莊重︰“陛下放心,臣定不負聖恩,全力組織商隊,確保貿易圓滿成功。”
退朝後,海望即刻著手籌備,不久後,一支龐大的商隊滿載著絲綢、瓷器、茶葉等大清特產,浩浩蕩蕩地朝著安南等國進發,一艘戰船在商隊不遠處護航。
就在朝堂商討其他事項時,南方傳來消息,莊親王等人已經抵達廣州。
這消息瞬間在朝堂上引發一陣不小的波瀾,大臣們的討論焦點即刻轉移。
弘歷听聞此訊,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欣慰與期待,他知道莊親王此次出訪意義重大,帶回的見聞與經驗定能讓大清的變革之路更加順暢。
“莊親王一行想必收獲頗豐,傳朕旨意,令其即刻返程進京,朕要親自听他詳述此次出訪見聞。”弘歷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在朝堂上回蕩。
1736年十二月底,京城銀裝素裹,寒意刺骨,莊親王允祿等人歷經長途奔波,終于趕回京城。
此時,紫禁城太和殿內,大臣們正就新政相關事宜爭論不休。
听聞莊親王歸來,眾人瞬間安靜下來,目光齊刷刷地投向殿外,滿心期待著他帶回的消息能為朝堂局勢帶來新的變化。
來到朝堂後,允祿急忙跪地行禮,弘歷語氣有些急切說道︰“莊親王一路舟車勞頓,辛苦了!
此次出訪英吉利,朕甚是牽掛,快將所見所聞詳細道來。”
允祿有些激動的說道。
“陛下,英吉利在工業、軍事、教育等諸多方面,確有值得我大清學習借鑒之處。
英吉利商業體系成熟,貿易網絡遍布全球,工業技術更是日新月異……”
允祿隨後描述了在英吉利的種種見聞,倫敦港千帆競發、商賈雲集,貿易活動如火如荼。
工廠中機器轟鳴,以驚人的效率進行生產。英軍的火炮威力巨大、火槍精準先進。
學府內學術氛圍濃厚,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與創新能力,為國家輸送了大量實用人才。
最後,允祿急恭敬地呈上精心收集的各類資料、書籍清單,以及與英吉利國王喬治二世寫給中華皇帝的國書。
弘歷神情專注而凝重。听完匯報,他陷入沉思,片刻後緩緩說道︰“莊親王此次出訪,成果斐然,這些見聞與資料對我大清的變革意義非凡。
英吉利的發展之路,讓朕看到了差距,也為我們指明了方向。
英皇在莊親王訪英期間,給予了熱情款待,盡顯友好之意。
而莊親王呈遞的英皇國書,其中態度誠懇,言辭間滿是與我大清通商的殷切請求,希望我朝能給予英商更多便利。
朕思索再三,為表答謝,也為順應時代發展,朕有一番新的打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些保守派官員頓感不妙。大學士徐本滿臉憂慮,上前一步道︰“皇上,與英吉利通商,恐生諸多事端。
那蠻夷向來狡黠,其請求背後定有不可告人之圖謀,不可輕信。”
戶部侍郎于敏中也忙不迭叩首︰“是啊,皇上,洋貨沖擊,百姓生計難保,國家根基亦會動搖。”
弘歷面色沉穩,抬手制止了他們的議論,目光堅定地說︰“朕心意已決。英吉利的先進之處,我大清應積極借鑒。
朕深知變革不易,可若因噎廢食,大清只會固步自封。
朕決意開放廣州府、福州府、上海府、寧波府為通商口岸注1)。
允許外商攜帶家眷入城暫住,且準許他們在當地購買宅院、開辦工廠。
可在全府管轄範圍內自由活動,但必須接受地方管束。”
此令一下,朝堂瞬間炸開了鍋。
保守派大臣們滿臉驚愕,急忙出列諫言。
一位兩鬢斑白、資歷深厚的大臣,雙手顫抖著,聲音帶著幾分急切︰“陛下,萬萬不可如此啊!
讓外商在我大清土地上購置產業、隨意活動,這簡直是引狼入室!
他們一旦扎根下來,難免會窺探我大清的機密,擾亂地方秩序。
我朝向來以農為本,商業次之,如今讓他們肆意設廠,恐怕會沖擊我大清傳統的經濟根基,壞了祖宗定下的規矩啊!”
另一位大臣也趕緊附和,神色憂慮︰“陛下,洋人習性與我等大相徑庭,他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與我大清格格不入。
若放任他們在全府活動,與百姓頻繁接觸,必定會引發諸多矛盾沖突。
而且,購買宅院、開辦工廠,這一系列行為會讓他們在我大清擁有過多的勢力,長此以往,我大清的主權恐受威脅,還望陛下三思啊!”
然而,支持改革的大臣們紛紛站出來,表達不同的看法。
莊親王拱手說道︰“陛下聖明!當今世界,各國交流日益頻繁,閉關鎖國只會讓我大清與世界的差距越來越大。
開放口岸,允許外商開展這些活動,正是我大清融入世界、謀求發展的絕佳契機。
外商設廠能帶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我們的工匠可以學習借鑒,從而提升我大清的制造水平。
購買宅院、自由活動也有利于文化的交流與融合,讓我大清百姓開闊眼界。
至于地方秩序,我們有完善的管束機制,由地方巡撫統籌警察局等機構,必定能規範外商行為,確保地方安寧。”
張廷玉緊接著點頭贊同︰“臣附議莊親王所言。
莊親王此次出訪帶回的經驗表明,學習西方先進之處刻不容緩。
開放口岸並給予外商一定的活動空間,不僅能促進商業繁榮,增加國庫收入,還能為我大清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們可以制定詳細且嚴格的法規,明確外商的權利和義務,讓他們在我大清的土地上依法經營、依規活動。
如此一來,既能利用他們的優勢推動我大清進步,又能防範可能出現的風險。”
弘歷听完大臣們的爭論,神色平和卻堅定地開口︰“諸位愛卿,朕明白你們的擔憂。
但如今世界形勢已然不同往昔,若我們依舊固步自封,只會與他國的差距越來越大。
英皇既有通商誠意,我們便順勢而為。不過,為確保我大清利益不受損害,還需諸多舉措加以規範。”
隨後,弘歷進一步闡述他的決策︰“著令戶部成立商務司,專門統籌管理國內企業與外商相關事務。
從今往後,外商投資設廠,必須同我大清本土商戶一樣,注冊公司並依法納稅。
並且,其投資設廠的範圍限制在民用領域,至于軍械制造等關乎國家安全的關鍵行業,外商若有意參與,朝廷必須佔據半數股份以上,以便牢牢把控主導權。”
注1雍正皇帝1727年開放了粵海關廣州)、閩海關福州),江海關上海),浙海關寧波)用于對外貿易。
喜歡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