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

第137章 我國封建社會∼秦漢時期49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陸坪 本章︰第137章 我國封建社會∼秦漢時期49

    兩漢樂府詩——2

    1)《戰城南》

    原文︰

    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為我謂烏︰“且為客豪!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梟騎戰斗死,駑馬徘徊鳴。

    梁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獲君何食?願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誠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歸!

    釋義︰

    這是一首詛咒戰爭、哀悼陣亡士卒的民歌,為漢《鐃歌十八曲》中的一篇,大約是西漢時的作品。

    後人因取篇中首句為題。全詩假作者的口吻,層層揭露,逐步鋪敘,以達到詩人所欲揭示的主題。

    譯文參考)︰

    城南城北都有許多戰死的人,他們的尸體暴露在荒野中,得不到埋葬,正好供烏鴉啄食。

    替我告訴烏鴉︰“還是先為這些客死他鄉的戰士號哭招魂吧,這些人反正已經死在荒野,諒必得不到埋葬,他們腐爛的尸體還能逃得開你們的口麼!”

    在激戰之後的戰場上,一片死寂荒涼,只能看到清冷的流水和昏茫一片的蒲葦,善戰的駿馬比喻英勇的戰士)戰死了,駑鈍拙劣的馬比喻庸碌的士卒偷生未死)徘徊哀鳴。

    戰後的情景一片混亂),在橋上搭著房子,阻礙了交通,人們又怎能南來北往呢!

    國內壯丁皆死于戰役,田中雖有禾黍而無人收割,君主怎麼得食?在這樣混亂悲慘的局面下),即使願為國家出力作忠臣,又哪里能夠呢!

    我想到你們這些國家的好兒郎,確實值得人們思念︰你們一早就出征,但是直到夜晚,卻不見你們回來!戰士陣亡是令人悲憫的,以此詩深表對陣亡的勇士們的哀悼。)

    注釋︰

    1、郭︰外城。城南、郭北為互文見義,意為城南城北都有戰爭,也都有戰死的人。 烏︰烏鴉。相傳烏鴉嗜腐肉。

    2、我︰詩人自稱。客︰指戰死者,死者多為轉戰異鄉之人,故言“客”。 豪︰同“”,即“號哭”的“號”。 諒︰作“信”解揣度之辭,猶言“想必”。 子︰猶言“你”,“你們”這里指烏鴉。

    3、激激︰水清澈貌。 蒲、葦︰都是水草。 冥冥昏暗幽寂貌。

    4、梟︰與“驍”通,作“勇”解。 梟騎︰指善戰的駿馬。 駑馬︰駑鈍拙劣的馬。 “梟騎”、“駑馬”皆以馬喻人,所以這兩句又隱寓“英勇的戰士犧牲了,庸庸碌碌的人還在偷生”的意思。

    5、梁︰橋梁。 梁築室︰指在橋上蓋起房子,表示社會秩序的不正常。

    6、禾黍︰泛指田野中生長的谷物。

    7、良臣︰猶言“國士”,即國家的好兒女郎)。

    2)《上邪》

    原文︰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釋義︰

    本篇是《鐃歌十八曲》中的一首民間情歌。這是一個感情深摯強烈的女子所作的堅貞的誓言︰即使是地老天荒,愛情始終是不渝的。

    譯文參考)︰

    天哪!指天為誓。)我願與君相親相愛,讓我們的感情)永久不衰減、不破裂。

    除非高山變成平地,江水枯竭;

    冬天的雷聲響得震耳,夏天下雪;

    天和地合並到一起,我才敢與你斷絕!

    注釋︰

    1、上︰指天。 邪ye耶音)︰語氣詞。

    2、相知︰相親相愛。

    3、命︰令,使。

    4、陵︰指山峰。

    5、震震︰雷聲。

    6、絕︰決裂意。

    3)《陌上桑》

    原文︰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采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一解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年幾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余。” “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 羅敷前致辭︰“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二解

    “東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皙,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 三解

    釋義︰

    一、這是一首民間敘事詩,為漢朝相和歌古辭,敘述一個太守調戲采桑女子,而遭到嚴詞拒絕的情形。

    詩篇真實地暴露了在封建社會里,權貴者把女子當做戲弄享樂對象的,卑鄙無恥的行為;另一方面則歌頌了女主人公的不畏權勢,不慕虛榮的高貴品質。

    二、層次分明,從思想內容看,全詩可分為三段︰

    第一段,從開端至“但坐觀羅敷”,先對女主人公作了概括的描述,然後細描她的絕美容色,給下面故事制造氣氛。

    第二段,“使君從南來”以下至“寧可共載不”,寫使君途中瞥見羅敷要車載而去,矛盾產生,情節發展。

    第三段,“羅敷前置辭”以下至結句,寫羅敷夸耀自己丈夫的儀表、地位、容貌、神態,並予權貴者以有力的反擊。

    故事寫到這里戛然而止,給讀者留有思索的余地,含蓄有力地顯示了主題。

    喜歡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請大家收藏︰()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方便以後閱讀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第137章 我國封建社會∼秦漢時期49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第137章 我國封建社會∼秦漢時期49並對穿越歷史,從遠古到現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