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強攻由安木王朝精心建造而成的堅固堡壘,結果反倒讓自己陷入幾乎全軍覆沒絕境的狀況,實在是多不勝數、頻頻發生。
要知道,一旦安木人成功地修築起塢堡,並佔據某個區域,那麼這片土地基本上就算是歸屬安木所有了,這句話絕非戲言。
身處青唐一帶的吐蕃酋長們此時真是苦不堪言啊!那位剛剛走馬上任的吐蕃王,居然還自稱為“佛子”,簡直像個神棍一般。
這個神棍他不知為何,突然毫無征兆地對強大的安木王朝悍然宣戰。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沒過多久他竟然又撒手不管此事了,只是隨意派遣了一名諸侯前來,責令這些酋長率領部眾去對抗安木人。
如今回想起來,這一連串事件簡直讓人摸不著頭腦!怎麼稀里糊涂地就和安木王朝打起仗來了呢?
吐蕃的王廷遠在那神秘而遙遠的烏斯藏地區,或許這位所謂的吐蕃王正是看準了中原人士難以適應烏斯藏惡劣的高原環境以及稀薄的氧氣條件,所以才膽敢如此肆意妄為地下達這樣荒唐的命令吧。
毫無疑問,他這一系列的舉動純粹就是將這些無辜的酋長當作手中的棋子和炮灰來使用罷了。
盡管這些酋長們可能沒有接受過太多的教育,但他們絕不是愚蠢之輩。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大家紛紛意識到︰我們在這里拼死拼活地抵抗安木人究竟圖個什麼呢?
原本安木王朝根本就沒有打算主動進攻吐蕃啊!
雖說過去雙方在邊境地帶也曾偶爾發生一些小摩擦,但那也僅僅只是些無關痛癢的沖突而已。
可是現如今呢,局勢卻發展到這般田地,現在天天龜縮在城堡里面吃沒吃喝沒喝。
想明白這個問題,這些吐蕃酋長決定喜迎王師,什麼吐蕃人,我是安木王朝的附屬勢力。
于是很多吐蕃酋長直接投降了,畢竟那個不把他們當人看的吐蕃王不值得效忠。
有沒有負隅頑抗的死硬派?當然有。
只是大部分都很慘,有的感覺打堡壘打不下來,就準備劫掠安木王朝的運輸隊。
但是好看就發現行不通。
因為安木王朝居然趁著這些人在城堡據守,在好多地方修了望所,而且在交通要道設了關卡,大路肯定不能走。
不過這些土生土長的酋長合計著,要不走小路偷襲?
于是說干就干,翻山越嶺的準備來一波偷襲。
話說這其中有一位酋長,那可是身手矯健、行動如風啊!行動能力和指揮才能嘎嘎猛。
就在某一天,一隊安木運糧兵正小心翼翼地經過一個幽深險峻的峽谷時,這位酋長率領著手下早已埋伏在此處多時。
只見他們佔據著高處的有利地形,先是一陣密如雨點般的亂箭齊發,緊接著又扔下無數塊大石頭,砸得下面的運糧兵們抱頭鼠竄。
待運糧兵們被打得暈頭轉向之時,酋長一聲令下,放下事先準備好的騰梯,如猛虎下山一般沖殺下去。
而此時,那群可憐的士兵才如夢初醒,高喊著“敵襲”,但為時已晚,一個個都手忙腳亂起來。
酋長和他的手下則趁著這個絕佳時機,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很快便取得了這場戰斗的勝利。
戰斗結束後,酋長滿心歡喜地命令人帶上搶來的糧食,準備凱旋而歸。
他抹了抹臉上的血︰“這安木人也不過如此,兒郎們,這些糧食估計夠吃一陣子了。”
然而,正所謂樂極生悲,當他們走到半道時,不幸還是發生了——他們竟然被遠處的了望塔給發現了!
只見了望塔上的人又是拼命揮舞旗幟,又是急急忙忙地點燃狼煙向四周示警。
沒過多久,四面八方就涌現出大批安木士兵,將酋長一行人團團圍住。
面對如此困境,酋長等人雖然拼死抵抗,但最終也難以逃脫厄運。
至于他們的下場嘛,可以說是慘不忍睹,被密密麻麻的弩箭射成了一個個“漏勺”。
或許有人會感到奇怪︰既然知道有了望塔存在,為何不在一開始就把它端掉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這座所謂的了望塔可並非只是一座單純的高塔那麼簡單,而是由十幾個人組成的一處小型防御工事。
即便你決定能夠成功將其攻克,對方一旦遭受攻擊,里面的人百分之百會立刻點燃狼煙請求增援。
到那時,被敵人重重包圍的可能性反而會大大增加。
所以說,酋長沒有選擇去攻打了望塔,也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明智之舉啊!不然的話死得更快。
喜歡春山煙雨︰九帝姬稱帝還不叫官家請大家收藏︰()春山煙雨︰九帝姬稱帝還不叫官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