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普賢女轉身離開大營,臉色蒼白。
回到皇宮後,她立刻召來蕭干,厲聲問道“軍中士氣如此低落,你為何不向朕稟報?”
蕭干跪在地上,頭埋得低低的,“太後,臣……臣也是昨日才發現。士兵們連日吃不飽,又听聞梁山軍的勸降條件,難免心生動搖。臣已嚴懲了幾名散布謠言的士兵,可還是止不住……”
“嚴懲有什麼用?”蕭普賢女打斷他,“沒有糧食,士兵們如何有心思打仗?你立刻去糧倉清點,看看還能支撐多久!”
蕭干領命而去,很快便帶回了壞消息“太後,糧倉的存糧加上從百姓手中征集的,最多只能支撐十日。若耶律得重將軍不能按時帶回武清的糧草,恐怕……”
蕭普賢女坐在御座上,面色慘白,雙手微微顫抖。
十日!
這個數字像一塊巨石,壓得她喘不過氣。
她原本還寄希望于耶律得重能奪取武清糧草,可如今看來,就算能順利帶回,也只是暫緩燃眉之急,析津府的困境,終究難以化解。
接二連三的大戰,已經讓析津府透支了元氣!
更讓她憂心的是,當日午後,內侍稟報,說文官們近期頻繁私下聚會,甚至有人偷偷通過城牆的縫隙,與城外的梁山軍傳遞消息。
“太後,蕭干昨日深夜派人出城,與梁山軍的使者見面,具體談了什麼,屬下還不清楚。”
蕭普賢女閉上眼,心中滿是無力感。
她知道,文官們早已對遼國失去信心,如今不過是在為自己尋找後路。
可她身為遼國太後,卻只能眼睜睜看著這一切發生,無能為力。
十月三十日午後,蕭普賢女在城牆上散步,試圖平復心中的焦慮。
但是,漫天風沙之下,蕭普賢女放眼所見,皆是意志消沉的兵丁,雙眼空洞的百姓。
就在這時,她看到耶律宗雷提著食盒,沿著階梯上得城牆來,耶律得重出兵後,耶律宗雷便以“護衛皇宮安全”為由,留在了太後身邊。
“太後,天氣秋涼,末將讓家中為您炖了些姜湯,您趁熱喝吧。”耶律宗雷將食盒遞到內侍手中,躬身行禮。
蕭普賢女看著他,“你父親率軍去了武清,你不擔心他嗎?”
耶律宗雷抬起頭,眼神清澈,“家父是老將,定會平安得勝歸來。只是……末將擔心的是城中的百姓和兵卒。”
他頓了頓,鼓起勇氣說道“太後,如今百姓們已經厭戰,只盼著能安穩度日;士兵們也不願再戰,若不是為了家人,恐怕早已投降。梁山軍又承諾不傷百姓、善待降兵,您為何還要苦苦支撐呢?若繼續抵抗,只會讓更多人喪命,這難道是您想看到的嗎?”
蕭普賢女臉色一沉,語氣冰冷,“你一個武夫,如何懂得國政大事。我乃遼國太後,豈能輕易向草莽之輩投降?若我降了,如何面對遼國的列祖列宗?如何對得起那些為遼國戰死的將士?”
耶律宗雷卻沒有退縮,繼續說道“太後,列祖列宗若泉下有知,想必也不願看到此情此景。投降並非恥辱,保全百姓與皇室血脈,才是最重要的。梁山軍並非草莽之輩,比咱們遼國的官員更得民心。若能和談,不僅百姓能安居樂業,皇室也能得到善待,這難道不比玉石俱焚更好嗎?”
蕭普賢女被她說得啞口無言,心中的防線漸漸松動。
她看著耶律宗雷堅定的眼神,又想起昨日在禁軍營中看到的景象,想起文官們的私下串聯,想起百姓們的請願書,心中的天平開始傾斜。
“你退下吧。”蕭普賢女揮了揮手,語氣中多了一分喪氣。
耶律宗雷知道,太後的心思已有所動搖,便不再多言,躬身退了出去。
當晚,蕭普賢女回到御書房,從書架的格子里取出一份勸降文書,這是幾日前樂和射入城中的,她一直藏在這里,不願面對。
“保百姓平安,存遼國宗廟”十個字格外醒目。
她反復讀著這兩句話,徹夜難眠。
天快亮時,她終于做出了一個決心,若耶律得重不能從武清帶回糧草,或是武清之戰失利,她便同意與梁山軍和談。
她知道,這是保全析津府唯一的辦法,也是她身為太後,能為百姓做的最後一件事。
與此同時,城外梁山軍的中軍大營內,燈火通明。
姜齊正拿著斥候送來的情報,與雲天彪、林沖等將領商議對策。
“耶律得重率領五千兵馬,昨日已抵達武清城外三十里處,看其行軍路線,是想趁夜突襲武清糧倉。”姜齊將情報遞給眾人,“武清是我軍的糧草重地,若有閃失,不僅會影響我軍的補給,還會讓蕭普賢女重拾信心,不利于後續和談。”
林沖在武清嚴陣以待,斥候一時一報,耶律得重的軍隊行進緩慢,士兵們士氣低落,不少人甚至趁機逃了,顯然是對此次出征信心不足。
“看來耶律得重也有自己的小算盤。”林沖扶著城牆,對身邊的耶律余睹,笑道,“此次武清之行,定能順利完成任務,為和談鋪平道路。”
斥候見到林沖,連忙上前“林帥,耶律得重的軍隊已在城外扎營,看樣子今日午後就會發起進攻。”
“傳我命令,火炮瞄準遼軍的營寨外圍,不得傷及士兵,若有遼軍使者前來,立刻帶至帳中。”
布置完畢後,林沖站在高地上,望著遠處遼軍的營寨,心中已有了計較。
他知道,耶律得重此次出兵,不過是為了向蕭普賢女交差,只要自己展現出足夠的實力,再派人勸降,耶律得重定會識時務,主動退兵。
而此時的析津府皇宮內,蕭普賢女正焦急地等待著武清的消息。
她派出去的斥候還未傳回消息,心中的不安卻越來越強烈,“耶律得重,你一定要順利拿下武清,帶回糧草,給析津府一線生機。”
可她不知道的是,武清之戰的結果,早已注定。
這場看似緊張的戰役,不過是促成析津府和平的最後一塊拼圖,而她心中的執念,也終將在和平的曙光中,漸漸消散。
喜歡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