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駛進縣委家屬院時,路燈正次第亮起,把道路兩旁的梧桐樹影拉得老長。
董遠方剛要推門下車,就見斜前方的停車位上,沈佳慧的車也剛停穩。
她穿著米色風衣從車上下來,看到董遠方時愣了一下,隨即笑著走過來。
“書記,剛才也沒見您怎麼吃菜,要不,請您吃個夜宵?”
沈佳慧攏了攏被風吹亂的頭發,語氣里帶著幾分自然的熟稔。
董遠方看了眼手表,晚上九點剛過,他確實沒怎麼動筷子,便爽快地點頭︰
“好啊,正好有點餓了。”
正如沈佳慧所說,剛才在四合院里,董遠方幾乎沒怎麼踫那些精致菜肴。
本以為是簡單的便飯,沒想到劉紅英把場面鋪得那麼大,從雕花屏風到古董擺件,連盛菜的盤子都講究得像是博物館里的藏品。
他坐在那里總覺得不自在,每口菜都吃得小心翼翼,倒不如在食堂吃碗面條來得舒坦。
初春的晚上還帶著料峭寒意,風一吹,沈佳慧下意識地裹緊了風衣。
兩人沒讓司機跟著,沿著家屬院外的街道慢慢往前走,沒幾步就看到一家亮著暖黃燈光的小店,門楣上 “老李牛肉湯” 的木牌已經被燻得發黑,一看就是開了有些年頭的老店。
“就這家吧,我來道口縣後常來,老板的牛肉湯熬得地道。”
沈佳慧推開門,帶著董遠方走了進去。
店里就兩張方桌,靠牆的灶台上炖著一大鍋肉湯,咕嘟咕嘟地冒著泡,濃郁的香氣瞬間驅散了身上的寒氣。
老板是個五十多歲的漢子,見沈佳慧進來,熟絡地打招呼︰
“沈縣長,還是老樣子?”
“來兩碗牛肉湯,多加粉絲,再配兩籠油餅。”
沈佳慧說著拉開椅子坐下,轉頭看董遠方。
“書記能吃辣不?”
“少放點兒就行。”
董遠方剛坐下,老板就端來兩杯熱水,杯壁上還沾著細密的水珠。
沒多久,兩大碗牛肉湯就端了上來,湯色清亮,上面飄著翠綠的香菜和薄薄的牛肉片,油餅冒著熱氣,咬一口能掉渣。
董遠方拿起勺子舀了一勺湯,吹了吹便喝了下去,溫熱的湯汁滑過喉嚨,熨帖得讓人舒服地嘆了口氣。
“菜品再精致,真沒有一碗肉湯喝著實在。”
他又喝了一口,隨口說道,眼角的疲憊似乎都淡了些。
沈佳慧正用筷子挑著粉絲,聞言忍不住笑了︰
“書記,不是菜不美味,是你在那里估計如坐針氈。”
董遠方放下勺子,看著窗外昏黃的路燈︰
“都說道口縣窮,沒想到窮鄉僻壤的鄉下,還坐落著那樣的四合院,裝修又過于奢華,實在是跟院子外的道口縣,格格不入。”
他頓了頓,想起劉紅英身上的貂皮披肩。
“劉主席這人,之前在會上見過幾次,沒怎麼交流,對她實在不甚了解。”
“我也是听說,她丈夫是做生意的,在市里算是名人,家里條件確實不錯。”
沈佳慧喝了口湯,聲音放低了些。
“不過她在婦聯做了五年,去年才兼了政協副主席,平時倒沒听說過什麼出格的事,今天那院子確實讓人意外。”
董遠方沒再接話,拿起油餅掰了塊泡進湯里。
油餅吸飽了湯汁,咬下去時既有面香又有肉香。
店里只有他們兩個客人,老板在灶台後慢悠悠地擦著碗,肉湯在鍋里咕嘟的聲音格外清晰,比四合院里的古琴聲更讓人安心。
“趙小妹的事,你後續跟進一下。”
董遠方忽然開口,語氣又恢復了工作時的沉穩。
“婦聯的工作不能只停在表態上,得真能幫老百姓解決問題。”
“我明天就讓人去跟進一下後續處理情況。”
沈佳慧點頭應下,又笑著說。
“書記,咱們就不能好好吃夜宵,咱倆坐一起除了工作,幾乎沒啥聊的?”
董遠方尷尬的笑了笑,拿起勺子又喝了口湯︰
“這湯確實不錯。”
窗外的風還在吹,但店里的熱氣裹著肉香,把初春的寒意擋得嚴嚴實實。
兩碗牛肉湯見了底時,董遠方摸了摸肚子,難得有了幾分輕松的笑意︰
“這才叫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