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忙完了還得去棗溝,農口的老李約著民政、水利、經管和國土等好幾家子,去幫棗溝和榮華劃分地界!”
農口的車隊出發的時候,鄭為民還特意留意了一下,沒想到涉及的單位還真不少!
他知道李洪星的心思,這就是標準的拉偏架,是想著拿鎮上的單位來壓榮華村就範,不過這麼大的場面,不是他一個人能夠拉起來的,估計也是上面的意思。
“棗溝真是出大官的地方!”
呂國強對此嗤之以鼻,這種事還想以勢壓人,別說他一個大隊書記,就是普通老百姓也看不起這樣的!
“榮華村的驢都背著人命!”
鄭為民也對此持保留態度,榮華村是附近民風最彪悍的村,當年不允許隨意養殖的時候,這個村很多戶人家都敢偷偷養豬。
當年縣“豬定辦”來查非法養殖,還被他們村的驢給踢瘸了一個,當鎮衛生院把人從村里抬出來的時候,周圍的老百姓都傳著榮華村的驢踢死人了!
“豬定辦”是“生豬定點屠宰辦公室”的簡稱,不僅負責全縣生豬定點屠宰任務,生豬養殖管理什麼都是由這個辦公室負責,在當年這是一個相當吃香的單位。
“也對,他們村出土匪!”
呂國強深表同意,他們王莊有一部分土地跟榮華村接壤,老百姓平時也沒少跟他們鬧矛盾,不過大部分情況都是王莊的吃虧。
在鄭為民為王莊村送臨時救助金的時候,以鎮農辦牽頭的土地劃分小組,已經來到了那塊有爭議的地界,雙方村里的書記正在當面對峙。
“這塊地自打我太太太爺爺就種著,怎麼還成了棗溝的呢?你看看我們村自己分地界的石頭,還在這埋著呢,棗溝有這種石頭?”
榮華村書記錢玉鑫站在一塊僅存的紅色石頭上跳腳,榮華村有一片獨特的紅色砂岩,由于非常好辨認,通常被村里的百姓當做劃分田地的界石。
“你們才種了幾畝?你看現在這塊地有多大!”
棗溝村書記候建軍不樂意了,這塊地以前是棗溝和榮華的分界線,榮華這邊是已經開墾的熟地,而棗溝這邊都是大石頭,不適合耕種。
最近下了這幾場雨,把劃分兩個村土地的石堰給沖毀了,上游棗溝村的泥土又淤積到這塊地邊上,將這塊地的面積整整擴大了兩倍,擴大出來的面積,就是埋壓的棗溝村石頭地。
“什麼多大?誰家的地還能長腿跑了?”
由于當初壘的石堰都被大水沖走了,就連分地的界石都沖的只剩下一塊了,分到這片地的人家也拿不準準確的地界在哪,為了不讓自己村里的老百姓吃虧,錢玉鑫就一口咬定這片都是榮華的地。
“咱先看看成分再說!”
李洪星見雙方不可能談攏,干脆上點科技手段,農辦的技術員立刻測量這塊土地的成分。
“費這熊勁干啥!“
錢玉鑫知道李洪星沒憋什麼好屁,但是鎮上這麼多科室都來人了,他也不敢太放肆。
“根據土壤成分判斷,這塊地應該是從棗溝水庫沖下來的泥沙淤積成的。”
負責測土配方的工作人員,很快就確定了土壤的主要成分,這種河溝子地,成分基本上都是固定的,僅憑肉眼就能確定的大差不離。
“這麼說我們村只要是帶泥沙的地,都是棗溝的?”
錢玉鑫一臉的不屑,榮華村在棗溝下游,下雨的時候水都往榮華流,榮華村絕大多數河溝子地,都是從棗溝流下來的。
“別的地咱先不說,這塊地的成分就是河流淤積,反正你們倆村都有理由,咱們就各讓一步,這塊地就以這塊大青石為界,你們兩個村平分了吧,多點少點也不過一兩分的事,值當的嗎?”
雖然上級指示要偏向棗溝,但李洪星覺得反正雙方拿不出任何有用的證據,平分是最穩妥的方案,地頭上有塊大青石,正好拿來做村界。
“行吧!”
侯建軍見狀也只能承認平分的方案,由于棗溝村沒把這片石頭地分給農戶,所以他承受的壓力並不大。
“書記,你看!”
正當錢玉鑫準備接受這個仲裁的時候,原先分到這塊承包地的農戶,竟然神奇的從地里翻出來了一小截毀壞的石堰,而這段石堰就在李洪星劃給棗溝的那一側……
這一下整個榮華村的老少爺們不干了,之前找不到證據也就罷了,現在有了證據,別說一分地,就是一壟地他們都不會讓!
當鄭為民來到榮華村的時候,村委里沒有人,門口廣場上只有幾個十四五歲的半大孩子,應該是暑假放假在家的學生。
“小同學,你知道村里的人去哪了嗎?”
鄭為民不知道發生糾紛的地塊在哪,只能向這些孩子們打听。
“你找誰呀?”
那幾個孩子一臉警惕的看著他,今天全村總動員,他們出門的時候,家里老的還讓他們多注意安全,這會村里突然來了生的面孔,由不得他們不小心。
“大川,你們知道嗎?”
錢川是鎮干部錢浩的哥哥,在榮華村開了一家效益不錯的工廠,鄭為民經常跟著錢浩去他廠里玩。
“川叔剛才還在呢,這會跟著村里上坡了,說是鎮上來了偏架的,他們要收拾鎮上的人!”
那幾個孩子一听是找熟人的,就放松了警惕,大川是村里有名的能人,經常有外面的人來找他。
“拉偏架?”
鄭為民有個不好的預感,今天搞不好會出大事!
“你是干啥的?”
孩子們都好奇他這時候來村里干嘛?
“我是你們川叔的好朋友,他讓我過來幫忙。”
這會打死鄭為民都不敢說自己是鎮上來的,別看這幫小毛蛋子毛都沒長齊,但十四五歲的半大孩子力氣也夠了,真要是翻了臉,他都不一定能安全跑出去。
“你順著這條路一直走就能看到他們。”
一個孩子給他指了一條生產路,榮華村雖然只有一條穿村的主干道,但兩側通往耕地的生產路不少,非常容易走錯。
“那成,我去地里找他!”
鄭為民騎上車子就順著那條路走了,他打算走到這些孩子們看不到的地方就趕緊拐彎,農辦的這趟渾水可沾不得!
喜歡從前有個協谷鎮請大家收藏︰()從前有個協谷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