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佳慧一听就笑了,她太了解董遠方了,這話里藏著的野心比三億兩千萬的授信還大。
“明天到市里開會,听說有兩個大項目。”
她拖過一把椅子坐到對面,故意賣了個關子。
“如果我們道口縣能爭取到一個,帶來的可不是三五個億的收益。”
“哦?”
董遠方的眼楮瞬間亮了。
沈佳慧從省府出來,人脈廣消息靈,她嘴里的 “小道消息” 往往靠譜。
他起身給沈佳慧接了杯溫水,杯底的茶葉在水里慢慢舒展。
“知道你憋不住了,說來听听。”
沈佳慧端起水杯抿了一口,溫熱的茶水滑過喉嚨,才不緊不慢地開口︰
“听說朝陽市要建一座民用機場,還要修高鐵。”
“噌” 的一聲,董遠方猛地從沙發上站了起來,手里的文件袋 “啪” 地落在茶幾上。
他往前湊了兩步,聲音里帶著抑制不住的驚奇︰
“機場的事是真的?”
修高鐵算不上新鮮事,早兩年京都到南粵的高鐵規劃就傳得沸沸揚揚,朝陽市是必經之地,道口縣離朝陽市區不過半小時車程,沾光也是遲早的事。
可民用機場不一樣,這是他頭一回听說,如果能落地道口,對道口縣的意義遠不止交通便利那麼簡單。
沈佳慧看著他眼里的光,慎重地點了點頭︰
“我只是听說,具體的還得等明天開會才知道。”
她把水杯放在桌上,杯壁上的水珠順著邊緣滑落,在桌面上暈開一小片濕痕,像這個消息在兩人心里漾開的漣漪。
董遠方重新坐回沙發,指尖在茶幾上無意識地畫著圈。
機場、高鐵……
這兩個詞在他腦子里盤旋,和先前盤算的產業園、大農業、白酒廠和民生工程慢慢重疊 。
如果能搭上這趟車,道口縣要走的路,恐怕能比預想中快上不止一步。
“沈縣長,高鐵不一定路過道口縣,我們想辦法多參與一些工程建設和建材供應。”
董遠方的目光從地圖上移開,語氣里帶著幾分務實。
他隨手拿起桌上的筆,在空白紙上重重寫下 “機場” 兩個大字,筆尖在紙頁上留下清晰的壓痕。
“機場,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落戶道口縣。機場最需要的是土地,而我們道口縣最大的優勢就是有地,並且緊挨著朝陽的高屯鎮和白崗鎮,與朝陽市開發區遙相呼應,依托機場,產業升級絕對可行。”
沈佳慧看著那兩個力透紙背的字,輕輕點頭。
其實听到建機場的消息時,她心里也盤過同樣的念頭,只是顧慮始終沒消︰
“書記,朝陽市區到高屯鎮是 25 公里;到安龍區的寶韓鄉只有 15 公里,從距離上看,我們沒優勢呀。”
董遠方轉身走向牆上貼著的朝陽市地圖,伸手從筆筒里抽出尺子,在地圖上比畫起來。
紅色的筆尖沿著道口縣與安龍區的邊界滑動,在高屯鎮和寶韓鄉的位置分別畫了個圈︰
“你考慮的有些片面。雖然我們遠了 10 公里,但是我們在東南方向,寶韓鄉在正南方向,而朝陽市未來是往東發展,從長遠看,機場建在我們這里,區位優勢更明顯。”
他把尺子往桌上一放,指尖點了點地圖上的朝陽市區︰
“安龍區最有可能落戶高鐵站,市里不可能把機場和高鐵站都給他們。你想,高鐵站用地要遠小于機場,老宋是個聰明人,不會跟我爭機場。”
話雖這麼說,他心里卻莫名泛起一絲不確定,聲音也軟了幾分,像是在給自己打氣。
“書記,不一定哦。”
沈佳慧走到地圖旁,指尖劃過東陽區的位置。
“我怎麼感覺,高鐵站建在東區的可能性最大?你不是剛才也說了,朝陽市區往東發展。那麼東陽區肯定會爭高鐵站的。”
董遠方的目光瞬間釘在地圖上,手指沿著朝陽東部的區域反復摩挲。
高鐵站和機場,這兩塊肥肉,安龍區、東陽區、道口縣,甚至連隔壁的湯原縣都有可能來分一杯羹。
他忽然意識到,這場競爭遠比想象中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