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姝倒也不怕得罪王婆子,往來方便時該給的孝敬又不是沒給。這就是賺錢的事兒帶著別人的好處,不怕得罪王婆子這種貪婪的小人,若王婆子給孟姝穿小鞋,第一個不答應的就是那些和她合作的姐姐們。
只是浣雲的事,就不知是否巧合了。
孟姝從小學刺繡且受阿娘的影響,針法與其余繡娘不同,細心的人或許能瞧出來。
不管怎樣,孟姝又承了浣雲的人情,她只能記在心里希望之後有機會報答。
在距離大掌櫃們入駐的前兩天,孟姝又去角門見了李貨郎一次,這次兩人說了盞茶時間的花,臨走時候除了帕子和新型的絡子,孟姝還帶了幾枚荷包寄賣。
回來後她憋在房間里仔細思量,從李貨郎處打听了不少三位大掌櫃的消息,其中重點打探了大掌櫃身邊服侍的跟班,不拘什麼消息,喜好,但凡能打听到的,剛才李貨郎都事無巨細的說了個遍。
其中關于當鋪朝奉,消息最多,無他,只因為這位老爺子流傳市井的故事太多。
孟姝消化了這些信息,專注的看著手中匕首,仔細回想舅舅周柏的相貌與喜好。四年未見,舅舅今年已經二十歲,他離開海津鎮前外祖家里是做雜貨鋪生意的,但有一處細節她印象很深。
最後一次見面是在孟姝六歲生辰,舅舅曾說起要與交好的朋友去南方販茶葉,為此他不惜將雜貨鋪變賣籌集本錢。
而臨安的茶葉聞名大周,這次接待大掌櫃們,曹管事特意從庫房領了天目雲霧和于臨烘青兩種茶葉。
當時曹管事曾說臨安七茶,此兩種佔其二。
舅舅若要做販茶的生意,孟姝篤定一定逃不開臨安。
原因有二,一是臨安本就是茶葉主要產區,茶園眾多。二是交通便利,海津鎮雖沒有渡口,但津南縣卻正好處于連接南北運河的中段,只消坐船一路南下,至臨安不過半個月時間。
心中將舅舅的體貌特征大致描摹完,回頭也好跟人打問消息。
外祖是老秀才,科舉無望後寄情山水,收羅了許多書目,留下的書里便有山河志,藥典等雜書,阿娘的陪嫁里就有許多。孟姝自小聰穎過目不忘,早都翻遍了。
從記憶中回過神來的孟姝,冷眼望向海津鎮方向,離家後沒機會給孟成文吃摻了楚田石粉末的飯食,但他中毒已深,活不過今年中秋。
楚田石與一種叫杠板歸的草藥共生,在藥典中有收錄,楚田石碾磨成粉末摻入食物中,粉末疏水親油,會粘在人的胃壁上,年深日久必將嘔血而死。別信,我杜撰的嘻嘻)
而孟成文服用已有一年時間。
孟姝搖搖頭,想遠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當鋪朝奉二叔公最好茶,平日往來臨安各大茶肆,二叔公身邊有一位老僕,亦經常出入各大茶園為其尋茶。
這便是一個突破口,若舅舅來過臨安,只要和茶葉相關,無論如何都會留下痕跡。
孟姝在做計劃時,福安居這里又是另外一個場面。
唐老太太正饒有趣味的看著眼前的荷包和帕子,廣白幾個大丫鬟則好奇的拿著幾枚絡子嘖嘖稱奇。
“花樣兒有趣倒也罷了,這針法倒是極有巧思,瞧著和南邊繡娘的針法不同,昔日去京城侯府時,倒是北方有流傳過幾種特殊的刺繡之法。”
老太太將荷包翻了個面,瞧著里子的針線突然說道,“想不到咱們府里出了一個小小的人才。”
廣白提著一枚星形的絡子遞給老太太過目,面上閃過一絲凝重,提醒老太太︰
“確是個機靈的,只是,會不會聰明太過。
小丫頭初來乍到,便知道通過回收零碎的布料既做了生意又結交了府里的人脈,這接連將許多人拉下水做人情...她到底也不過才十歲。”
在場的幾個大丫鬟們皆回過味兒來,是啊,她才十歲就有這樣的心機和手段,自問自己十歲時是遠遠不及的。
不過唐老太太並不在意,“咱們唐府並不插手府里人的產業,也未規定下人們不可想法子賺家用,她這做法也無可厚非,若人品性情不移,便可說是個玲瓏剔透的。”
安媽媽听了心里安定了幾分,畢竟她可是幫孟姝賣過許多次繡品。
旁邊的曹管事小心開口︰“回老太太,自從老奴提點過死契等閑不可贖身後,冷眼看著孟丫頭似有往上爬的跡象,且這幾日與府外的貨郎多有聯系。”
唐老太太隨手將手中的絡子放到榻上,擺手示意素問上前。
素問的爹是唐家大管事,孟姝在角門處的舉動自然逃不過管家的眼線。
“小丫頭與貨郎做生意倒是無妨,只是她借著做生意的由頭,與貨郎打探了幾位大掌櫃的消息。”
木槿負責老太太的針線鞋襪,見老太太適才夸贊孟姝,陡然生出一絲危機感。于是便絞著帕子有些震驚的說道︰“難不成她要攀附大掌櫃們不成?”
廣白抬頭看了她一眼,並未說話。她雖然震驚于十歲的孩子有一副成熟的做派,但並不會因此便惡意揣測中傷。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花楹聲音柔柔的,平日管著首飾最沒心眼兒,細聲細氣的反駁︰“十歲的孩子能怎麼攀附?想來不過是想辦好差事兒,將大掌櫃們照顧好這不也算一樁功勞?往後便也能有調到主子身邊伺候的機會,老太太您說呢?”
老太太笑著點點頭,“從小丫頭的行動上看應該確實如此,知道上進也不能說是個錯兒。”
左右也不是打听主子們的消息,老太太心里盤算著事兒便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若下頭的人急著表現,又能做出成績來,她一向樂意給個機會。
老太太打發大丫鬟們離開,單獨留了廣白和曹管事,“不管孟丫頭要在議事會期間如何鑽營,你們看的仔細些再回來稟告,另外告訴調去的那兩個二等丫鬟,不可生事。”
這便是老太太唯恐後宅里不安分的小丫鬟們唐突了大掌櫃,唐家對大掌櫃們一向禮遇有加,否則也不會專門留幾處院子仔細招待。
瑯琊院,倒座房。
孟姝支著下頜挖空心思想了幾個方法,最後卻無奈嘆息,她想以茶為由頭接近供奉身邊的老僕,奈何她不懂茶呀,不免腹誹外祖父莫非不好茶,否則怎麼不留幾本茶經呢。
不過到最後她倒是絞盡腦汁想到了一個新的方案。
趁著天還沒黑,孟姝離開瑯琊院往福安居的方向走去,好聲好氣兒的拜托婆子去小廚房叫冬瓜。
等冬瓜到來這段時間,孟姝在角落規規矩矩的站著,只眼神帶些焦急的看著門口。
也不知冬瓜能不能行!
“孟姝,這個時間你怎麼來了?”
冬瓜應是緊急從小廚房小跑出來的,袖子上還沾著面粉。
孟姝歡喜的將冬瓜拉到一旁,“我的好冬瓜,你在小廚房學點心,你說有沒有可能,用茶葉做一道點心?”
喜歡鬢花顏︰陪嫁丫鬟請大家收藏︰()鬢花顏︰陪嫁丫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