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童德高的詳細匯報之後,宋錦文不禁喜笑顏開,他立刻提起御筆,親自撰寫起一道聖旨來。只見那聖旨之上龍飛鳳舞地寫道︰“朕之安木王朝與吐蕃向來友好,互為友邦。
然而,如今竟有奸佞之徒謀逆犯上,弒殺兄長並篡奪王位,竟敢自封為佛子,如此狂妄之舉實乃大不敬!
此等亂臣賊子貿然與我朝為敵,罪不可赦!若有人能將這佛子偽王之頭顱取下獻于朝廷,朕將賞賜白銀一千兩;
而那些願意接受本朝冊封,並同意設立烏斯藏監司以維護地方秩序、促進雙方交流之人,朕定當全力支持,鼎力相助!”
這道聖旨一經頒布,便迅速由童德高和董志道派出使者傳遍了整個烏斯藏地區。
一時間,這消息如野火燎原般擴散開來,當地各方勢力幾乎無人不知曉此事。
沒過多久,那些原本態度強硬的吐蕃宗王們紛紛轉變立場,表示無意與強大的安木王朝決裂,反而殷切期望著能夠通過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實現雙方和解。
于是乎,一輪又一輪緊張激烈的談判隨之展開,期間書信往來不絕于耳。
最終,經過數番艱苦卓絕的博弈,那位自稱佛子的篡位者終究沒能逃脫正義的審判。
其首級被無情斬下,尸首也被送往安木王朝,以昭示天下其罪行得到應有的懲處。
緊接著,烏斯藏監司得以順利建立,同時新的吐蕃王也在眾人的推舉之下登上寶座。
至此,這場風波總算塵埃落定,圓滿收場。
經此一役,安木王朝可謂收獲頗豐。要知道,如今的吐蕃已然僅剩下烏斯藏這片土地,且王朝對于這個藩屬國的掌控力度更是大大增強。
正因如此,很長一段時間里,宋錦文心情愉悅至極,每每想到此事,臉上總是洋溢著滿意的笑容。不得不說,此番處理著實精妙絕倫,令人贊嘆不已。
與宋錦文滿心歡喜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西華的國君李玄順此刻正陷入深深的煩惱之中。原因無他,如今吐蕃已然示弱求和,而一直在暗中挑撥兩國關系的西華無疑將會成為眾矢之的,遭受來自各方的報復。
在西華那金碧輝煌、氣勢恢宏的皇宮內,李玄順心緒不寧地來回踱步,時而停下腳步長吁短嘆一番。
盡管身為一國之君,但他看上去絲毫沒有藩國君主的凶悍。
相反,他身著一襲潔白如雪的繡金龍長袍,頭頂烏紗帽,面容儒雅清秀,舉手投足間流露出一種文人墨客般的氣質。
若不仔細分辨,還真以為他是從中原而來的翩翩公子,而非蠻夷之地的首領。
說起這西華的李家,其實與中原淵源頗深,可以算得上是中原的老朋友了。
雖說他們身上流淌著胡人的血液,但卻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游牧民族。
西華的百姓們不以放牧為生,而是勤勤懇懇地耕種土地,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雖然養牲口的數量大于安木,但是基本上都是圈養,種大麥喂羊。
不僅如此,就連這李家也對中原文化推崇備至,家中子弟皆熟讀四書五經等經典著作。
雖說所用文字與中原略有不同,但大體意思相差無幾。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相似之處,使得西華的李家自視甚高,甚至以正統自居。
從政治制度到社會風俗,再到人們的衣食住行,西華處處都透著一股濃郁的中原氣息,宛如一座位于西方的小中原。
喜歡春山煙雨︰九帝姬稱帝還不叫官家請大家收藏︰()春山煙雨︰九帝姬稱帝還不叫官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