歹玉梅此時也從沈沐陽畫的大餅中清醒了過來。
提到這個活尸,其實她也沒見過,因為這件事情大概也就是一個禮拜前發生的事情。
但是她還在華夏瑞城,她也是跟家里打電話的時候了解到的。
“沐陽,這個養活尸的勢力它不屬于我說的三個勢力的任何一個,準確點來講,這個養活尸的人,是這三個勢力請過來的。”
“也就相當于雇佣關系,三個勢力不知道在哪里請來了這麼一個神秘的組織或者勢力。”
“據說這個勢力人數不多,很神秘,至今為止沒幾個人見過這個組織首領的真面目。”
“因為他們每次露面都是戴著面具的,而且一身黑衣,說話聲音也是特意經過處理的。”
“甚至你都分不清是男是女,不過暫時這個勢力據說居住在美艷狐那里。”
“根據信息所說,這個組織的首領跟這個美艷狐有一腿,而且當初也是這個美艷狐將其請過來的。”
“至于其它的,我這邊暫時沒有太詳細的信息了。”
“對了,據說這個組織會瞬移和憑空消失!”
歹玉梅最後突然又補充了一句,而沈沐陽此時眉頭已經開始皺起來了。
因為根據歹玉梅提供的信息,沈沐陽得出了以下幾個猜測
第一,這個勢力很神秘,但是人數不多。
第二,這個勢力的首領跟美艷狐認識甚至說關系不錯,不然的話估計也不會被請過來幫忙。
第三,這個勢力的首領,可能真的跟美艷狐有著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瓜扯。
那麼這一點是不是可以利用一下,因為之前歹玉梅說過了,這個美艷狐跟飛熊是有那種不正當關系。
那麼如果將這個消息放給飛熊呢?
第四,也就是歹玉梅最後說的那個,對方會突然間瞬一刻消失。
那麼瞬移和消失這兩點肯定是不對的,這要是換成以前,說不定沈沐陽還可能會相信。
畢竟電視上面確實有類似的功夫存在。
但是現在是沈沐陽不相信,他如今的本事,都做不到憑空消失以及瞬移,那麼別人是怎麼做到的?
如果真的有人能夠做到瞬移和消失,就已經是超凡脫俗之人了,既然是超凡脫俗之人就不可能牽扯到俗世間的這些破事。
最起碼沈沐陽是這麼認為的。
如果他有這些能力,還會為了一些銅臭味的東西在這里跟一群凡人去爭搶嗎?
反正在沈沐陽看來,都會瞬移和憑空消失了,那肯定不是普通人,既然不是普通人,那這個就不是凡人。
這是一個邏輯性的問題。
最多這里只能算是一種他還沒有搞清楚的把戲。
就拿瞬移來講,其實在沈沐陽的理解當中,所謂的瞬移就是將自己的速度發揮到極致。
從a點到b點,如果原本需要10秒鐘,那麼當速度足夠快,他只用了1秒甚至更短的時間。
那麼這個理論上就已經做到了瞬移,最起碼在別人的眼中看起來是這個樣子的。
至于憑空消失,很可能是一種障眼法, 畢竟如果真的有人能夠做到憑空消失和瞬移,那麼他就不可能蒙著面,然後為了一些金錢做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有了這些能力他想發財很簡單的,所以沈沐陽認為這一切應該都是假的。
第五,這個神秘組織的存在,應該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壓迫著本土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勢力不敢反抗。
因為誰敢反抗,就派幾個活尸到你的營地里殺幾個人之類的。
誰針對他他就殺誰,那麼這時間一長大,大家人人自危,畢竟槍打出頭鳥的道理大家都懂。
所以因為這些心態,他們三個勢力,加在一起還不到1萬人,卻能夠控制這里大大小小估計得有好幾萬甚至破10萬人的群體。
其實這一點倒是很容易理解的,3∼5個拿槍的警察,很多時候就可以阻止幾十人甚至上百人的暴動。
因為大家都怕死,這槍有著恐懼。
所以這兩種的情況幾乎是一樣的,沈沐陽立即有了針對性的辦法了。
“玉梅,我交給你幾個任務,首先確認一下這個 神秘組織是不是真的在美艷狐那里。”
“如果在,我要一份美艷狐勢力的詳細地圖,是越詳細越好,之前我說的計劃暫時保留,我們首先要對付的,就是美艷狐請來的這個什麼組織。”
“因為只要我們干掉了這個組織,那麼飛熊也好黑虎也罷,恐怕也就變得沒那麼可怕了,到那個時候我們再結合其他的本土勢力,基本上將他們三個勢力可以趕走就不是什麼困難的事了。”
“這件事情你要放在第一位,信息在明天中午之前一定要交到我手里。”
“等一下肉湯好了我們先吃,吃飽喝足之後,我們開始連夜趕路,爭取在中午時分之前,到達美艷狐所在的位置。”
“至于剩下的該怎麼做,暫時我這里也沒有好辦法,只能說到了地方去看,說不定能夠找到一些破綻之類的。”
“我想到的就是這些,你們有沒有什麼意見和建議?”
沈沐陽說完環顧了一切,現在商量的這些人,基本上都是這個隊伍的核心人物了。
“沈道友,貧道之前曾說過,你印堂發黑,可能就是跟這個神秘組織有關。”
“而現在發黑的程度越來越深,所以可得當心啊!”
沈沐陽沒等到其他人發表意見,卻等到了明智道長的這番話,瞬間現場的氣氛變得緊張起來。
其實這緊張和尷尬肯定是有的,之前沈沐陽這說的慷慨激昂的時候,妙月給他們潑了一盆冷水。
現在這計劃剛剛定下來,這明智同樣的給澆了一盆冷水。
如果不清楚二人,還以為這師徒兩人好像是故意來拆台的。
“那個,我會注意的!”
“時間不早了,我們吃夜宵吧!吃過夜宵之後,我們就可以趕路了。”
“今天這頭羚牛絕對夠大,所有人放開了喉嚨吃,能吃多少吃多少。”
眾人一听之後,連忙配合著應承著,主要是防止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