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徐家旺他們與項南和道口縣投資公司,開始了正式的合作意向洽談。
即將調任道口縣脫貧辦主任的縣委副秘書長金正南,代表縣里,也參與了洽談會。
陽光透過道口縣投資公司會議室的落地窗,在鋪著墨綠色絨布的會議桌上投下斑駁光影。
投影儀投射出項南他們最近加班做的食品產業園擴建項目合作規劃。
圖片在白幕上閃爍,項南身著筆挺西裝,指尖在激光筆按鈕上輕輕摩挲。
道口縣投資公司黨委書記孫建民翻看著裝訂整齊的資料,紙頁翻動聲與空調的嗡鳴交織。
徐家旺帶著團隊踏入時,黑色皮鞋叩擊地面的聲響格外清晰,他身後助理抱著的文件袋。
金正南坐在長桌中段,新熨燙的襯衫領口微微發緊。
作為即將赴任脫貧辦主任的干部,他目光不時掃過項南展示的農業數據,筆記本上已密密麻麻記錄了好幾頁要點。
與此同時,董遠方的黑色轎車正穿梭在道口縣的街道上。
他望著窗外,突然開口︰
“少強,這三天勤與金主任聯系,及時了解那邊的洽談情況。”
劉少強點點頭,過一會兒從後視鏡里看向後排,斟酌著措辭︰
“書記,那個衛金龍局長的情況我了解了一些。”
他頓了頓,壓低聲音。
“也托人打听了不少他調任文昌分局前的情況,跟韓書記說的一致,老百姓評價很高,只是市里對他工作並不是很認可。”
董遠方收回望向窗外的目光,眼神深邃難測,他沉默良久,最終只是微微點頭,窗外的陽光掠過他緊抿的嘴角,將車內的氣氛襯得愈發凝重。
轎車緩緩駛過正在修繕的柏油路段,窗外揚起的塵土鋪在車窗上,將陽光篩成細碎的金粉。
在遠處熱火朝天的民生工程工地上 —— 戴著安全帽的工人們穿梭如蟻,攪拌機的轟鳴聲穿透車窗,混著劉少強剛剛匯報的話語,在他耳畔嗡嗡作響。
老百姓喜歡的領導干部,跟上級喜歡的是不一樣的。
老百姓喜歡那些嫉惡如仇、雷厲風行的實干型領導。
董遠方的喉結動了動,想起自己初到道口縣時,也是憑著這股子沖勁啃下了不少硬骨頭。
可當目光掃過市政府下發的 “維穩考核表”,那些用紅筆標注的扣分項目仿佛化作枷鎖,勒得人喘不過氣。
而上級往往喜歡那種听話照做,不惹事不出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穩重型干部。
“書記,前面路口……”
劉少強的提醒被董遠方抬手打斷。
他望向擋風玻璃上斑駁的樹影,突然想起某次在黨校學習時,牆上懸掛的那句 “摸著石頭過河” 的標語。
干事業哪有不出錯的?若因害怕濺濕褲腳就止步于河岸,又如何 出發展的新航道?那些在改革浪潮中率先破冰的干部,哪個不是渾身沾滿泥濘?
轎車拐入工程工地時,董遠方的指節重重叩在車窗邊框上,驚飛了停在梧桐枝椏上的麻雀。
難道,因為有麻煩就停滯不前了?他望著土堆上前迎風飄揚的紅旗,心中已有了決斷。
衛金龍那些被視作 “莽撞” 的過往,在他眼中反而成了難能可貴的火種 —— 這把火,或許正是燒穿積弊、照亮前路的關鍵。
攪拌機的轟鳴聲中,分管副縣長常玉琳和縣教育局局長翁慶文踩著碎石小跑而來,安全帽的系帶在風中晃蕩。
常玉琳的公文包帶子斜挎在胸前,隨著步伐撞擊大腿發出悶響;
翁慶文襯衫領口微微敞開,剛開春額角還能掛起趕路時滲出的汗珠。
兩人利落地扣上安全帽,帽檐陰影下,目光不約而同望向董遠方。
“董書記,道口縣新建設的高級中學,施工已經有大半年時間。”
常玉琳提高音量,壓過機械運轉的嘈雜,她抬手指向塔吊林立的工地。
“我們爭取今年秋季新生入學,就能投入使用。”
鋼筋水泥的森林里,工人們背著工具包攀爬腳手架,安全帽上的反光條在陽光下明明滅滅,宛如跳動的星子。
董遠方眯起眼楮,望著正在澆築的教學樓主體,混凝土泵車伸出的長臂如同巨蟒吞吐,滿意地點點頭︰
“剛過完年開始施工,大家要盡快進入工作狀態,既要趕進度,又要保質量。”
風裹挾著水泥灰撲在他臉上,卻掩不住眉間舒展的笑意。
翁慶文連忙湊近半步,補充道︰
“董書記,您放心!”
他抬手抹了把汗,指腹在安全帽上蹭出灰印。
“從施工開始,我們教育局派專人進駐現場,24 小時輪班監督,材料驗收、工序餃接全程把控,工程協調組就設在工地臨時板房里!”
董遠方聞言展顏,手掌重重拍在翁慶文肩頭,震得對方踉蹌半步︰
“很好,很好!”
他轉身望向遠處規劃中的操場,目光穿過飛揚的塵土,仿佛已經看見嶄新的塑膠跑道與迎風招展的國旗。
此刻,起重機的哨聲驟然響起,驚起一群在鋼架間盤旋的麻雀,撲稜稜的振翅聲,為這場工地對話添上生動注腳。
喜歡官場無痕︰平民子弟逆襲世家名門請大家收藏︰()官場無痕︰平民子弟逆襲世家名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