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在滿朝文武的默許下,宋錦文繼位之事已成定局,這看似波瀾不驚的表象之下,實則暗潮涌動。
朝會結束後,眾官員紛紛打道回府,而宋錦文則留在了皇宮之中。
為確保萬無一失,曾經的王妃、如今已貴為皇後的汪恭賢與他如影隨形,片刻也不敢分離。
畢竟,距那隆重的登基大典尚有一月之期,在此期間,任何一點差池都可能導致前功盡棄。
因此,無論是日常飲食還是起居作息,他們皆小心翼翼,不敢有絲毫懈怠。
僅飲食一項,便可見其謹慎程度。
每一道菜肴在上桌之前,都會先由小黃門試嘗,確認無毒後方才呈給宋錦文享用。
不僅如此,每晚就寢之時,兩人亦是並肩躺下,就連床頭都放置著鋒利無比的寶劍,以防萬一。
汪恭賢之所以如此警覺,實乃事出有因。
原來,居于西宮的太後甦婧妍對自己的另一個兒子未能登上皇位一事一直心懷不滿,耿耿于懷。
為此,她暗中精心謀劃,企圖破壞宋錦文的繼位大計。
最初,她本打算安排一名哲宗的嬪,喬裝成宮女前去引誘宋錦文。
待到時機成熟之際,她便率人闖入現場,當場捉奸在床。
到時候讓對方百口莫辯,就算是說出來個他以為是宮女也沒有用。
如此一來,宋錦文必將聲名狼藉,難以順利繼承大統。
要知道,安木王朝向來極為看重禮法,這種丑事一旦發生,後果不堪設想,還沒有繼位就對皇嫂不敬,恐怕真的沒戲了。
至于為何選擇嬪而非妃來執行此項任務,只因哲宗的妃子們宋錦文大多熟識,稍有不慎便會露出破綻。
畢竟宋錦文又不是,女人換身衣服就認不出來的臉盲。
而那些位份較低的嬪,則相對不那麼引人注目,成功的幾率自然也就更高一些。
並且有一個嬪正好是她一手扶持的,肯定會去執行這件事情。
但是這個計劃並沒有機會實施,因為皇後汪恭賢跟的太緊了,那個偽裝成宮女的嬪壓根沒機會。
就這樣甦婧妍眼睜睜的看著,一個月後宋錦文繼承皇位。
繼位那一天,宋錦文身穿紅色為底,上面繡著五爪金龍的袞服,頭戴長桿烏紗帽,腰纏玉帶,看起來頗為俊美。
安木王朝立國之初,太祖曾經有過君臣同冠的規定,所以除了祭天和祭祖,平常上朝不帶有珠簾的平天冕旒。
宋錦文腰桿筆直,一步步的走到了龍椅前面,走路頗有龍行虎步的感覺,很顯然這些天偷偷練習了。
甚至有大臣事後按中對家人說︰今日觀官家之舉止,頗有升平天子之相。
隨著宋錦文坐在龍椅上,眾臣下跪口中高呼萬歲。
不過有一點,安木王朝也就上朝的時候大臣需要跪皇帝,日常生活中鞠躬就可以。
隨著大臣重新站起來,宋錦文道︰“我本閑散小王,如今偶得天佑當上了皇帝,余一人定創萬世之功業。”
總有人說,如果宋錦文不是皇帝簡直完美。
畢竟根據記載︰宋錦文長身玉立,樣貌俊美,琴舞書畫無所不精,詩詞歌賦無所不會,精通百戲,像打馬球、蹴鞠、投壺都非常有水平,但就是不會當皇帝。搞的外族入侵,國家危在旦夕。
甚至要不是九帝姬宋婉章力挽狂瀾,恐怕安木王朝就覆滅了。
所以大家一般認為,他就是個不務正業的公子哥皇帝,但是實際上在繼位之初他還是想要當明君的。
甚至宋錦文繼位初期,說他明君也配得上這個稱呼。
喜歡春山煙雨︰九帝姬稱帝還不叫官家請大家收藏︰()春山煙雨︰九帝姬稱帝還不叫官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