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小憩方醒,綠柳正為孟姝重理雲鬢。
夏兒捧著兩匹布料進入寢殿,“娘娘,按您的吩咐,奴婢挑了甦州今年新出的軟緞,一匹雨過天青,一匹月白風清,雖不如御供的蜀錦,卻勝在料子軟糯、輕薄透氣。”說著將緞料呈至妝台前。
曲才人先前曾遞來過消息,無論出于何種心思,孟姝都承下這份人情。
她指尖輕撫過緞面,頷首道︰“甦州緞貴在細處見功夫,挑的不錯。曲才人膚色白皙,這料子與她正相宜。”
綠柳抬眼,見銅鏡中映出夏兒躊躇的模樣,問道︰“可是有事?”
夏兒欲言又止︰“奴婢去膳房時,路上遇到了于嬤嬤,”她偷眼覷了覷孟姝神色,“于嬤嬤面色有些蒼白,奴婢便多嘴問了一句,不過嬤嬤什麼都沒說。”
孟姝道︰“下回不必刻意探問。嬤嬤舊日對你和春兒多有照顧,你只管用心相待便是。上回讓你練的梅花紋樣,可繡好了?”
夏兒忙從袖中取出一方帕子,“奴婢日夜趕著繡的,只是這梅蕊總繡不出神韻。”
孟姝接過細看,針腳還算細密,本想點出其中不足,轉念又將話咽了回去。
“初學能繡成這樣已是不易,”將帕子遞還時,補了句︰“記得挑于嬤嬤得閑時再送去。若她主動說起閑話舊事,旁的也不須多問,但記性要好。”
“是。奴婢記下了。”
梳妝妥當,孟姝又細細檢查了給皇上繡好的寢衣和荷包。
這套寢衣花費了不少心思,紫地雲鶴錦為底,蹙金繡‘白鷺青天’圖樣,遠觀如畫。與寢衣相比,荷包則顯得平淡許多。
吩咐綠柳包好送去瀛洲堂,自己則帶著夏兒去了澄觀齋。
曲才人住的地方距離澄觀齋不遠,瑞雪引著眾人入花廳時,但見曲才人即便在屋內仍戴著素紗冪籬,見客時微微欠身,聲音隔著輕紗透出幾分歉意︰“太醫再三叮囑,月余內都見不得風,三位姐姐莫怪嬪妾失禮。”
純妃寬慰道︰“花癬與尋常不服之癥不同,是該格外仔細些。好在等回鑾前,也該好全了。”
瑞雪奉上茶點,在曲才人身後站定。夢竹得了純妃示意,上前一步遞上錦匣,里面是幾件永寶樓的首飾。
曲才人母家清貧,平日靠著伯父接濟,妝奩里難得見幾件像樣的頭面。純妃借著探病的由頭送幾件首飾是貼心之選,畢竟永寶樓的首飾必要時可以變賣應急。
曲才人見了也不推辭,命瑞雪仔細收好,甚至還有閑心打趣兒,“娘娘送的這些寶貝,嬪妾便是輪番著戴也能頂兩三年呢。”
雲寶林送的是滁州特產的禪茶,曲才人撫掌吟了句‘茶果邀真侶,觴酌洽同心’,當即吩咐烹制此茶待客。
面對夏兒捧著的甦州緞,曲才人則指著淺青色的那匹,面帶歡喜︰“孟姐姐這料子來得正好,嬪妾這些日子悶著,正好裁幾件新衣解悶。”語罷又吩咐瑞雪取來繡樣冊子要與眾人參詳。
孟姝自從進來便不著痕跡的上下打量,此時也禁不住暗贊曲才人的玲瓏心思。
短短半刻鐘,既承了眾人情誼,又給每份禮物都尋了妥帖由頭,行事不僅周全,連帶著把品茶裁衣的雅事都安排得不著痕跡。
待孟姝一行人離去,瑞雪輕手輕腳地將布料收進檀木箱中,喜道︰“原先奴婢還疑惑,主子為何不將撿到的花瓣呈給皇上做主,現下方懂得主子心思。”
“哦?你倒說說,我為何這般做。”
見曲才人對鏡卸下冪籬,瑞雪忙去掩好窗子。
“主子勢單力薄,僅憑那幾片花瓣鬧到皇上跟前也不濟事,倒不如借此提醒純妃娘娘,既賣了人情,又能與娘娘交好。只是奴婢還是不懂,為何偏要先把話透給孟婕妤?”
銅鏡中映出曲才人半邊臉頰,她輕輕撫過面上紅痕,“純妃娘娘為人端方,只要不得罪她便相安無事,我真心想交好的...從來都是孟婕妤。”
瓊林脂在掌心化開,曲才人細細敷在患處,“我既無母族可依,又無傾城之色,若想在這宮里安穩度日,勢必要給自己尋個‘主子’。皇後......”她忽然輕嗤一聲,沒再說下去。
隔了好一會兒,繼續道︰“梅妃跋扈,又是病秧子,縱然有國公府這棵大樹,也難成氣候。謝婕妤家世好,未必瞧得上我,至于榮美人就更不用提了。所以依附純妃娘娘,是最穩妥的選擇。”
瑞雪越發糊涂了,“那您......”
“傻丫頭,依附也要講究分寸。純妃雖好,卻在風口浪尖,稍有不慎就傾覆了也說不定。因此便是要交好,也不能走得太近。”
瑞雪不懂這里面的彎彎繞,但她知道宮里的曲寶林是個麻煩︰“主子的堂姐得罪了純妃娘娘,臨出宮前,奴婢瞧著她去皇後宮里去得可勤了。”
曲才人敷完藥膏,伸手從妝奩里取出一枚金釵,借著日光細細端詳,開口時有幾分冷意︰“她自己要走取死之道,我難道還攔得住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話畢,她將金釵放到一旁,又挑揀了一枚八寶簪推到瑞雪面前。
“純妃娘娘送來的首飾貴重,把這兩件送出去,讓母親變賣了留做私房。囑咐她不可一味貼補公中,否則,往後便一個子兒都別想得了。”
......
自孟姝送了寢衣後,聖眷日隆,皇上一連三日皆召她侍寢。
加上是皇上親自頒的恩旨,自掖庭局到宗正寺,無不敢盡心,不出旬日便將更籍之事辦妥,身份玉碟也由宗正卿大人親自送到行宮。
這般殊遇,實為本朝罕見。不止驚動了兩宮太後,隨之帶來的影響也不可謂不大。
京中流言四起,其中說得最多的自然是臨安侯府自食其果雲雲。
幸而孟姝終究是周柏這位朝廷命官的外甥女,出身無可指摘。臨安侯府雖為新貴,卻因唐家商行歷年賑災濟貧的善舉,在民間素有清譽。不過三兩日,那些不堪的流言便消弭于無形。
不過有趣的是,自此事後,無論是官宦人家還是士族鄉紳嫁女,挑選陪嫁丫鬟時竟皆專挑貌若無鹽者......
後宮里,諸如梅妃之流,對純妃也多有嘲諷,卻只敢在背地里陰陽怪氣,到底不敢在明面上說什麼。
周太後素日多在佛堂清修,聞訊後特命榮秀請來純妃。
甫一見純妃眉間隱有憂色,周太後原以為是因孟姝更籍得寵之故,正欲寬解,卻听純妃道的是另一樁煩憂。
喜歡鬢花顏︰陪嫁丫鬟請大家收藏︰()鬢花顏︰陪嫁丫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