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開局繼承三十萬青州兵!

第87章 張靖︰事已至此,先吃粥吧!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東漢末年分三國 本章︰第87章 張靖︰事已至此,先吃粥吧!

    無鹽城南,牌坊之後。

    是一方廣闊無比,可納萬人的青石廣場。

    一座宛如擎天巨柱的石碑。

    傲然矗立在廣場中央。

    石碑側面姓名密布,平滑如鏡都正面,自上而下“英雄不朽”四字,愈顯剛健遒勁,莊重肅穆。

    張靖靜立石碑之前。

    感受著這份厚重與神聖,沉默許久。

    身後文武及廣場百姓,亦個個神情肅穆,整座英雄祠內外寂然無聲。

    此時,一陣微風掠過。

    掀起張靖衣擺。

    “諸君!”

    張靖面色莊重徐徐轉身,目光看向眾人,高聲道︰“今日吾等在此祭奠英雄,並非欲使人沉湎往昔之傷痛。”

    “而是為使吾等銘記。

    “現今四郡之安定,非漢室之恩賜,漢軍之憐憫。”

    “乃前方將士。”

    “一刀一槍,奮不顧身,以命相搏廝殺而來,將漢室大軍擊退、擊潰,更是由無數將士鮮血與生命所換取。”

    “他們是英雄!”

    “亦是吾等之守護者,當受吾等及任何四郡之人祭拜,他們皆實至名歸!”

    眾人聞言不由神色動容。

    特別是那些陣亡將士的家眷,听了以後心中滿是自豪的同時,也暗自抹淚。

    “拜!!!”

    張靖轉身高喝,旋即面色莊重朝著石碑躬身作揖。

    “嘩啦∼”

    身後文武以及百姓聞聲,也跟著朝石碑深深下拜。

    “再拜!!”

    張靖直起身子再度高喝,一絲不苟朝石碑深深作揖。

    直到三拜結束。

    張靖這才轉過身,沉聲道︰“往後每年的今日,府衙都會組織文武前來祭拜,另英雄祠乃英烈安息之所。”

    “是以英雄祠內。”

    “妄議英烈者,不敬英烈者,聚眾鬧事者,皆斬!”

    “主公聖明!”

    程昱听了心中滿是動容,趕忙高呼作揖。

    “主公聖明!”

    眾人同樣動容不已,朝著張靖恭敬行禮,山呼聲在英雄祠內回響。

    “諸位可看到此令!”

    待場中安靜下來,張靖將一枚刻有英雄二字的精致銅令舉高,正色道︰“此乃英雄令,得此令者,其人終身免稅,從軍入仕,皆有優先出線權。”

    “凡英烈家眷,皆可獲取一枚。”

    張靖雖然沒有撫恤金可發,但只要是能做到的,便從來不會吝嗇。

    這也是英烈家屬應有的待遇。

    “主公英明!!!”

    “主公萬年!!”

    “……”

    這回不用程昱開口,廣場上的百姓就歡呼了起來,他們大多都是英烈家眷。

    能有一枚銅令。

    先不提從軍入仕。

    光是每年,就可以少交六石糧食。

    看似不是很多,但對普通百姓而言,省下這六石糧食,可以讓他們更快過上富足的生活。

    而此次得到令牌的。

    也不止是他們。

    自乞活軍成立起,所有陣亡將士的家眷手中,都會得到一枚。

    直到臨近午時。

    張靖才帶走文武離開英雄祠。

    再度回到府衙的時候。

    不少將領,包括一眾文官,都發現了府衙的異常,因為原本空置已久的地方,如今卻掛上了一副匾額。

    上書︰太平府。

    “進去吧!”

    張靖掃了一眼身後,笑著道︰“仲德說眼下四郡大安,再以乞活軍發號施令,多少有些不合適,得立一個中樞府,于是便有了太平府。”

    “主公聖明!”

    “太平府,好名字啊!”

    “嗯,的確有著親切的感覺。”

    “……”

    眾文武面露恍然,看了看匾額上的三個字,覺得這名字的確不錯。

    特別是原本黃巾中的那些將領。

    不一會功夫。

    眾人進入大堂分席而坐。

    文官居左,武將居右。

    程昱的位置在右首之上,位于張靖與右首中間,這也是張靖強烈要求的。

    “諸位。”

    張靖喝了一口茶湯,開口道︰“今日太平府立,往後所有軍政令,皆由太平府所發為準。”

    “這表示往後的軍政事,將會愈發規範,同時表明了咱們的實力,也愈發強大。”

    就在這個時候。

    一群侍者,各個端著熱粥走了進來。

    “不過。”

    讓得張靖的情緒,也變得有些不連貫,繼續道︰“咱們不能驕傲自滿,畢竟哪怕到現在,咱們依舊在喝粥,也罷,事已至此,先吃粥吧!”

    “噗嗤∼”

    “哈∼∼”

    眾文武原本就看著張靖,也認真的在听後者講話,可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把後者情緒變化收入眼底。

    讓得他們不少人。

    當場就有些蚌埠住。

    他們也沒想到,平常威嚴沉穩的主公,還有這樣的一面。

    “……”

    當張靖的目光望來之際,那些準備發笑的文武,立馬換成一副嚴肅的表情。

    “吾等領命!”

    眾文武老實下來,開始吃著熱粥。

    “眼下春耕事畢。”

    待眾人吃飽喝足以後,張靖這才看向文官那邊,開口道︰“太平府實施軍管制,各縣的將士卻是有些超出,往後很長一段時間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縣令的主要職責。”

    “便是組織百姓春耕秋收,並統計縣內稅收,以及教化百姓。”

    “諸位以為。”

    “每個縣留多少官吏合適?”

    當初程昱的安排,是每個縣派了三百將士,那時候並未裁軍,後來這些將士也並未納入大軍統計。

    如今捉賊緝凶。

    有執法者和游徼進行。

    況且經過中軍和滿寵的清理後,治下的治安方面,已經發生了肉眼可見的變化。

    本就是軍管的情況下。

    就算有人頭鐵,那也是極少數的。

    兗州四郡。

    任城有國三個縣,東平國七個縣,濟北國五個縣,泰山郡十二個縣,太平府在東郡,也只有一個縣。

    而除去十二關隘以後。

    太平府真正養民的縣城,也就二十個左右。

    “主公。”

    王粲起身行禮道︰“眼下四郡人口稠密,屬下斗膽,以為各縣當留佐官五十名。”

    這個時代。

    一個縣的官吏很少,小縣的官員甚至只有六七人,然後就是吏使,吏使相當于後世的事業編。

    一個縣少的也就幾十人。

    多的也有上千,不過上千的那種,也並非的大縣,而是貪污腐敗。

    也就是說。

    一個十幾萬人的縣城,最多幾百官吏,就可以治理過來。

    太平府實施軍管。

    很少有事情讓縣令操心,王粲說五十人,已經不少了。

    畢竟組織百姓秋收。

    或者納稅,送糧這些事情。

    是‘組織’百姓來辦,依靠的是動員力,而非是讓這五十個官吏,去田地里幫忙春耕秋收。

    “諸位以為如何?”

    張靖聞言並沒有表態,而是把目光看向其他人。

    “屬下附議!”

    顏 起身朝張靖施了一禮。

    “吾等附議!”

    其他縣令聞言稍作思索,也沒有什麼意見。

    “好!”

    張靖點點頭道︰“待諸位回歸各縣,便著手安排此事,各個縣城往後,以五十至百人為標準,還望諸位既為官一任,當以造福一方而盡責。”

    喜歡三國︰開局繼承三十萬青州兵!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繼承三十萬青州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開局繼承三十萬青州兵!》,方便以後閱讀三國︰開局繼承三十萬青州兵!第87章 張靖︰事已至此,先吃粥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開局繼承三十萬青州兵!第87章 張靖︰事已至此,先吃粥吧!並對三國︰開局繼承三十萬青州兵!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