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煙雨︰九帝姬稱帝還不叫官家

第144章 三世諸佛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鶴鹿雲月 本章︰第144章 三世諸佛

    方丈面帶微笑,緩緩地引領著宋錦文踏入了相邦寺的大門。一進入山門,映入眼簾的便是宏偉莊嚴的韋陀殿。

    只見一尊韋陀菩薩的塑像矗立其中,他全身被塑成金色,閃耀著奪目的光芒。

    韋陀菩薩雙手穩穩地將降魔杵平托于胸前,仿佛時刻準備著鎮壓世間一切邪惡。

    而在韋陀像的兩側,則是彩塑而成的四大天王像,他們個個威風凜凜、氣勢磅礡,令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穿過韋陀殿後,眼前出現了一方清澈見底的池塘。

    池水如鏡面般平靜,微風拂過,泛起層層漣漪。

    在池水之上,橫跨著一座由漢白玉精心雕琢而成的石橋,宛如一條潔白的玉帶連接著兩岸。

    往池水中望去,可以看到眾多色彩斑斕的觀賞魚歡快地游弋著。

    它們或紅或黃、或白或黑,相互嬉戲追逐,給整個池塘增添了無盡的生機與活力。

    此外,還有幾只憨態可掬的烏龜悠然自得地趴在池底的石頭上曬著太陽,一副悠閑愜意的模樣。

    仔細觀察還會發現,水池的底部散落著許許多多的銅錢,這些都是前來許願的善男信女們所投擲的,寄托著他們心中美好的祈願。

    沿著青石鋪就的小徑繼續前行,很快便來到了雄偉壯觀的大雄寶殿。

    大殿內供奉著三尊巨大無比的佛像,其莊嚴肅穆之感讓人心靈為之震撼。

    居中的是西方阿彌陀佛,他面容慈祥,右手垂下作接引狀;左邊則是東方藥師佛,左手持藥缽,右手執藥丸;右邊的是大日如來佛,法相威嚴,佛光普照。

    這三尊佛像共同構成了相邦寺所供奉的三世佛,彰顯出佛法無邊、慈悲濟世的宏大力量。

    此時,大殿兩旁坐滿了身著袈裟的僧侶,他們手持木魚,口中念念有詞,誦經之聲此起彼伏,猶如天籟之音回蕩在整個殿堂之中。

    方丈回過頭來,對著宋錦文輕聲說道︰“官家,稍後我們就在此地,一同為太子殿下虔誠祈福,祈求佛祖保佑太子殿下平安健康、福壽綿長。”

    宋錦文微微點頭,表示應允。隨後,他轉頭對身後緊緊跟隨的小黃門吩咐道︰“快去告知皇後娘娘,請她抱著榮承速速趕來此處,其余眾人也都可以進入山門了。”

    小黃門領命之後,不敢有絲毫耽擱,急忙轉身朝著山門外奔去,前去傳達皇上的旨意。

    不一會兒功夫,原本在山門外焦急等待的文武百官以及隨行的後宮佳麗們紛紛魚貫而入,跟隨著宋錦文一同走進了大雄寶殿。

    汪恭賢身著一襲明艷動人的杏黃色衣裙,宛如春日里盛開的杏花般嬌俏迷人。

    生育以後,她的身姿和魅力未有半分削減,反而多了一些成熟的韻味。

    她小心翼翼地懷抱著哇哇大哭的宋榮承,小家伙顯然還沒有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畢竟他只是個毫無自制力可言的小嬰兒。

    此時,那些地位較低的妃嬪們正恭敬地站立在大殿之外。

    宋錦文目光如炬,緩緩地掃視了一圈後,微微頷首,沉穩地開口說道︰“祈福儀式正式開始吧!”隨著他一聲令下,原本安靜的現場瞬間變得熱鬧起來。

    只見一群身穿袈裟、手持法器的和尚們迅速行動起來,他們有的敲打著木魚,口中念念有詞;有的則撥動著念珠,神情專注而虔誠。

    一時間,悠揚悅耳的梵音在整個大殿內回蕩開來,仿佛能穿透人們的心靈深處。

    與此同時,一根根手腕粗細的香被逐一點燃,那縷縷青煙如同輕盈的舞者,煙煙裊裊地向上升騰,逐漸彌漫在空氣中,給整個場景增添了一抹神秘而莊重的氛圍。

    面對如此莊嚴肅穆的場面,宋錦文邁著堅定有力的步伐,朝著佛像前方的蒲團走去。

    他整理好衣袍,正準備屈膝下跪,以最虔誠的姿態磕頭禱告之時,突然傳來一道蒼老卻又洪亮的聲音︰“官家不可跪拜。”

    這突如其來的話語讓宋錦文不由得一愣,隨即轉過頭來,面帶疑惑地詢問道︰“有何不可?”

    那位老方丈雙手合十,向著宋錦文施了一禮之後,輕輕捋了捋下巴處雪白的胡須,臉上擠出一絲諂媚的笑容解釋道︰“陛下貴為當今天子,乃是天下之主,您的地位尊崇無比,就如同在世的佛祖一般。

    如今現世的佛祖怎會去參拜過往的佛祖呢?所以還請陛下莫要行此大禮啊。”

    這番話明顯是對宋錦文的阿諛奉承,但盡管宋錦文心里清楚得很,可依然覺得非常受用,嘴角不自覺地上揚,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要知道,皇帝前來拜佛,這可是一件非同小可的大事。

    然而面對皇帝要對佛像磕頭此情此景,那德高望重的老方丈卻絲毫不敢輕易應承下來。

    只因他心中深知一個道理,那便是每當社會對佛教尊崇有加之時,緊隨其後往往便會迎來一場滅佛之災。

    不僅如此,就在此刻,他敏銳地察覺到,在那大殿之外,正有一名身著青色長袍的妃子悄然佇立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憑借其多年修行所練就的慧眼,老方丈一眼便瞧出這位妃子乃是出身于道門之人。

    他實在不願因這樁事情而引發起佛門與道門之間的激烈論戰。

    然而,事實上卻是他多慮了。此時此刻,顧源一僅僅只是出于內心的好奇,想要親眼見識一番佛家舉行祈福法事時究竟是怎樣一番情景而已。

    需知,在佛家之中並不將此類活動稱作“科儀”,而是稱之為“法事”。

    但說到底,二者其實質並無太大差異。此外,更值得一提的是,顧源一此人絕非那種存有狹隘樊籬、門戶之見的人物。

    在她的觀念里,一直堅定地認為︰無論是儒家、釋家還是道家,它們歸根結底都是一家人,雖然外在表現形式有所不同,但內在的道理卻是毫無二致的;儒門、釋戶以及道相通融,三教自古以來本就同宗同源,共奉一脈相承之風。

    正所謂︰

    道冠儒履釋袈裟,

    三教從來總一家。

    紅蓮白藕青荷葉,

    綠竹黃鞭紫筍芽。

    雖然形服難相似,

    其實根源本不差。

    大道真空元不二,

    一樹豈放兩般花。

    門戶藩籬圖增假,

    道通天地有形外。

    儒說皇王帝霸機,

    釋談因果聖凡差。

    百千峰頂無拘束,

    萬象叢中得自由。

    不向人間爭寵辱,

    只將心事付沙鷗。

    一僧一道一儒緣,

    同入心空及第禪。

    似水流源滄溟螆,

    日月星辰共一天。

    本來大道原無二,

    奈緣偏執別談玄。

    了心更許何誰論,

    三教原來總一般。

    儒門釋戶道相通,

    三教從來一祖風。

    悟徹便令知出入,

    曉明應許覺寬洪。

    精神𠥹蹦慼@鼙齲br />
    日月星辰自可同。

    達理識文清淨得,

    晴空上面觀虛空?

    但是就連她自己的親舅舅——張天師,都將自家門派的經典教義視作不可逾越的金科玉律,對此,顧源一著實難以理解。

    畢竟在她眼中,三教歸一才是未來發展的大勢所趨。

    只可惜這樣的想法太過驚世駭俗,顧源一也只得默默地將它深埋于心間,不敢輕易向他人吐露半句。

    殊不知,很多年後,她的這種思想才是主流,但是在現在還是太超前了。

    喜歡春山煙雨︰九帝姬稱帝還不叫官家請大家收藏︰()春山煙雨︰九帝姬稱帝還不叫官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春山煙雨︰九帝姬稱帝還不叫官家》,方便以後閱讀春山煙雨︰九帝姬稱帝還不叫官家第144章 三世諸佛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春山煙雨︰九帝姬稱帝還不叫官家第144章 三世諸佛並對春山煙雨︰九帝姬稱帝還不叫官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