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錦文前往敵營和談後,果然如眾人所料,被敵人直接扣押了下來。
當得知父親被扣押的消息時,宋榮承心急如焚。他不禁想起自己曾經殺害父親親信的事情,然而父親卻對他毫無猜疑,甚至還將皇位禪讓給他。
如今在他管理國家期間,竟然遭遇兵臨城下的危機,而父親不僅沒有責怪他,反而挺身而出,代替他以身犯險。
宋榮承越想越覺得愧疚和自責,如果父親真的一去不回,那他豈不是會成為天下人的笑柄?
于是,他緊急召集眾大臣到御書房商議退敵的良策,一時間,御書房內人聲鼎沸,大臣們各抒己見,爭論不休。
就在大家爭執不下的時候,突然有一個人高聲喊道︰“各位莫要驚慌,我已有退敵之策,必定能讓那戎狄有去無回!”
這人在說“有去無回”的時候,還特意拖了個戲里面的長腔,引得眾人紛紛轉頭看去。
只見說話之人正是兵部尚書孫福,此人一向以強硬的主戰派著稱。
見他開口,眾人連忙追問︰“不知孫尚書有何奇謀妙計?”
孫福不緊不慢地甩了甩袖子,然後才緩緩說道︰“北胡凶悍,只可智取啊。”
這孫福眼見眾人皆凝視于他,心中稍定,方又續道︰“諸君想必皆知,城門之後設有翁城,此乃兵家絕地反擊之要地也。”
宋榮承見孫福非但未言具體破敵之策,反道起城防構造,不禁心焦如焚,趕忙催促道︰“先生快快道來,究竟有何妙計可破那肅慎蠻夷?”
孫福見皇帝如此急切,便趕忙拱手施禮,又整了整頭上烏紗,這才不緊不慢地言道︰“陛下莫急,且听微臣道來。
依微臣之見,不妨遣人出城迎敵,佯裝不敵而逃,且故意不關城門,以誘敵深入。待敵軍入城後,再于翁城之上布下弓箭手。
彼時,前方降下千斤閘,斷其進路,而後我軍再遣一隊精銳,自他門出城,截斷敵軍後路。
如此一來,必能將其困于城中,如甕中之鱉,手到擒來矣。”
宋榮承聞此計策,雖覺略有不妥,然苦思冥想半晌,卻也難以言明究竟何處有失。
略一沉吟,旋即對孫福贊道︰“孫尚書此計甚妙,真可謂奇謀妙計也!實乃朕之臥龍也!”
孫福擺擺手︰“官家謬贊,一點拙劣小計,能讓您看上就是我的榮幸。”
但是這時宋榮承忽然間詢問︰“但是誘敵深入的活誰來做,這種活可是九死一生。”
卻見孫福用兩個指頭捋著胡須,然後淡定自若的說到︰“官家,這件事情微臣早有準備,我認識一個方士叫洛鯨,我讓他去忽悠老百姓。
說什麼特定時辰的人,喝了符水會刀槍不入,可以組成六甲神兵,然後再許諾加入以後發錢,我就不信沒人參加。”
听到這個方法,宋榮承樂開了花︰“妙呀!妙呀!如此一來,連士兵都不需要損失就能完成任務,實在是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