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殿內,靜謐得能听見樹葉輕微的沙沙聲聲。
宋錦文身著明黃常服,身形微微顫抖,抬手間,那衣袖仿若承載著無盡的悲慟,輕輕拭去眼角尚未干涸的淚水。
他深吸一口氣,胸膛劇烈起伏,緩緩轉過頭,目光依次掃過身側靜靜佇立的三位女子,聲音略帶沙啞,卻又刻意壓抑著情緒,輕聲說道︰“你們方才所說之話,朕已然盡數听聞。”
“想當初,朕命他替朕巡視這廣袤無垠、壯麗多姿的大好河山,未曾料到啊,他竟是代朕前往那神秘莫測的忘川走了一遭!”
宋錦文嘴角扯出一抹似有若無的笑意,話語看似輕松詼諧,可勤政殿內的空氣卻仿若瞬間凝固,在場之人無一人膽敢露出絲毫笑意。
眾人皆知,此刻陛下心中悲痛如洶涌的暗流,表面的平靜不過是強自維持,又有誰敢輕易造次呢?
然而,宋錦文似乎並未將旁人的反應放在心上。他神色自若,雙手卻不自覺地微微顫抖,小心翼翼地拿起放置于案幾之上的那幅畫卷。
展開畫卷的剎那,他的目光被深深吸引,不禁喃喃贊嘆道︰“諸位且一同前來觀賞一番,此畫當真精妙絕倫!每一筆每一劃所勾勒描繪之處,皆是朕的萬里錦繡江山吶!”
那麼,究竟為何宋錦文會因一名畫師的離去而如此黯然神傷呢?此事說來話長,尚需從多年以前講起。
遙想當年,宋錦文十八歲初登皇位,風華正茂,意氣風發。彼時的他,心懷壯志,決心推行一系列變革之舉以振興國家。
其中一項重要舉措便是設立畫院,旨在培養和發掘優秀的繪畫人才,弘揚藝術文化。
各地對于這項變法的具體實施情況參差不齊。有的地方官員積極響應,大力扶持,畫院發展順利,佳作頻出,成果斐然;有的地方則因各種原因,稍顯滯後,成效一般。
但唯獨位于京城汴梁的皇家畫院,在宋錦文的格外關注下,發展得風生水起,如日中天。
畫院廣納天下英才,一時間,來自五湖四海、風格各異的杰出畫師紛紛慕名而來。
四年前的一天,畫院之中突然傳出一則令人震驚不已的消息。一位年僅十五歲的年輕畫師,帶著他的畫作踏入畫院。
當他展開畫卷的那一刻,院內諸多資深教師皆被其超凡脫俗的繪畫技藝所震撼。那筆觸間的靈動、色彩的運用、意境的營造,無一不讓人驚嘆,甚至被贊譽為超越古人、冠絕當世之作。
宋錦文聞听此訊後,心中頓生愛才惜才之意。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與這位少年天才相見一面,在見到少年和他的畫作後,當即決定將其收入門下,親自教導栽培。
要知道,宋錦文此人可是當之無愧的書畫大家。他的工筆畫精妙絕倫,每一筆每一劃都細膩入微,所繪花鳥仿若能振翅欲飛,山水好似能听見潺潺流水聲,仿佛能讓人透過畫面感受到其中蘊含的生機與活力;
而其寫意畫亦是別具一格,筆墨揮灑自如間盡顯大氣磅礡之勢。
更為難得的是,無論是花鳥、山水,還是人物、動物等各類題材,他均能夠信手拈來,且表現出色,實乃世間罕見的全才。
此外,“書畫同源”在宋錦文身上體現得淋灕盡致。
他不僅畫畫技藝高超,書法更是一絕。前兩年不過二十來歲時,便憑借著自身卓越的才華和獨特的創意,自創出一種名為“金柳書體”的字體。
這種字體融合了金鉤銀劃般剛勁有力的筆觸以及柳樹修長秀麗的形態特點,運筆間既有金石的硬朗,又有垂柳的柔美,獨具一番韻味。如此多才多藝之人,自然引得眾多人紛紛側目。
不少人皆認為,倘若宋錦文未曾登上皇位,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藝術領域之中,那麼他極有可能成為當時最為杰出的藝術家。
即便身為一國之君,每日被繁雜的國家大事纏身,宋錦文依然能夠在百忙之余醉心于書畫創作,取得這般令人矚目的成就,著實不易。
其實,書畫不過僅僅是他眾多才藝中的冰山一角罷了。
除此之外,他對詩詞歌賦亦有著頗為深厚的造詣,所創作的詩篇往往意境深遠、詞句優美,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每一首都飽含著他對生活的感悟;
同時,他還擅長撫琴弄弦,指尖輕撥,悠揚的琴聲便如潺潺流水般傾瀉而出,常常令人陶醉其中;
而且,對于蹴鞠這項運動,他也是喜愛有加,閑暇時便會與臣子們在蹴鞠場上一展身手,球技相當不錯呢!
言歸正傳,那少年在宋錦文的悉心教導下,進步飛速。短短一年時間,在山水畫這方面,宋錦文竟發現自己已無更多可教之處,少年已然出師。
于是,宋錦文決定讓少年畫師去大江南北游歷,取法自然,將自己看到的大好河山用畫筆記錄下來。
少年畫師帶著滿心的憧憬與期待踏上了旅程。一路上,他坐著車,翻山越嶺,用眼光丈量著安木王朝的每一寸土地。
他被巍峨的高山所震撼,被奔騰的江河所折服,被寧靜的湖泊所吸引,每一處風景都讓他沉醉其中,迫不及待地想要用畫筆將其描繪下來。
然而,命運卻對這位少年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沒過多久,少年在旅途中突然染上重疾,身體每況愈下,無奈之下,只能返回汴梁。
回到京城後,他的身體虛弱不堪,每日都被病痛折磨,但即便如此,他心中依然懷揣著對繪畫的熱愛與執著。
他強撐著病體,在昏暗的房間里,一筆一劃地將旅途中看到的景色描繪在畫卷之上。
他的手因病痛而顫抖,卻始終未曾停下畫筆。每一次蘸墨,每一次落筆,都傾注著他對這大好河山的眷戀與不舍。
終于,在一個燭光忽明忽暗的夜晚,少年完成了這幅青綠山水圖。
當他放下畫筆的那一刻,仿佛用盡了全身的力氣,緩緩閉上了雙眼,年僅十九歲的他,英年早逝。
喜歡春山煙雨︰九帝姬稱帝還不叫官家請大家收藏︰()春山煙雨︰九帝姬稱帝還不叫官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