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朝第二個皇帝,傳說中的神農氏的真實歷史原型。
她是個女孩子,十一歲就成為當時虞朝的皇帝了。
由于是老皇帝唯一的後代,從小到大是眾星捧月,集萬千寵愛于一身。
虞藥王從小到大集萬千寵愛于一身
直到登基也是順順利利,毫無政治波瀾。
由于很小就成為一個位高權重的人,所以說她不愛學習,對政治和軍事都完全不感興趣。
她把一切軍國大事完全托付給簡伯勢力,幾乎沒有發布過任何一個政治或者是軍事命令。
在她的有生之年,主要干過三件事情。
第一,吃遍了腳底下的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除了人幾乎都吃過了。
因此,神農嘗百草只是她吃遍天下美食的副產品。
第二,推廣農作物的種植。
第三,為了吃遍天下美食,她率探險隊遠征,初步繪制了山海經的山經部分。
所以說今天的山海經,往往有一句話“某物吃起來如何如何?”
拜托,本來山海經一開始就是一本食譜好吧。
我們今天看歷史,往往發現有兩類人,一類人有明確的目的,一類人往往只是歪打正著,本來不是有一個明確的目的。
而神農就是後一類人。
比如說她推廣小麥只是為了吃麥芽糖。
嘗百草只是為了找到好吃的東西。
甚至于走遍天涯,寫山海經只是為了找到美食罷了。
後人不明所以,把神農嘗百草認為是為了治病救人。
把山海經認為是全球科技考察,甚至把推廣農作物認為是為了農耕民族的發展。
其實吧,她就是為了美食的追尋之路罷了。
比如說這虞朝的第二個皇帝。
她的封號是藥王,她的名號有好幾個。
那時候的皇帝有許多的名字,有簡稱,有本名,有祭祀名,有日名,等等。
她當時的頌名是神農,因為她對農業和種種食物頗有研究。
好吧,藥王其實就是一個很具有雙面性的人。
作為一個軍事家或者是政治家,藥王完全是零分。
她完全不懂政治或者是軍事,對于打仗和管理也沒有任何興趣。
所幸當時的簡伯的勢力十分忠心,在藥王的一生中完全承擔了軍事和政治的運轉任務。
當簡伯的勢力想因為這個政治或者是軍事的事情詢問神農的意見的時候,她往往是說“除了吃的事情還有和吃的有關的事情,你們都自己決定好了。”
所以說神農作為一個皇帝,在歷史上也是獨一份的獨特存在,她的皇帝生涯里幾乎沒有處理過任何一個軍事和政治的事情。
她每天睜開眼楮,閉上眼楮,腦海中只回放著一句話,“今天吃些什麼好呢?”
這句話不斷的循環播放,成了她活著的唯一動力和意義。
至于什麼統治天下呀,擴張領土呀,她是完全沒有什麼興趣。
“拜托,虞朝的領土已經夠多了!”
“有人要脫離虞朝,求之不得,讓他們走吧!”
“領土丟失了?你們自己決定吧!”
她的名字之一是吉利,由于她的母系是己,又叫吉利.己。
她推廣了許多農作物,最成功的莫過于小麥,直到今天,還在種植。
至于她推廣小麥的目的,才不是為了什麼國計民生,只是為了吃麥芽糖而已。
吉利.己是個話癆,她總能滔滔不絕得念念叨叨,口若懸河是基本操作,除了吃東西嘴巴就沒有停過。
從小到大就連身邊的侍衛都被煩的苦不堪言。
後來隨著小麥推廣,大家都常備麥芽糖好堵住她的嘴巴,以免被煩死。
吉利推廣農作物
有一天早上,吉利己再次丟下所有的政治或者軍事事務,跑出去追尋美食的道路。
她的侍衛們再次在後面遠遠得追著她跑,唯恐出什麼意外。
不過虞朝建立不久,各方面都沒什麼問題。
雖然說她完全不管什麼事情,但是幾乎沒有什麼額外的勞役,甚至不斷推廣各種各樣的農作物,導致民眾甚至于常常歌頌她。
這就有一個十分罕見的現象,一個皇帝完全不管什麼政務,每天都是在瞎跑,但是她走到哪里,民眾都感恩戴德,十分歡迎。
這一天,我們神農氏吉利依舊是在探尋美食的道路上。
她很快就跑出了城。
侍衛們拼命地追著,而簡伯的領導人也來勸她去處理一下政治或者是軍事的事情。
結果被她口若懸河得辯倒了。
于是乎簡伯的領導人開始懷疑人生,回到工作室繼續處理事務了。
跑到了城外之後,吉利看著背後追過來的侍衛們,再次召集起來眾人,說道
“又是追尋美食道路的一天呀!”
“這南陽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除了這個人還有我沒吃過的嘛?”
侍衛們听了都搖了搖頭。
于是乎吉利接著說道“沒錯,我想了想,為了延續偉大的美食之路,決定探索全球美食,寫一本書,就叫虞朝山經食譜,你們覺得怎麼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侍衛們來不及反對,吉利自己決定好了,立刻就出發了,背後又是拼命地追著她的侍衛們。
原來,山海經一開始不叫山海經,叫做虞朝山經食譜。
那時候沒有海經部分,也沒有大荒經部分,這兩個部分是後來人寫的。
而山經部分是直接來自于虞朝的山經食譜,作者就是鼎鼎大名的神農氏的歷史原型,虞朝的第二個皇帝,虞藥王神農吉利.己。
當然吉利也只是她其中名字之一,本名很長很長。
還有日名和祭祀名,這里不做過多描述。
由于年代久遠,後世的大多數人只依稀記得她的頌名神農。
而說到當時,開始了探尋美食之路的吉利,拉上一堆烹調工具,馬上就出發了。
“皇帝可以不當,飯不能不吃呀!”
起碼吉利本身對當皇帝毫無興趣,只是出身如此罷了。
她的背後苦苦追來的三大侍衛的領袖,也是當時一等一的美食家。
廢話,不熱愛美食,怎麼可能成為神農的侍衛首領呢?
這三大侍衛也都是女孩子,一個個都跟餓死鬼投胎一樣,看見吃的就走不動路,眼里也只有一個美食之路。
當時這三個美食家和神農一起號稱“四大餓人”。
于是她們也就是不謀而合啦,彼此都越看越喜歡。
當然她們還有一大堆後勤呀,真正的軍隊呀,各種各樣雜物房呀,有男有女,跟著他們一起行動。
至于探尋美食的道路,當然是花了很長很長時間。
可以說幾乎一輩子都在美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當時,神農作為一個“四大餓人”之首,每每到一個地方,就架上烹飪工具開始做飯。
雖然她沒什麼戰斗力,可是她的背後是茫茫多的侍衛們,再窮凶極惡的怪物也難免成為一個盤中餐。
烹飪完成後,四大餓死鬼互相品嘗,幫助理解美食之路。
最後吉利總結一下,寫出來某物食之如何如何。
這也是山海經一開始的基本調調,人家本來就是打算當一本食譜而已。
後來是歪打正著,山海經成了一本地理探索發現書,甚至于人文歷史書,甚至有人把真實的記載當志怪小說看。
哈,本來就是個食譜罷了!
回到當時,神農氏和其他的三個美食家圍著一起吃飯,有說有笑。
太陽再次下山了,侍衛們連忙準備好休息的地方,搭好營帳,做好警戒。
直到第二天,神清氣爽的神農再次召集起來眾人!
“出發吧!探尋美食之路!”
這樣又過了許多年,神農吉利終于踏遍天涯海角,品嘗了眾多的美食。
而山海經也成了她追尋美食之路的見證。
神農吉利只對吃的感興趣,對其他的事情都是大大咧咧,並不上心。
她也在簡伯的勢力安排下稀里糊涂結了婚,甚至于生下來一個孩子。
不過作為一個母親,神農估計也是零分,她由于執著于探尋美食之路,把孩子往那一丟,連丈夫都一同忘了。
她幾乎就沒有管過孩子,甚至于沒有見過幾面。
當然由于她是虞朝的皇帝,孩子自然丟在那有一堆人照顧。
不過她可能也忘了自己有孩子這回事了,依舊在全球各地探索不同的美食之路。
神農吉利自己是爽了,作為她的孩子倒是很悲催。
她的孩子就是虞朝的第三個皇帝,人稱嫉妒皇帝的人。
要知道今天的嫉妒可不是什麼好詞,這個詞的含義就是從這來的。
虞朝的第三個皇帝是個男孩子,從小爹不疼娘不愛,幾乎沒有見過自己那風風火火聞名于世的母親。
作為一個男孩子,他的內心卻由于長期被忽視變得十分陰暗。
他看見別人有的,往往要奪過來,看見別人開心,他就想辦法使壞。
回到神農吉利的事情來,她一輩子風風火火,自由自在,但是作為一個皇帝完全沒有處理過政務,作為一個母親從來沒有在意過自己的孩子。
不過她一輩子追尋著美食的道路,也給後世留下來許多的東西。
她就是虞藥王,神農嘗百草和山海經的真正來源和歷史原型人物。
她就是農耕的發源者,一個有功有過的自由灑脫的女子。
美食是虞藥王一輩子的追求
她一輩子貪吃好玩,卻十分長壽。
最後還是因為吃下了一種色彩斑斕的美味食物,一時間找不到解藥而死。
不然她說不定能活的更長。
在虞藥王的臨終病房里,周圍是她的孩子以及簡伯的領導人,還有同為“四大餓人”的三個女侍衛美食家。
她的孩子此時眼中有著一些忌恨,甚至于讓人感覺到是在盼著他的母親去死。
三個美食家則是眼中滿含著淚水打轉,又努力不哭出來。
簡伯的領導人則是一臉嚴肅,手捧著七塊帕子,恭敬得說道“請傳承七塊帕子,保佑七聖樹王朝正統千秋萬代。”
神農吉利此時竟然毫無悲痛之感,她大聲歡笑,說道“好多小人呀,你們也給我帶好吃的嘛?”
她隨手一拍,七塊帕子就落到她的孩子手上。
她卻仿佛在空中抓著什麼。
“好多好吃的,好多好吃的。”
她的聲音越來越小,直到再無聲息。
喜歡虞朝歷史全解七聖樹王朝四十一帝請大家收藏︰()虞朝歷史全解七聖樹王朝四十一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